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網(wǎng)站9月22日文章,原題:盡管擔心,但在中國的旅行給我上了一堂友善課當我告訴親友我正在中國旅游時,他們的反應(yīng)五花八門,比如“別忘了戴口罩以對付污染”,“我聽說中國人不喜歡黑人”等。
不過,在廣州白云機場走動時,許多工作人員都來贊美我的發(fā)辮。我一輩子都沒遇到過如此友好的機場安保人員。對于人們看到我時發(fā)出驚嘆聲,我一直不習慣。但無論走到哪里,都有人向我微笑著打招呼。我發(fā)現(xiàn)雖然存在語言障礙,但這種友好令人感動。
在抵達中國前,我曾擔心人們會基于膚色而對我有成見。結(jié)果是中國給我上了一堂有關(guān)人性友善的課。當我在昆明迷路時,兩名年輕女士不僅將我?guī)У交疖囌?,還與我一起站了兩個多小時以確保我買到車票。我與她倆交流的詞匯只是“你好”“謝謝”和“再見”。
當我在一個周日的傍晚到達香格里拉時,客棧的店主親切地邀我與她家人共進晚餐,因為她不想讓我獨自出去就餐。她還將她的外套給我,因為我愚蠢地低估了當?shù)氐牡蜏亍?/p>
我在中國度過的時光充滿無處不在的善意,但這并不能否認其他黑人被歧視的經(jīng)歷。這種歧視并不限于北美。然而,回望過去,在中國的時光以及從中學(xué)到的東西讓我滿懷感激?!?/p>
(作者博馬·布朗,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