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江濤
(河北邯鄲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河北 邯鄲 056001)
?
河北邯鄲館陶縣衛(wèi)西干渠典型揚水點設計
焦江濤
(河北邯鄲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河北 邯鄲056001)
為充分利用地表水,減少地下水的開采,館陶縣2015年度擬在衛(wèi)西干渠兩岸發(fā)展田間管灌1 000 hm2,涉及22個地塊,然而田間地面高程遠高于渠道設計引水位,故需設置揚水點。針對邯鄲市東部平原區(qū)渠道引水位通常較低、土地資源短缺且有防淤防盜要求等問題,在滿足揚水灌溉的條件下,通過采用WQ系列潛水排污泵、引水箱涵與豎井相結合、配電室與閥門井相結合等設計方案,有效解決了上述建設問題。該揚水點設計現(xiàn)已通過了河北省市專家聯(lián)合評審,各項指標均符合設計規(guī)范要求,可為其他地區(qū)揚水點設計提供參考借鑒。
渠道;灌溉工程;揚水點設計;河北
館陶縣隸屬河北省邯鄲市,位于邯鄲市東部,地處冀魯豫接壤區(qū),海河流域黑龍港上游,東經(jīng)115°06′~115°28′和北緯26°27′~36°47′之間,總面積456.3 km2。全縣轄4鄉(xiāng)4鎮(zhèn)277個行政村,2013年全縣人口35.27萬人。衛(wèi)西干渠是灌排兩用渠道,位于館陶縣境內(nèi),從南至北縱貫全縣中心,縣境內(nèi)全長37.5 km,渠首位于衛(wèi)運河左岸徐萬倉處,設計引水流量50 m3/s,排澇標準為5 a一遇,流域面積292 km2,排澇流量38.7 m3/s[1-2]。為充分利用地表水,減少地下水的開采,促進地下水位的回升,館陶縣2015年度擬在衛(wèi)西干渠兩岸發(fā)展田間管灌1 000 hm2,涉及22個地塊,設計灌溉流量多數(shù)在0.06~0.09 m3/s之間。由于衛(wèi)西干渠設計引水位較低(典型揚水點處設計引水位為31.95 m,最低引水位30.65 m),而衛(wèi)西干渠兩岸農(nóng)田地面高程較高(典型揚水點控制地塊田間地面高程為35.65 m),不能實現(xiàn)自流灌溉,且田間管灌水頭損失較大(典型揚水點控制地塊最不利水頭損失為14.34 m),故需設置揚水點滿足田間利用地表水灌溉要求,該工程選擇某揚水點作為典型進行設計,設計灌溉流量0.09 m3/s[2]。
根據(jù)地質(zhì)測繪,典型揚水點場地土層為第四系松散沉積的土層,為沖、洪積而成的壤土,褐黃色,可塑,濕、韌性低,強度低,該壤土主要分布在渠道邊坡以及渠底。根據(jù)工程經(jīng)驗,場地淺部土層的承載力為100 kPa,滿足揚水點基礎的承載力要求,建議使用天然地基。
2.1水泵選型
常用水泵有離心泵、軸流泵、混流泵。離心泵揚程范圍為10 m以上,流量小,而混流泵揚程范圍為5~30 m,流量較大,它們從零流量到大流量均能運轉;軸流泵揚程范圍為0~10 m,流量大,但不能在小流量范圍內(nèi)運轉??紤]揚水點上下游水位差、控制地塊最不利水頭損失、揚水點管路損失(管路較長約45 m,損失較大),初估揚水點水泵揚程為26 m。該揚水點揚程較大(初估揚程為26 m),流量較小(設計灌溉流量為0.09 m3/s),因此優(yōu)先選用離心泵。衛(wèi)西干渠內(nèi)的地表水主要為經(jīng)渠首引來的衛(wèi)運河水和經(jīng)東風渠、魏大館排水渠、躍進渠引來的黃河水,渠內(nèi)地表水含沙量較高。WQ系列潛水排污泵是離心泵的一種,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 泵體流道寬敞,固形物容易通過,纖維不易纏繞;② 電機和水力部件直聯(lián)成一體,無須轉軸對中,拆裝方便省時,有利于現(xiàn)場維護,減少停機時間,節(jié)省維修費用;③ 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泵上有專門的起吊提手,只須用簡單的起重設備;④ 占地少,泵可以直接放到污水池中,不需要建造專門的泵房,可節(jié)約基建投資40%以上。因此,本次設計選用WQ系列潛水排污泵。
圖1 典型揚水點平面布置(單位:mm)
水泵臺數(shù)選擇,對灌溉泵站,當流量小于1 m3/s可選2臺,大于1 m3/s可選3臺以上[3],考慮本揚水點只在灌溉期使用,年利用小時數(shù)較低, WQ系列潛水排污泵具有拆裝方便省時的優(yōu)點,一旦水泵機組出現(xiàn)故障,對生產(chǎn)影響較小,同時為減少揚水點土建投資和機電投資,該揚水點選擇2臺潛水排污泵。
根據(jù)水泵初估揚程、單臺泵設計流量和WQ系列潛水排污泵產(chǎn)品樣本,初選水泵型號為WQ2260-421A潛水排污泵,水泵在高效區(qū)運行時,流量變化范圍為0.03 ~0.05 m3/s,揚程變化范圍為34~26 m,配套電機功率為22 kW,排出口徑100 mm。在單泵流量設計流量0.045 m3/s時,泵后出水管道選用內(nèi)徑150 mm鋼管,揚水點需要揚程為27 m,在所選水泵高效區(qū)運行范圍內(nèi),故本設計水泵型號采用WQ2260-421A潛水排污泵。
2.2揚水點設計
圖2 典型揚水點縱剖(單位:mm)
該揚水點引水位通常較低,且建設單位要求揚水點需防淤防盜,減少永久占地。針對上述建設問題,開展揚水點設計。揚水點選用2臺WQ2260-421A潛水排污泵。揚水點按引水方向依次布置有引水口、引水箱涵、進水池、出水管道、配電室(下設閥門井)。引水口采用素混凝土結構,上游端位于渠道坡腳處,凈寬2.0 m,下游端與引水箱涵相接,凈寬0.8 m,引水方向長1.8 m,底高程與渠底高程齊平,為30.45 m;引水箱涵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凈寬0.8 m,凈高0.6 m,底高程為30.45 m;進水池位于渠道階地上,頂高程33.15 m,底高程29.15 m,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容積大于水泵設計流量的40倍,池凈寬1.8 m,凈長3.2 m,水泵直接固定安裝在進水池中;出水管道采用壓力鋼管,內(nèi)徑125 mm。配電室寬3 m,長3 m,下設鋼筋混凝土閥門井,內(nèi)設電磁流量計、閘閥等,詳見圖1,2。根據(jù)《泵站設計規(guī)范》(GB50265-2010)計算公式[4],計算進水池穩(wěn)定性,經(jīng)計算在各種荷載組合下進水池基底應力均小于地基承載力,不均勻系數(shù)小于允許值,滿足規(guī)范要求。
(1) 從揚水灌溉看,該揚水點引水管采用箱涵結構而不是預制混凝管,不但在設計引水位時能夠滿足揚水灌溉要求,而且有效解決了揚水點最低引水位較低的問題。
(2) 從防洪排澇看,該揚水點配電室建在渠頂上,滿足防洪要求;進水池建在渠道階地上,采用豎井結構,在滿足揚水灌溉功能的條件下,既不占用農(nóng)田,也不影響渠道排澇。
(3) 從防淤防盜看,該揚水點水泵采用WQ系列潛水排污泵,安裝底座高出進水池底板一定距離,在灌溉引水季節(jié)穿過攔污柵的小顆粒泥沙可通過水泵直接排出,非灌溉引水季節(jié)穿過攔污柵的小顆粒泥沙將沉積在進水池底板上,在灌溉引水前可通過人工清理掉,有效解決了揚水點的淤積問題;水泵固定安裝在進水池中,能夠有效防盜。
(4) 從永久占地看,該揚水點閥門井兼做配電室的基礎,與配電室相結合,有效減少了永久占地,減少了土建工程投資。
該揚水點的設計在滿足揚水灌溉的條件下,有效解決了邯鄲市東部平原區(qū)渠道引水位通常較低、土地資源短缺且有防淤防盜要求等建設問題,現(xiàn)已通過了河北省市專家聯(lián)合評審,各項指標均符合設計規(guī)范要求,對其他地區(qū)揚水點設計具有較好的借鑒意義。
[1]薛成齋,霍孟雨, 張廷芳,等.館陶縣水利志[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
[2]焦江濤, 趙瑞波, 王敬斌,等. 館陶縣2015年度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地表水灌溉項目實施方案[R].邯鄲:邯鄲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2015.
[3]陳德亮,丘傳忻. 取水輸水建筑物叢書:泵站[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
[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泵站設計規(guī)范(GB50265-2010)[S]. 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1.
(編輯:李慧)
2016-05-10
焦江濤,男,河北邯鄲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工程師.
1006-0081(2016)08-0017-03
P512.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