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軍
四川是自駕旅行者的樂土,從成都出發(fā),翻山越嶺的蜀道,過去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險途,如今卻是高手成就駕駛樂趣的土壤。風光,攝影,自駕,旅行中最通俗卻也最經(jīng)典的三大元素,只須選一個方向踏上蜀道,即可收獲這最好的時光。
晨曦初開,大霧未散,在齊溪鎮(zhèn)用了早餐,我們就向著錢江源進發(fā)。經(jīng)過橫亙于兩山的大橋,路旁有桃花與油菜花為鄰,新綠綴桃紅,嫩綠伴嬌黃,開得正艷。橋下是一條寬闊的溪澗,水很淺,河床上裸露出許多鵝卵石來。在霧氣中朦朦朧朧的,頗有點兒山高水長的感覺。
溯源而上,只見青山疊嶂、峰巒如聚。開化的地貌,可以用“九山半水半分田”來概括,身臨其境,果如其然??諝猱惓G逍拢溆撗蹼x子,這和開化擁有大面積的原始森林有關(guān)。舉目望去,山上林木蔥蘢,遮天蓋日,天然次生林繁茂,因此,開化又被譽為“浙西興安嶺”和“中國的亞馬孫雨林”。
奔馳川北,去看最美的九寨
川北有太多大家耳熟能詳?shù)娜ヌ帲热缇耪ⅫS龍、若爾蓋草原、四姑娘山……沒去過就別說你來過四川,“耳熟能詳”換個說法就是經(jīng)典,可以百看,百看不厭。
黃龍風景名勝區(qū)由眾多雪峰和中國最東部的冰川組成,包括黃龍本部(黃龍溝、丹云峽、雪寶頂?shù)龋┖湍材釡蟽刹糠?。黃龍溝是一條長約7km,寬約300m的鈣化山峽,也是中國惟一的保護完好的高原濕地,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生活著多瀕臨滅絕的動物,包括大熊貓和四川疣鼻金絲猴。有人說,黃龍是集合了加拿大的雪山、懷俄明州的峽谷、科羅拉多的原始森林、黃石公園的鈣華彩池,的確,無論從科學還是美學的角度,它都堪稱是世界級的奇觀。
川北并非只有自然風光,這條自駕線路上也隨處可見古樸而多彩的民族風情。金川被稱為阿壩州的后花園,也是“四川民間藝術(shù)之鄉(xiāng)”,人文景觀豐富,有“雪域高原第一碑”御制平定金川勒銘噶喇依之碑,有清代四大皇廟之一的廣法寺,有高49.5m的“中國碉王”——關(guān)碉,有“拉薩第二”之稱的土基欽波觀音廟佛教圣地,還有大量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駐留金川14個月所留下的革命文物。老街上200多年歷史的老戲臺、紅橋、禹王宮、山西館、城隍廟等古建筑,漢藏結(jié)合,雕梁畫棟,龍飛鳳舞,頗具風味。
峽谷內(nèi),不僅山茗眾多,還矗立著一株造型高古的巨松,一眼望去,就想起“松下問童子”那句詩來。由于山溪是逶迤而來的,不少洼地積水為潭,蓄成大小不一的清塘。于是,有心者便巧借地理,營造出一泓“墨池”。若有文人雅士弄筆于此,想必能揮灑出黼黻華章來。
棧道崎嶇,一路美景相伴,翠綠的龍頂野茶、嬌黃可人的山花、冷艷的杜鵑、清澈的溪水,無不讓人心生戚戚。尤其是那一樹莫名的璀璨花朵,在朝陽的逆照下,折射出絢爛光影,令人醉心不已。
突然,一股水氣撲面襲來,沁如冰露,精神為之一振。仰望前方,神龍飛瀑赫然在目。不經(jīng)意間,腳下的棧道已成了云梯,象一條扶搖直上的玉帶。耀眼似銀的瀑布氣勢磅礴,蔚為壯觀,如行云布雨的巨龍,翻轉(zhuǎn)騰挪,須發(fā)賁張,“神龍”一名恰如其分。在一處巨大的山巖表面,擘字行楷“錢江源”勒刻其上,書韻、水韻隔空交流,氣勢奪人。我們一鼓作氣,登上危崖邊凌空的棧道。置身觀瀑臺,沐浴在瀑布彌散的氤氳中,望著深邃的幽谷,近距離感受這錢江源頭轟鳴的水聲,心情跌宕,體會到一種難以想象的震撼。
心懷眷戀,下山,千嶂涵青的大峽谷漸行漸遠。山路旁,山溪畔,不時掠過翠竹、桃樹、蘆花、映山紅和傲立絕壁間蘭蕙的倩影,還有嗡嗡縈繞的野蜂、悠然自得的水牛和茶園中老叟身軀佝僂的背影,尤其是那灣足以媲美九寨溝的碧綠活水,都是那么地使人難以忘懷。
三國尋蹤,
訴不盡的滄桑歷史
四川是三國文化遺跡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從成都到德陽、綿陽、廣元、南充,是當年蜀漢政權(quán)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的通道,遺跡較為集中,同時擁有眾多自然美景,自駕車往來各地,大約1—3小時,也不會太辛苦。
我們的尋訪之旅從成都開始,除了重溫著名的武侯祠,還去了一墻之隔的錦里古街,傳說中,這里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yè)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如今錦里是成都著名的魅力街區(qū),全長550m,建筑延續(xù)明末清初川的西民居風格,以三國文化與成都民俗為主題,被稱為“成都版清明上河圖”,是一個感受浪漫、休閑的精神驛站。
德陽的尋訪重點是白馬關(guān)景區(qū)。白馬關(guān)位于德陽市羅江縣鹿頭山,是古代由秦入蜀都的最后一道關(guān)隘,古蜀文化遺跡與奇石溝壑、森林等自然景觀在這里融為一體。當年,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tǒng)在這里戰(zhàn)死,被劉備加以厚葬,如今龐統(tǒng)陵墓四周依稀可見車轍深邃、長滿苔蘚的古驛道,此外還有諸葛亮長子諸葛瞻與魏軍鄧艾浴血奮戰(zhàn)盡忠的將臺,青磚城墻,奇石溝壑,溶洞山泉,在蜀漢遺跡中獨樹一幟。
富樂山,原名東山,據(jù)說,當年劉備入蜀時曾在此歇息,看見富饒的西川,飲酒高嘆:“富哉,今日之樂乎!”此后東山就更名為富樂山,號稱“綿州第一山”。山中林木蒼翠,古道盤旋,竹修林茂,溪壑清幽,自古便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睞,宋朝的陸游、清朝的李調(diào)元等都曾在此留下優(yōu)美的詩詞
蔣琬,字公玫,蜀國大將軍,輔佐劉禪,統(tǒng)兵御魏,曾鎮(zhèn)守涪城(今綿陽境內(nèi))3年,死后葬于涪城西山。如今在西山公園可以看到蔣琬墓、蔣恭侯祠、蔣琬銅像。劉禹錫《陋室銘》中有“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的名句,紀念西漢著名文學家揚雄(字子云)的子云亭就位于西山公園內(nèi)。
綿陽梓潼縣的七曲山,是蜀道入川后的最后一道險峰,被稱為“蜀道南大門之稱”,川陜公路橫穿而過。山間種有4萬余株古柏,山頂建有七曲山大廟,依山造勢,古建筑、古柏、古道、九曲潼水互相輝映。
進入廣元,尋訪的第一站是以險著稱的劍門關(guān)。劍門山七十二峰綿延起伏,一字排開,“千里無土”,直插云霄,猶如一道天然城墻,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有“蜀道之密鑰”之稱。劍門關(guān)是著名的古戰(zhàn)場,“一人守隘,萬夫莫向”。三國時,蜀國大將軍姜維在此屯兵3萬,抵抗魏將鐘會的10萬大軍,使之久攻不下,無法入蜀。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云南西道節(jié)度使嚴礪,興兵討閥叛將劉辟,雙方在劍門關(guān)激戰(zhàn)數(shù)月,尸橫遍野,血流成河,最終劉辟敗于劍門。1935年4月2日,紅四方面軍在劍門關(guān)與川軍激戰(zhàn),消滅了亂軍三個團,為部隊的轉(zhuǎn)移起到了重大作用。劍門關(guān)附近的風光名勝和文物古跡甚多,如舍身崖、姜維城、姜公祠、金皇洞、仙女橋、石筍峰、金牛峽等。
川陜公路北起劍門關(guān)、東南至閬中、西到梓潼,三百里古道上有十萬余棵古柏,枝干參天、濃蔭蔽日,被稱為“翠云廊”,成為“蜀道奇觀”。相傳,翠云廊上的古柏為三國時蜀國大將張飛命士兵種植,因此這些古柏又叫“張飛柏”。其實,據(jù)史書記載,最早種植古柏的是明代劍州知州李壁。古柏中,最為奇特的是編號1207的“劍門柏”,據(jù)專家考證,這是一種已經(jīng)滅絕的古老樹種,世界上僅存此一棵。
行程推薦之二:三國文化7日游
成都—德陽—綿陽—廣元—南充(閬中古城)
—成都
D1:成都
D2:成都—德陽,約1.5小時車程
D3:德陽—綿陽,約1.5小時車程
D4-D6:綿陽—廣元劍閣,約2小時車程
D7:廣元—閬中,約3小時車程
一百公里風景線,捕捉“鏡頭里的濃墨重彩”
我們選擇了小金縣周邊一條相對成熟的攝影線路,從四姑娘山到瑪嘉溝大約100km,成都出發(fā),來回一共5天,景區(qū)、路況、住宿等設(shè)施都比較完善,旅途相對輕松,景觀的分量卻絲毫不弱。
一早從成都出發(fā),經(jīng)過映秀、臥龍,到小金縣城,沿途拍了臥龍河谷和巴朗山風光。天氣相當不錯,傍晚時,我們還幸運地拍到了貓鼻梁日落。
四姑娘山著名的“三溝一山”中,海子溝以“探險”著稱,長坪溝是戶外登山者的重要營地,而雙橋溝則是惟一能以車代步游覽的。既然此次小假期的定位是“休閑之旅”,我們就選擇了雙橋溝。
雙橋溝距四姑娘山鎮(zhèn)大概9km,盆景灘、珍珠灘、布達拉峰、紅杉林等大多數(shù)景點都分布在公路兩邊,賞景、拍攝都十分方便。景區(qū)內(nèi)也有觀光車,買張通票,可在任意站點上下車。
雙橋溝全長34.8km,陰陽谷山勢陡峭,曲折幽深;日月寶鏡山、五色山、尖子山、獵人峰、鷹嘴巖、人參果坪、攆魚壩、盆景灘、紅杉林冰川等如錦簇畫廊,山水相依,草木相間,云遮霧繞,我們的快門簡直停不下來。
瑪嘉溝景區(qū)位于小金縣兩河鄉(xiāng)大板村境內(nèi),距離四姑娘山100km左右,路況良好。溝口(海拔3090m)至溝尾(海拔3900m)的直線距離約15km,實際行程大約20km,溝內(nèi)分布著數(shù)座5000m以上的雪峰。
我們起了個大早進山。據(jù)說溝內(nèi)的植被覆蓋率超過90%,植物資源相當豐富,奇花異草,與赤樺、紅楓等高低林木漫跡溝內(nèi)各處,隨著海拔的不同,植被呈階梯變化,展現(xiàn)出抽象畫般的色彩。景區(qū)分為五大板塊,分別是大小至布郎板塊、甘海子板塊、月亮湖板塊、巴扎溝板塊和溝尾子板塊,包括大小至布郎瀑布、柳林灣、五色海、情侶夢幻林、古驛站遺址、月亮湖、蛇曲河、太極蓮花等景點,還有無數(shù)大小不一、五彩斑斕的草甸。
第4天早餐后,我們從瑪嘉溝溝口出發(fā),翻越夢筆山至理縣,沿途拍夢筆山、西索民居、梭摩河谷和米亞羅紅葉,這是一條成熟的秋季攝影線路,秋色十分誘人。返程時經(jīng)過畢棚溝,這里也是知名的紅葉觀賞圣地,紅葉、杜鵑花的種類繁多,不過只能等秋天才能領(lǐng)略到了。
行程推薦之三:攝影大環(huán)線
成都—四姑娘山鎮(zhèn)—瑪嘉溝—畢棚溝—成都
D1:成都—映秀—臥龍—沃日土司官寨—四姑娘山鎮(zhèn)
D2:長坪溝、雙橋溝、海子溝
D3:四姑娘山鎮(zhèn)—沃日官寨—猛固橋—兩河口瑪嘉溝景區(qū)
D4:瑪嘉溝溝口—夢筆山—刷金寺—古爾溝溫泉
D5:古爾溝溫泉—畢棚溝—水磨古鎮(zhèn)—成都
川西經(jīng)典路線
成都—畢棚溝—米亞羅—松坪溝—小金虹橋溝—丹巴甲居藏寨—丹巴中路—新都橋—石棉—成都
沿途有畢棚溝、米亞羅、松坪溝、虹橋溝壯麗的雪山、冰川景觀和秀美的紅葉彩林景觀,還有丹巴獨具特色的古老藏族建筑和藏族風情,新都橋公路沿線十余里是“攝影天堂”,特色的藏族民居、廣闊的草原,在神奇光影的襯托下,呈現(xiàn)出一幅幅絕美的影像。
小眾挑戰(zhàn)路線
成都—畢棚溝—黑水奶子溝—三奧雪山—茂縣疊溪海子—松坪溝—成都
一條相對小眾的自駕游線路,沿途可欣賞畢棚溝、松坪溝秀美的彩林景色,同時可體驗充滿挑戰(zhàn)的冰川雪山探險。
全景路線
成都—滎經(jīng)縣—石棉縣馬草河風景區(qū)—栗子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田灣河—成都
在滎經(jīng),可以尋訪古老寺廟,在瓦屋山欣賞紅葉彩林,站在牛背山360°觀景平臺眺望群山,欣賞貢嘎雪山壯麗的冰川雪景;在石棉,可以領(lǐng)略馬草河、栗子坪秀麗、神秘的自然風光,邂逅珍稀野生動物;在田灣河,可以欣賞“日照金山”的壯麗美景、秀美壯觀的瀑布,還可以泡溫泉,洗去旅途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