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怡 馬愛莉 楊 靜
(廣西河池市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廣西 河池 547000)
綜合護理干預對初始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患者的護理體會
張 怡馬愛莉楊 靜
(廣西河池市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廣西 河池 547000)
目的 通過對比綜合護理干預和常規(guī)護理干預對初始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進行初始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2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等血糖指標及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和抑郁評分,分析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價值。結果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等血糖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前的焦慮和抑郁評分比較沒有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的焦慮和抑郁評分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組內(nèi)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初始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療效顯著,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綜合護理干預;胰島素;糖尿病;臨床價值
糖尿病患者在初始胰島素治療過程中的護理是十分重要的,本院根據(jù)初始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的特點制定了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為了驗證其臨床應用效果,選取部分初始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研究,現(xiàn)將結果總結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進行初始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26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30例患者。實驗組患者中男性70例,女性60例,年齡在42~68歲,平均年齡為(58.4±6.2)歲;對照組患者中男性75例,女性55例,年齡在41~69歲,平均年齡為(58.9±6.4)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疾病方面沒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糖尿病相關知識宣教、飲食和運動指導等。實驗組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第一是人員培訓,所有參與此項課題的護理人員均需要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培訓的內(nèi)容主要為糖尿病相關護理知識、病例收集方法、教育方式及運行方式等。第二是干預方式,護理人員一對一解答患者有關護理問題,堅持每月糖尿病大課和每周門診小課堂,鼓勵患者每周復診,出現(xiàn)低血糖時及時與醫(yī)護人員溝通。護理人員對患者胰島素的注射技術進行指導,制作胰島素注射流程說明書及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識小冊子等供患者學習。第三是個案管理,建立胰島素初始治療患者教育路徑,參考《中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使用教育管理規(guī)范》來規(guī)范患者初始治療日教育、回訪內(nèi)容及回訪時間等[1]。采用針對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特點而設計個人信息調查表、糖尿病領域調查問卷、胰島素治療評價、心理測評量表、胰島素自我注冊護理等[2]。在教育路徑中合理運用《胰島素使用訪談工具》和“糖尿病看圖對話工具”來增進教育效果[3]。第四是電話回訪,初始治療第2天電話回訪患者的注射情況及血糖波動情況,評估患者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每次回訪內(nèi)容詳細記錄。第五是小組教育,每位患者1個月參加2次,教育內(nèi)容主要是胰島素的注射和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主題講解和答疑相結合。
1.3觀察指標[4]: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等血糖指標,并于護理前后根據(jù)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對初始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進行心理狀態(tài)評估,得分越高表明焦慮和抑郁程度越高。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對初始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應用價值。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1.5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情況: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等血糖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結果(±s,n=130)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結果(±s,n=130)
組別 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umol/L)實驗組 6.08±0.71 7.85±0.84 5.86±0.64 183.28±21.46對照組 7.45±0.82 9.63±0.96 7.93±0.88 254.58±28.79 t 6.328 6.453 5.962 7.624 P <0.05 ?。?.05 <0.05 ?。?.05
2.2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評估對比情況:兩組患者護理前的焦慮和抑郁評分比較沒有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的焦慮和抑郁評分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組內(nèi)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評估對比結果(±s,n=130)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評估對比結果(±s,n=130)
組別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實驗組 23.94±2.56 15.18±1.63 24.35±2.64 14.26±1.59對照組 24.18±2.58 18.66±1.88 24.32±2.63 19.25±1.92
最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習慣的改變,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顯著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絕大多數(shù)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依賴外源性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但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對胰島素的使用存在擔心,依從性較差,因此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需要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來引導,確保患者進行正確的胰島素注射,減輕患者治療過程中因為皮下注射操作引起的不良情緒反應[5-6]。根據(jù)對比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實驗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等血糖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表明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表明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焦慮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應用于初始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效果顯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大力推廣。
[1]楊韻欽,李星海,關琴芳.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中依從性行為的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3,28(15):27-29.
[2]李龍英,李世云,白秀娟,等.2型糖尿病患者院內(nèi)低血糖狀況分析[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3,9(1):43-45.
[3]黃冬荷,鐘書凌,練桂英.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臨床健康教育路徑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1,18(7B):40-42.
[4]史蓓潔.護理干預對安置胰島素泵2型糖尿病病人負性情緒及病人滿意率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5,13(3):247-249.
[5]陳瑛.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護理干預措施及效果分析[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5,29(3):104-105.
[6]劉玉,王曉雷,張磊,等.護理干預對接受胰島素泵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5,5(12):72-74.
R473.5
B
1671-8194(2016)24-02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