3歲起巧玩
近年來,許多國家的幼兒園與小學課堂也加入思維導圖的教學,美國、新加坡等國家將其列入小學必修科目,成為孩子們做作業(yè)的必經(jīng)之路。
對廣大幼兒家長來說,也可以借用這種方法來培養(yǎng)孩子的邏輯思維,如何使用這些工具呢?
首先,通過生活事件來培養(yǎng)孩子“反思力”與“歸納力”。生活中,家長可解釋一個事件發(fā)生的順序,帶著孩子反思事件的流程,訓練孩子思維的邏輯性。比如說:“你每天早上從起床到進入學校之間都要做哪些事呢?試著畫出來?!?/p>
很多孩子在第一次畫的時候,會漏掉許多要點,也有可能事無巨細,畫得雜亂無章。家長可以預(yù)先提醒孩子,起床到上學之間他做了哪些事情,“這些事,如何用一幅圖畫來表達呢?哪些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哪些是可有可無的事情?……”再比如:“媽媽煎荷包蛋,有哪些步驟?你能畫(寫)出來嗎?”“爸爸從上車到把車子開出車庫,有哪些動作?你能講一講嗎?”
美國的不少學前班,老師布置類似的作業(yè):“蘋果派是怎么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