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敏,袁雨晴,王 維,鐘華義
(1.遵義市農業(yè)技術推廣站,貴州 遵義 563000;2.綏陽縣農業(yè)技術推廣站,貴州 遵義 563300)
?
黔油28號直播栽培不同種植方式用種量初探
李士敏1,袁雨晴1,王維1,鐘華義2*
(1.遵義市農業(yè)技術推廣站,貴州 遵義563000;2.綏陽縣農業(yè)技術推廣站,貴州 遵義563300)
以雙低雜交油菜黔油28號為試材,探索油菜條播和開廂撒播兩種不同的耕作方式下的用種量,進行了每667m2播種量為0.2kg、0.3kg、0.4kg、0.5kg 、0.6kg 5個水平精量播種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對黔油28號的產量的影響條播>撒播,播種量0.3kg /667m2>0.2 kg /667m2>0.4 kg /667m2>0.5 kg /667m2>0.6 kg /667m2,最適種植方式和播種量為條播下播0.3 kg /667m2。
油菜;種植方式;條播;起廂撒播;播種量
輕簡栽培是油菜生產上應用較多的栽培方式,具有省工、省力、節(jié)約成本的特點。目前,生產中在播種時對播種量的掌握不到位,不僅浪費種子,且出苗不齊,疏密不一導致苗弱。因此,經濟合理的用種量的確定,是油菜輕簡栽培技術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黔油28號是貴州農業(yè)科學院油料所選育而成的雙低核不育雜交油菜新品種,應用潛力大[1-2]。開展油菜直播栽培不同耕作方式下精確用種量的研究,對大面積推廣油菜輕簡栽培具有重要意義。
1.1供試材料
黔油28號,為貴州農科業(yè)學院油料所育成的雙低雜交油菜種。
1.2試驗地點
試驗地點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洋川鎮(zhèn)桑木村,平均海拔880m, 年均氣溫14.2℃,年均降水1140mm。試驗地土壤為潮砂泥,有機質含量為25.33g/kg, 氮含量為1.98g/kg,有效磷含量22mg/kg,全鉀含量23g/kg,肥力中等。前作水稻。
1.3試驗設計
試驗采取裂區(qū)設計,設耕作方式A為主區(qū)因素,條播為A1,起廂撒播為A2;用種量B為副區(qū)因素,設5個水平,用種量B1:0.2kg/667m2,B2:0.3kg/667m2為,B3:0.4kg/667m2為,B4:0.5kg/667 m2,B5:0.6kg/667 m2。處理3次重復,每個小區(qū)面積為28.8m2(長為8m,寬為3.6m)。試驗小區(qū)隨機排列。
A1條播主區(qū)按50cm(1.5尺)為行距,以試驗不同的播種量分九行播完;A2按廂寬150 cm起廂撒播主區(qū),按試驗不同的播種量分三廂撒播。
待油菜出苗后,在試驗小區(qū)中,隨機選擇2m2進行定點觀察,考察其生育性狀,數(shù)據取其平均數(shù)。成熟后每小區(qū)測取10株進行經濟性狀考察,收獲時按小區(qū)單打單收。
1.4栽培管理
1.4.1播前準備
試驗田塊于2015年9月16日水稻散子落黃時提前開溝排水,溝直底平,溝溝相通,雨停溝干,防治漬水造成濕害。在水稻收割后用除草劑百草枯清除田間雜草。
1.4.2播種
10月13日試驗田塊經微耕機耙田淺耕后,按試驗設計播種。
1.4.3施肥
翻土耙土時,按每667 m2施復合肥35kg,硼肥2kg作基肥均勻撒施于田塊;11月15日油菜出苗時,每667 m2施氮肥8kg作提苗肥;12月20日按每667 m2施氮肥5kg,鉀肥5g臘肥,混勻后撒在油菜田里。試驗過程中油菜無病蟲害發(fā)生。
2.1產量方差分析
裂區(qū)設計方差分析結果見表1,處理間、栽培方式、播種量之間的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栽培方式×播種量兩因素互作效應的差異不顯著,而3個重復間的試驗差異在0.05水平上顯著。方差分析表明,栽培方式和播種量兩個試驗因子對黔油28號的產量有較大的影響。
表1方差分析表
Table 1 Variance analysis of yield
2.2不同種植方式、播種量對產量的影響
A1B2、A1B1、A2B2、A1B3 4個處理產量均在150kg/667m2以上,以A1B2產量最高為168.07kg/667m2;處理A1B2與A1B3、A2B2這2個處理的產量間存在著極顯著差異,與A1B1處理的差異在5%水平上顯著但不及1%;與A1B1、A2B2、A1B3處理的產量達顯著差異增產率11.07%~5.22%;產量在140~150kg/667m2的有4個處理,分別是A2B1、A2B3、A1B4、A2B4,產量分別為147.22kg/667m2、146.45kg/667m2、145.91kg/667m2、142.44kg/667m2,相互間差異不顯著,但顯著低于A1B2、A1B1、A2B2,與其余處理差異不顯著;A1B5、A2B5產量最低,兩者間無顯著差異。在條播下各播種量組合處理的小區(qū)平均產量為6.53kg,高于起廂撒播的產量平均值(6.31kg);不同播種量下,條播和起廂撒播的平均產量以播種量為0.3kg/667m2最高,播種量為0.2kg/667m2次之,播種量高于0.3 kg/667m2以上隨播種量增加產量反而降低。
表2產量及差異顯著性檢驗
Table 2 Significant test of rape seed yield
2.3單因素效應
經新復極差顯著性測驗(表3)可看出,A1(條播)與A2(起廂撒播)的產量差異達1%的極顯著水平。不同播種量對油菜產量有顯著影響,其產量高低順序為B2>B1>B3>B4>B5。B2極顯著高于B1、B3、B4、B5的產量水平,B1與B3在5%水平上顯著,B3、B4、B5間產量相近,差異不顯著。上述分析說明直播油菜要獲得較高的產量,應采用條播方式,播種量要把握在0.3kg/667m2,為最優(yōu)。
表3不同種植方式、不同播種量對油菜產量的影響
Table 3 The influence of yield under the different planting method and seeded rates
2.4不同種植方式、播種量對油菜田間基本苗及成株率的影響
從表4看出,不同種植方式,相同的播種量下田間基本苗起廂撒播大于條播。相同種植方式下,隨著播種量的增加,田間基本苗呈增加趨勢。首次調查(11月14日)以播種量大的B4(0.5kg/667 m2)基本苗最高,A1、A2水平下平均為173株/ m2(帶播162株/ m2,廂播184株/ m2);播種量小的B1(0.2kg/667m2)的基本苗最少,為87.5株/ m2(帶播86株/ m2,廂播89株/ m2),隨著播種量減少,基本苗減少。12月4日以后的調查結果分析,隨著油菜的植株長高,互相爭奪空間、光照、水肥激烈,弱苗、病苗被淘汰,油菜基本苗也隨著減少而趨于穩(wěn)定?;久鐪p少與用種量有直接的關系,用種量大的,基本苗減少越多,成株率(花期與出苗期基本苗之比)就低。處理A2B1成株率最高,為77.5%,處理A1B5次之(53%),其余處理的成株率低于50%,以處理A2B2的35.5%為最低。
表4各處理田間基本苗調查
Table 4 The seedings number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2.5不同種植方式、播種量對油花期主莖粗和干物質積累的影響
由表5可以看出, 不同耕種方式,相同播種量處理油菜花期莖粗:A1B1>A2B1平均相差0.32 cm,A1B2> A2B2平均相差0.29 cm,A1B3> A2B3平均相差0.27 cm,A1B4> A2B4平均相差0.05cm,A1B5> A2B5平均相差0.01 cm;干物質重:A1B1>A2B1平均相差5.93g/株,A1B2> A2B2平均相差5.17g/株,A1B3> A2B3平均相差3.11g/株,A1B4> A2B4平均相差2.73g/株,A1B5> A2B5平均相差1.23g/株。說明相同播種量處理帶播的油菜花期的主莖粗和干物質均高于廂播處理。相同的耕種方式,不同播種量處理油菜花期莖粗和干物質均以B2播量(0.3kg/667m2)最優(yōu),B2>B1>B3>B4>B5。
表5各處理油菜農藝及經濟性狀表現(xiàn)
Table 5 The agronomic and economic traits of rape
2.6經濟性狀分析
從表5可知,在兩種不同的耕作方式下,當播種量增加達0.3kg/667m2后,油菜田間密度不斷增大,而株高、有效分枝數(shù)、單株角果數(shù)、單角角粒數(shù)呈逐漸下降趨勢;在相同播種量下,條播(A1)黔油28號的田間密度、株高、角粒數(shù)及千粒重均要大于撒播,條播情況下的黔油28號經濟性狀優(yōu)于撒播。
3.1試驗分析了條播和撒播兩種不同的種植方式下,5種不同的播種量對黔油28號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的播種方式及不同的播種量間差異極顯著,對黔油28號的實際生產具有積極指導意義。
3.2不同的種植方式對黔油28號的產量水平影響為條播>撒播,不同的播種量對黔油28號的產量影響為0.3kg /667m2>0.2 kg /667m2>0.4 kg /667m2>0.5 kg /667m2>0.6 kg /667m2。綜合分析,以條播方式下,播種量為0.3kg/667m2時單產水平最高,為168.07 kg/667m2,說明在密度合理的情況下,條播對黔油28號的豐產性更為有利。
3.3試驗確定黔油28號的最優(yōu)栽培技術方案為在條播的栽培模式下,采用0.3kg/667 m2的用種量,但在實際生產中各地還要具體結合土壤情況、氣候條件進行調整并合理應用。
[1]王璐璐, 饒勇, 李超, 等. 雙低核不育雜交油菜黔油 28 號配套高產栽培措施的模擬優(yōu)化[J]. 貴州農業(yè)科學, 2012, 40(8): 61-64.
[2]黃春利, 熊國權. 不同輕簡化栽培方式對黔油 28 號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J]. 耕作與栽培, 2015 (2): 39-40.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Seeded Rates of Qianyou No. 28 by Direct Sowing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Method
LI Shi-min1,YUAN Yu-qing1,WANG Wei1,ZHONG Hua-yi2*
(1.Zunyi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Station,Zunyi,Guizhou563000,China; 2.Suiyang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Station,Suiyang,Guizhou563300,China)
To explore the seeded rates under two seeding method(drilling sowing and broadcast sowing), taking canola Qianyou No.28 as the test material , 5 levels seed rates was designed that 0.2, 0.3,0.4,0.5,0.6kg/667 m2,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yielding was drilling obviously greater than broadcast sowing, the influence of seeding rate from high to low was 0.3kg /667m2>0.2 kg /667m2>0.4 kg /667m2>0.5 kg /667m2>0.6 kg /667 m2,the suitable technique component was under drilling sowing and the seeded rates of 0.3 kg /667m2.
rapeseed; planting method; drilling sowing;broadcast sowing; seeded rate
2016-03-02
李士敏(1963-),男,研究員,從事農業(yè)技術推廣工作。
鐘華義(1969-),男,研究員,從事農業(yè)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