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款手機iPhone7終于在中國大陸地區(qū)正式發(fā)售,但一個傳聞卻讓眾多果粉感到驚慌——“配套的無線耳機AirPods存在輻射問題,可以破壞人體的大腦血管壁”。不過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按照蘋果公司的相關介紹,AirPods利用藍牙技術,通過低強度電磁波傳輸信號。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公共健康學院的喬伊·莫斯科維茨教授警告說,使用AirPods可能引起腦血管壁的腐蝕,而腦血管壁對于阻擋有毒物質進入大腦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長期使用無線耳機也許會造成不可修復的大腦損傷?!半m然對于使用藍牙設備的長期風險,我們沒法完全知曉,但為什么人們在有更安全的使用方式時,會想要把微波發(fā)射裝置放在自己的大腦邊上?”
中國電信專家項立剛18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藍牙技術已經出現多年,市面上有很多成熟的藍牙耳機產品,用戶既可以用它接打電話,也可以用來聽音樂,藍牙耳機并不是蘋果公司首先發(fā)明的新產品。從技術角度來看,隨著更新換代,藍牙已經成為一種功耗很低、輻射很小的技術,由于采用這種技術的無線藍牙耳機使用時離頭部很近,所以肯定有一定輻射,但沒有一些外國專家說的那么嚴重。
《洛杉磯時報》也援引威斯康星大學輻射醫(yī)學專家約翰·莫爾德教授的觀點說:使用無線耳機并不會增加使用者因為輻射而得癌癥的幾率,因為AirPods所使用的藍牙技術的無線電波頻率與日常使用的手機或Wi-Fi信號接收器并沒有太大區(qū)別?!皟H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AirPods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接收通訊的方式,我們沒有理由去認為它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
項立剛表示,我們日常用手機接聽電話時,是將手機直接貼到耳旁,在通話過程中手機與信號基站聯通,這時手機會接收到功率相對較強的電磁波,也會產生一定輻射,其輻射量可能比低功耗藍牙耳機生成的輻射量還要大。美國“連線”雜志網站稱,即便如此,用于測量手機輻射危害的SAR(電磁波吸收比值)顯示,人體在接聽電話時吸收的輻射量比曬太陽時吸收的還少。而且各國對手機輻射都有嚴格的安全標準。
不過項立剛建議,無論使用有線耳機還是無線藍牙耳機,都要注意使用時間不能太長,以防止傷害聽力。▲
(劉揚 彭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