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俊
?
臨床研究
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
劉傳俊
目的觀察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河南省臺前縣人民醫(yī)院兒科收治住院的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連續(xù)給藥4周。檢測血清白細胞介素6、γ干擾素、白細胞介素10水平;同時檢測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E)水平;觀察兩組療效及治療1個月內感染次數、抗生素使用時間及感染消失時間情況。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0%(38/40),顯著高于對照組77.5%(31/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10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γ干擾素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IgA、IgG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IgE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感染消失時間、感染次數、抗生素使用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采用匹多莫德治療,療效顯著,具有推廣價值
反復呼吸道感染;匹多莫德;療效;兒童
反復呼吸道感染是兒科常見病,是指上下呼吸道感染一年內反復發(fā)作7次以上,患者表現為反復咳嗽、面黃納差、發(fā)熱、咳痰等,嚴重影響兒童的健康[1-2]。臨床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但尚無特效藥物。大量研究報道,免疫功能低下與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有關[2]。若能適當應用免疫調節(jié)劑來提高患兒免疫功能,可對防治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起到一定作用。本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對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療,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河南省臺前縣人民醫(yī)院兒科收治住院的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觀察組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8個月至6歲,平均(2.86±0.53)歲;年發(fā)作次數5~15次,平均(8.25±1.53)次。對照組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9個月至6.5歲,平均(2.92±0.55)歲;年發(fā)作次數6~15次,平均(8.27±1.52)次。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年發(fā)作次數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參照《兒科學》中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標準[3]。
1.3納入標準(1)符合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標準;(2)年齡8個月至7歲;(3)患兒家屬知情同意。
1.4排除標準(1)短期內接受免疫調節(jié)藥物治療者;(2)原發(fā)性免疫缺陷病、中重度營養(yǎng)不良及嚴重器質性疾病者。
1.5治療方法兩組患兒入院后均給予抗感染、退熱、止咳等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意大利多帕藥業(yè)有限公司)治療,劑量0.4 g,每日服用2次,連續(xù)給藥4周。
1.6細胞因子及免疫功能測定患者于治療前后清晨空腹抽取4 mL肘靜脈血,分離血清,采用美國BD公司生產的酶聯免疫試劑盒檢測血清白細胞介素6、γ干擾素、白細胞介素10。同時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檢測包括IgA、IgG、IgE,檢測儀均為日立706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同時觀察兩組治療1個月內感染次數、抗生素使用時間及感染消失時間情況。
1.7療效判定標準(1)顯效:停藥6個月內未見病情復發(fā);(2)有效:病情發(fā)作次數減少,或發(fā)病時癥狀改善;(3)無效:治療后患者呼吸道感染癥狀及體征無變化或病情惡化[3]。
2.1兩組總有效率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aχ2=5.17,P<0.05。
表1結果表明,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治療情況分析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情況分析±s)
注:與對照組比較,at=-8.13,-6.54,-8.02,P<0.05。
表2結果表明,觀察組感染消失時間、感染次數、抗生素使用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細胞因子水平對比見表3。
表3 兩組細胞因子水平對比
注:與對照組比較,at=-17.10,12.65,-6.58,P<0.05;與治療前比較,bt=30.76,-18.13,14.91,13.07,-6.11,10.73,P<0.01。
表3結果表明,治療前兩組白細胞介素6、10、γ干擾素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白細胞介素6、10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γ干擾素水平顯著高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觀察組白細胞介素6、10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γ干擾素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兩組免疫球蛋白水平變化見表4。
表4 兩組免疫球蛋白水平變化±s)
注:與對照組比較,at=16.44,-31.72,8.90,P<0.05;與治療前比較,bt=-36.84,-12.27,34.25,11.59,-12.65,-3.19,P<0.01。
表4結果表明,治療前兩組IgA、IgG、IgE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IgA、IgG水平顯著高于治療前,IgE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觀察組IgA、IgG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IgE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多見于3歲以下幼兒,其發(fā)病機制與多種因素有關,多數學者認為主要與小兒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或功能紊亂有關,使機體成為易感者[4]。因此臨床治療應以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為主。匹多莫德是一種新型免疫調節(jié)劑,在快反應期,可促進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反應,增加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殺傷作用、趨化作用,激活自然殺傷細胞,在免疫反應中期可調節(jié)細胞免疫,促進γ干擾素、白細胞介素2的產生,促進T淋巴細胞母細胞化,使CD4/CD8比例正?;?,在慢反應期可刺激淋巴細胞增殖,調節(jié)體液免疫,從而發(fā)揮其抗細菌、病毒作用,降低感染的復發(fā)[5]。Th1/Th2免疫漂移與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其中Th1(γ干擾素、白細胞介素12)型細胞因子具有抗炎作用,Th2(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10)型細胞因子具有促炎作用,可引發(fā)炎癥級聯反應[6-7]。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E、IgA等是機體體液免疫的重要組成,其中IgA與IgG是反應機體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標,IgE則可刺激肥大細胞及嗜酸性粒細胞脫顆粒,促進組胺等過敏介質的釋放,從而誘導呼吸道炎癥發(fā)生。因此,IgA、IgG、IgE等免疫球蛋白表達水平決定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病情發(fā)展[8-9]。本研究中,觀察組應用匹多莫德口服液后,其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該藥的應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減少病情復發(fā),其原因可能與用藥后患兒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有關;同時治療后,觀察組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10水平顯著降低,γ干擾素顯著升高,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匹多莫德可通過上調Th1型細胞因子低表達,同時下調Th2型細胞因子高表達,從而糾正機體Th1/Th2漂移;另外治療后,觀察組血清IgE水平顯著降低,IgA、IgG水平顯著升高,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匹多莫德可糾正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所致的體液免疫失衡,與文獻報道一致[10]。此外,研究還發(fā)現,觀察組感染消失時間、感染次數、抗生素使用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說明匹多莫德可促進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患者癥狀的改善,減少抗生素的應用,降低感染反復發(fā)作次數。綜上所述,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采用匹多莫德治療,療效顯著,可顯著改善免疫功能,具有推廣價值。
[1]盧曉芳,馮尚克,郭瑜修,等.匹多莫德聯合玉屏風顆粒防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療效觀察[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0(4):604-605.
[2]劉薇薇,陳慧,任明,等.不同治療方案對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成本-效果分析[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4,30(2):134-136.
[3]王慕逖.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7:244-248.
[4]閔兆晗,徐衛(wèi)東.玉屏風顆粒聯合匹多莫德加葡萄糖酸鋅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56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3,5(3):233-235.
[5]羅曉帆.匹多莫德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10):1615-1616.
[6]周靜冬.虞堅爾教授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臨床經驗[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30(6):583-584.
[7]王孝欽.培土生金方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3):216-218.
[8]馬慧娟.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5):951-952.
[9]王桂玲,李明吾,龔海榮,等.中藥外用治療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60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2,4(6):527-529.
[10]陳宣名,汪受傳.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機認識與治療[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0,2(2):160-162.
(本文編輯:劉穎)
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 on Pidotimod solu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
LIUChuanjun.
PediatricDepartment,People'sHospitalofTaiqianCounty,Puyang45760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idotimod solu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MethodsTotally 80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 treated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est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the conventional therapy. The test group was also given Pidotimod solut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was observed.ResultsThe curative effect of test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 of IL-6 and IL-10 in test group was much lower, while the level of IFN-γ of test group was much higher(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 of IgE of test group was much lower, while the level of IgA and IgG of test group was much higher(P<0.05).The time for infection to disappear, the infection frequency and the duration of antibiotic use were much shorter in the test group(P<0.05).ConclusionPidotimod solution has an obvious effect on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Pidotimod;Curative effect;Children
457600 河南 濮陽,河南省臺前縣人民醫(yī)院兒科
劉傳俊(1973-),男,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小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診治,E-mail:838459390@qq.com
10.3969/j.issn.1674-3865.2016.04.016
R725.6
A
1674-3865(2016)04-0420-03
2016-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