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雷
醫(yī)學上有個說法,46歲到55歲之間,是人生旅途中的“沼澤地”,不少人在這個年齡段英年早逝。就我所知,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契訶夫、歐·亨利、莫泊桑都沒有活過50歲。就是寫出被稱為“法國社會百科全書”的著名小說《人間喜劇》的巴爾扎克,也只活了51歲。
不少社會精英,在中年這個“沼澤地”中陷沒,這是非??上У?。中年之所以顯得如此脆弱,仿佛人重新回到嬰兒期一樣,需要細心呵護,大約緣于人的生理功能在這個階段開始退化,而人的心理承受力反而受到更劇烈的挑戰(zhàn)?!吧嫌欣希掠行 ?,此外還有自己的事業(yè),這都對人的心理承受力造成巨大壓力。諶容曾寫過一篇著名小說《人到中年》,說的就是中年危機。要想成功跨越中年這個“沼澤地”,我覺得關鍵還在于給自己減壓。
說白了,還是老子的“少私寡欲”。人到中年,特別喜歡攀比。特別是同學會,各種各樣的同學會,其實就是一個暗中比較的過程。某某升官了,某某發(fā)財了,某某成名人了,在這樣的對比中,你若是自慚形穢,就相當于在服用毒藥。在同學的光環(huán)中,你失去了自信,精神倍感壓抑,這對生命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反過來說,在同學的刺激下,你奮起直追,什么都要比別人強,什么都要超越別人,這樣你無形中給自己增加了太大的壓力。這種壓力有時大到已經(jīng)超越了你身體能夠承受的極限。于是,有一個時刻,你的身體突然吃不消了,垮掉了。這就像柳宗元的寓言《蝜蝂傳》中那種貪婪的小蟲子,老是要往自己的背上壓上東西,結果不堪重負,最后被貪婪壓死了。
好勝心緣于一種嫉妒,對他人成功的嫉妒,這種嫉妒要不得。而戰(zhàn)勝了嫉妒之后,你做事可能就會量力而行,就會從容得多。記得楊絳先生曾翻譯過英國詩人蘭德的詩,并把這首詩作為自己人生的座右銘:
“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p>
我想這首詩好就好在,它寫出了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其實,這首詩中表現(xiàn)的思想,還是老子的思想:“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比说街心?,能夠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態(tài),不爭強好勝,量力而行,那么跨越人生沼澤地,應該就有充分的把握。我看過一篇介紹美國人生活原則的文章,其中首要的一條就是不要帶病工作。因為帶病工作,就是對自己、對自己的家人不負責任。有病就治,干不來就休息,這應該成為中年人的生活常識。如果因為爭強好勝,有病也不看,做不來也硬撐著,這就很容易讓身體處于危險境地。道家的思想,一個最核心的東西就是“重生”??粗厝说纳屔膬r值高于一切,這是道家奉獻給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所以,如果我們以損害生命為代價來換取金錢、虛榮、名望,就會本末倒置,非常可笑。
跨越人生旅途中的“沼澤地”,對男性而言,尤其重要。這個階段,一個男性在家庭在社會中,往往扮演著頂梁柱的角色,如果這個階段出些意外,對家庭對社會,都是沉重的打擊。追逐夢想固然重要,但勞逸結合,也必不可少。在緊張的工作之余,一定要騰出時間,和家人、朋友交流情感,愉悅身心。讀讀書、散散步、釣釣魚、打打球,和孩子玩玩游戲,這一切,都是對身體的一種有益的調(diào)整,非常必要。
中國人非常強調(diào)“張弛有度”,所謂“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一張弓,拉得太緊,就會斷掉,所以太緊之后,一定要松一松,喘口氣。
祝愿每一位中年朋友,都能成功跨越人生“沼澤地”。雖說生命的價值不在于活得長,但活得太短,生命的價值沒有充分實現(xiàn),就像一塊兒煤,燒了一半就熄滅了,這畢竟非??上?。
(編輯 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