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日生日月
在非洲草原與野獸同眠
Repose with Wildlife in the Savanna of Africa
□ 文、圖/日生日月
一望無際的草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在非洲有個坦桑尼亞,那里有我們的友好兄弟,有我們中國援建的坦贊鐵路(連接坦桑尼亞和贊比亞的鐵路)。所以,一直很向往,直至去年11月初,我才如愿以償。
我們從重慶經(jīng)卡塔爾的多哈轉機,來到坦桑尼亞的原首都達累斯薩拉姆。達累斯薩拉姆意思是“和平之港”,是一個優(yōu)良的天然海港,港區(qū)水深,港內(nèi)有深水碼頭6個,可同時停泊海輪13艘,是東非重要的國際貿(mào)易港口。
坦桑尼亞資源豐富,歷史悠久,是東部非洲最大的國家,其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資源豐富。我們這次去非洲,主要是考察重慶援坦的農(nóng)業(yè)項目。同時,利用周末這個空閑,去感受夢寐以求的塞倫蓋蒂國家野生動物園的美麗,近距離與動物群親密接觸。
從達累斯薩拉姆乘機飛一個半小時到達坦桑尼亞北部的姆萬扎,再坐兩個半小時的汽車,就到了塞倫蓋蒂國家野生動物園的西門。
塞倫蓋蒂國家野生動物園設于1941年,占地1.48萬平方公里,內(nèi)有非洲最佳的草原及廣大的刺槐樹草原,它是坦桑尼亞面積最大、野生動物最集中的天然動物園。塞倫蓋蒂草原處在坦桑尼亞西北部與肯尼亞西南部地區(qū)的廣大區(qū)域,約70種大型哺乳類動物和500多種特有鳥類,半年一次的大型動物遷徙便是世界十大自然旅游奇觀之一。導游是四川隆昌人,他一上車就介紹說,東非大裂谷從坦桑尼亞穿過,形成南北走向的兩條平行裂谷,中間是一片水草茂盛的塞倫蓋蒂草原,為野生動物的繁衍棲息提供了理想場所。塞倫蓋蒂在馬賽語中是“無邊的平原”。她有著大地奉獻給人類最大規(guī)模的動物群落,構成了世界最大的動物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這里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棲息著世界上種類最多、數(shù)量最龐大的野生動物群。這里是非洲唯一仍有眾多陸地動物遷徙的地區(qū),也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原始生態(tài)系統(tǒng)。
車,行駛在塞倫蓋蒂大草原上,我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浩瀚的大草原一望無際,天邊掛滿一團一團的白云,白云下面,草木蔥綠,動物肥壯。你會看到咆哮的獅子在轉悠;屁股長得肥溜溜的斑馬穿著條紋的“外套”,在悠閑散步;調(diào)皮的猴子相互翻看對方的猴毛“找虱子”;倔犟的河馬、乖巧的羚羊、威猛的大象和高挑的長頸鹿,它們時而奔跑,時而歇息,亦或躲在樹蔭下乘涼,東逛西竄。還有那些貪吃的鼠鳥,瀕臨絕種的彩面山魈,以及劍羚、長耳刺猬。雄劍羚用兩只像劍一樣又長又直的角決斗,搶奪屬意的雌性;長耳刺猬為了避敵,突然蜷縮身軀,像球一樣滾得遠遠的。在浩瀚壯闊的大草原上,我們幾乎每一秒鐘都能感受到動物世界的心跳,那種野性的美,讓人一飽眼福。
馬賽人以其身披紅色披巾、手持木棍的游牧民形象聞名一世。
晚上,我們住在草原里的一家叫塞倫蓋蒂的帳篷酒店,全是獨棟。帳篷依著小坡搭成的吊腳樓,上面有一個小露臺。每一個帳篷住兩個人,算是標間。里面除了有盥洗間以外,和我們平常的帳篷沒什么區(qū)別。拉上拉鏈,算是關門了。酒店負責人一再強調(diào),晚上不能出帳篷,野獸很多,極不安全。躺在床上,還在陶醉于白天的動物世界時,各種嚎叫聲就開始了,有的像在呼喚,有的像在呻吟,有的像在發(fā)泄,有的像在咆哮,讓人毛骨悚然,根本不敢關燈,幾乎徹夜難眠?,F(xiàn)在想起在草原的那一晚上,都還有些后怕。
我們這次很幸運,看到了浩浩蕩蕩遷徙的角馬群。這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遷徙大軍,有上百萬頭角馬,連綿數(shù)十公里,震撼人心。導游介紹說,大遷徙全程長達1000公里,其間,角馬群將經(jīng)過艱苦而漫長的旅途,方能抵達水草豐美的目的地。
危險的食肉動物在塞倫蓋蒂國家野生動物園隨處可見。
一路上,我們還路過了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據(jù)說200萬年前這里還是一個巨大的噴發(fā)巖漿的火山口,如今卻是一塊面積達160多平方公里的火山盆地,乘車觀賞動物在路上穿行要走80多公里。這里地形獨特、四周封閉、風調(diào)雨順、水草肥美,因為沒有旱澇,連角馬和斑馬都失去了遷徙的本能,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內(nèi)的食草動物全部成了常住民。食肉類動物則成為自然平衡的守衛(wèi)者,殺戮也變成了淘汰老弱病殘的正義之舉。這里有終年茂盛的草原、青蔥的灌木林及高大的刺槐林,還有永不干涸的清澈河流,以及濕地、淡水湖和咸水湖,好一處動物的世間天堂。站在火山頂向下看,碧綠的草原擁抱著蔚藍的湖水,湖水邊鑲著一圈潔白的鹽堿地,就像一顆巨大的珍珠鑲嵌在草原上。
很快,我們這一行程結束,很順利,也很成功。去了塞倫蓋蒂,我再也沒有去其它草原的欲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