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勇,張 琪,袁榮斌,林貴兵,徐艷琴
(1.江西中醫(yī)藥大學,江西 南昌 330004; 2.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江西 上饒 334500)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藥用植物資源調(diào)查
劉 勇1,張 琪1,袁榮斌2,林貴兵1,徐艷琴1
(1.江西中醫(yī)藥大學,江西 南昌 330004; 2.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江西 上饒 334500)
采用野外線路調(diào)查與民間訪問調(diào)查相結(jié)合的方法,以及標本采集、鑒定、實物拍攝等方式,對江西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藥用植物進行調(diào)查研究。結(jié)果表明:保護區(qū)藥用植物資源豐富,共計有藥用維管植物219科748屬1436種,其中蕨類植物40科75屬160種;裸子植物6科14屬20種;被子植物173科659屬1256種;珍稀瀕危保護植物98種。并發(fā)現(xiàn)江西地理新分布藥用植物3種。
藥用植物;新記錄;自然保護區(qū);江西武夷山
藥用植物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保護區(qū)是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重要天然庇護場所,更是各種珍稀瀕危藥用植物資源的主要保護地。近年來,“人類保健需要傳統(tǒng)醫(yī)藥”的觀念逐漸被社會所接受,利用植物資源開發(fā)研制的醫(yī)療保健產(chǎn)品備受大眾青睞;隨著全社會對天然藥用植物及其保健產(chǎn)品的重視,藥用植物已成為我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及大眾醫(yī)療保健的戰(zhàn)略性資源[1]。因此,開展藥用植物資源調(diào)查,尤其是保護區(qū)內(nèi)野生藥用植物調(diào)查,是尋找藥用植物新資源并研發(fā)天然新藥物的重要途徑。江西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是我國具有國際保護意義的A級保護區(qū),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自1981年建立自然保護區(qū)以來,雖已陸續(xù)開展了各種自然資源的本底調(diào)查,但針對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的調(diào)查很少,本文報道了筆者多年來深入保護區(qū)開展藥用植物調(diào)查的結(jié)果。
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成立于1981年3月,總面積16007 hm2,其中核心區(qū)4835 hm2,緩沖區(qū)2021 hm2,實驗區(qū)9151 hm2。地理坐標為27°48′11″—28°00′35″N、117°39′30″—117°55′47″E。保護區(qū)地處我國東南部最高峰黃崗山的西北坡,是江西省極為罕見的原始狀態(tài)森林的主要分布區(qū)域。保護區(qū)范圍大多位于海拔1000 m以上,最高峰黃崗山海拔2157.7 m,最低海拔350 m,相對高差1800 m以上;年均氣溫14.2 ℃,年均降水量2583 mm;主要土壤類型有山地黃紅壤、山地黃壤、山地暗黃棕壤和山地草甸4大類;地帶性植被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境內(nèi)植被的垂直分布非常顯著,有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山頂苔蘚矮林和山頂灌叢草甸6類天然植被。保護區(qū)內(nèi)有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植被茂盛,藥用植物資源豐富,是我國東南部地區(qū)極為重要的野生藥用植物種質(zhì)基因庫。研究表明,江西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分布有蕨類植物41科93屬248種,裸子植物6科19屬27種,雙子葉植物153科672屬1868種,單子葉植物24科185屬410種[2]。
采用線路調(diào)查和訪問調(diào)查相結(jié)合的方法,通過對保護區(qū)內(nèi)葉家廠、篁碧、車盤、篁村4個保護管理站管轄區(qū)內(nèi)的藥用植物資源進行考察和研究,并通過拍攝照片、采集標本、記錄藥用植物的生境、習性、藥用習慣、用途、保護及利用現(xiàn)狀等方式,獲取保護區(qū)內(nèi)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的相關(guān)信息資料。
3.1 藥用植物種類與組成
經(jīng)調(diào)查及鑒定,江西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分布有藥用維管植物1436種(表1),占全國藥用維管植物種類總數(shù)(10500種)的13.68%[3-4],藥用植物科數(shù)占全國藥用維管植物總科數(shù)(272科)的82.35%,顯示該區(qū)豐富的藥用植物種質(zhì)資源。
保護區(qū)內(nèi)藥用維管植物各科的種數(shù)相差較大,最大的科有藥用種類達105種,最少僅含1種。其中含20種以上藥用植物的優(yōu)勢科有菊科(105種)、薔薇科(89種)、豆科(75種)、唇形科(64種)、百合科(51種)、蘭科(49種)、傘形科(37種)、禾本科(36種)、茜草科(34種)、玄參科(31種)、蓼科(27種)、大戟科(27種)、毛茛科(26種)、水龍骨科(24種)等14科;藥用種類較集中的大屬(10種以上)有蓼屬(23種)、懸鉤子屬(18種)、冬青屬(16種)、獼猴桃屬(15種)、珍珠菜屬(13種)、堇菜屬(12種)、卷柏屬(12種)、紫珠屬(11種)、蒿屬(14種)、鐵線蓮屬(11種)、菝葜屬(10種)、薔薇屬(10種)等12屬。
表1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藥用 維管植物分類群組成
3.2 常用中藥植物
常用中藥植物是指收載于《中國藥典》的藥用植物種類,有藥材收購利用和商品藥材流通,具有較高藥用價值的植物種類[5]。調(diào)查表明,保護區(qū)共有《中國藥典》收載的藥用植物209種,占江西全省《中國藥典》收載種類(281種)的74.38%[6-7];其中重要藥用蕨類有:廬山石韋(Pyrrosiasheareri)、石韋(P.lingua)、槲蕨(Drynariaroosii)、石松(Lycopodiumjaponicum)、紫萁(Osmundajaponica)、海金沙(Lygodiumjaponicum)等;祼子植物有:榧樹(Torreyagrandis)、馬尾松(Pinusmassoniana)、側(cè)柏(Platycladusorientalis)等;被子植物198種,其中重要種類有:凹葉厚樸(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 Wils.ssp.biloba)、草珊瑚(Sarcandraglabra)、七葉一枝花(ParispolyphyllaSmith var.chinensis)、箭葉淫羊藿(Epimediumsagittatum)、野木瓜(Stauntoniachinensis)、小木通(Clematisarmandii)、威靈仙(Clematischinensis)、伏生紫堇(Corydalisdecumbens)、銳尖山香園(Turpiniaarguta)、吳茱萸(Evodiarutaecarpa)、忍冬(Lonicerajaponica)、石菖蒲(Acorustatarinowii)、一把傘南星(Arisaemaerubescens)、天南星(A.heterophyllum)、多花黃精(Polygonatumcyrtonema)、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鐵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等種類[5]。
3.3 珍稀瀕危藥用植物
調(diào)查表明,江西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共有珍稀瀕危及受保護野生藥用植物98種;其中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藥用植物14種,包括Ⅰ級重點保護野生藥用植物:紅豆杉(Taxuschinensis)、南方紅豆杉(Taxusmairei)、伯樂樹(Bretschneiderasinensis)等3種,Ⅱ級重點保護野生藥用植物:榧樹、福建柏(Fokieniahodginsii)、連香樹(Cercidiphyllumjaponicum)、鵝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厚樸(Magnoliaofficinalis)、凹葉厚樸、花櫚木(Ormosiahenryi)、香果樹(Emmenopteryshenryi)、喜樹(Camptothecaacuminata)、金蕎麥(Fagopyrumdibotrys)、野大豆(Glycinesoja)等11種[8];江西省重點保護或稀有野生藥用植物:青錢柳(Cyclocaryapaliurus)、領(lǐng)春木(Eupteleapleispermun)、貓兒屎(Decaisneafargesii)、藍果樹(Nyssasinensis)、竹節(jié)人參(Panaxpseudo-ginsengWall.var.japonicus)、延齡草(Trilliumtschonoskii)等47種[9-10];《中國植物紅皮書》收錄的保護物種有:獨花蘭(Changnieniaamoena)、八角蓮(Dysosmaversipellis)、短萼黃連(CoptischinensisFranch.var.brevisepala)[11];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mào)易公約》附錄的蘭科藥用植物有:無柱蘭(Amitostigmagracile)、天麻(Gastrodiaelata)、獨蒜蘭(Pleionebulbocodioides)、鐵皮石斛、細莖石斛(Dendrobiummoniliforme)、花葉開唇蘭(Anoectochilusroxburghii)、細葉石仙桃(Pholidotacantonensis)、見血青(Liparisnervosa)、鉤距蝦脊蘭(C.graciliflora)、廣東石豆蘭(Bulbophyllumkwangtungense)、蝦脊蘭(Calanthediscolor)、斑葉蘭(Goodyeraschlechtendaliana)、綬草(Spiranthessinensis)、白及(Bletillastriata)、橙黃玉鳳花(Habenariarhodocheila)、鵝毛玉鳳花(Habenariadentata)、多花蘭(Cymbidiumfloribundum)、春蘭(C.goeringii)、蕙蘭(C.faberi)、杜鵑蘭(Cremastraappendiculata)等34種[12]。
3.4 特色藥用植物資源
野生藥用植物的自然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特色藥用植物資源是指分布于特定地理空間范圍內(nèi)、具有明顯地域特色和獨特傳統(tǒng)用藥經(jīng)驗的民間中草藥[13];江西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因其獨特的地理自然條件,分布著許多特色藥用植物資源,與省內(nèi)其他保護區(qū)相比較,這些種類在此區(qū)域內(nèi)分布較廣泛,藥用資源較豐富,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以下是保護區(qū)內(nèi)10種常見特色藥用植物。
3.4.1 廬山石韋(Pyrrosiasheareri(Baker)Ching) 水龍骨科,附生草本,在保護區(qū)海拔850~1000 m的山地溝谷、林下石壁上或樹上較常見?!吨袊幍洹肥蛰d,葉入藥,具有利尿通淋、清肺止咳、涼血止血等功效。商品藥材稱“大葉石韋”,因其有效成分綠原酸含量較高,臨床療效好,成為我國石韋藥材中的佳品。
3.4.2 威靈仙(ClematischinensisOsbeck) 毛茛科,藤本。在保護區(qū)海拔500~950 m的山地林緣或路邊灌叢中較常見?!吨袊幍洹肥蛰d,根和根莖入藥,具有祛風濕,通經(jīng)絡等功效;威靈仙既是常用中藥,也是民間重要中草藥資源植物,民間應用時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均可入藥。
3.4.3 伏生紫堇(Corydalisdecumbens(Thunb.)Pers.) 罌粟科,草本。在保護區(qū)海拔400~950 m的林緣、溪邊、路旁草叢中較常見?!吨袊幍洹肥蛰d,塊莖入藥,藥材名“夏天無”,具有活血止痛、舒筋活絡、祛風除濕等功效,主要作為中成藥原料利用,臨床應用較少,是江西著名的新興道地藥材品種。
3.4.4 白接骨(Asystasiellaneesiana(Wall.) Lindau) 爵床科,草本。在保護區(qū)海拔600~980 m的溝谷、林下、林緣較常見?!吨腥A本草》[14]收載,根莖入藥,藥材名“橡皮草”或“接骨草”,具有化瘀止血、續(xù)筋接骨、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等功效;著名民間中草藥,止血、接骨療效佳。
3.4.5 箭葉淫羊藿(Epimediumsagittatum(Sieb.et Zucc.) Maxim.) 小檗科,草本。在保護區(qū)海拔600~1000 m的山地溝谷、林下、林緣或路邊灌叢中較常見。《中國藥典》收載,葉入藥,具有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等功效;箭葉淫羊藿既是著名壯陽藥植物,亦是民間常用中草藥植物資源。
3.4.6 中華沙參(AdenophorasinensisA.DC) 桔???,草本。在保護區(qū)海拔800~970 m的溝谷、溪邊較常見。《中華本草》收載,根入藥,具有清熱養(yǎng)陰、祛痰止咳等功效。稀有藥用植物資源,在江西其他自然保護區(qū)分布極少,目前有關(guān)此種藥用資源的現(xiàn)代研究報道很少,有待研究開發(fā)利用。
3.4.7 食用土當歸(AraliacordataThunb.) 五加科,粗壯草本。在保護區(qū)海拔1000 m以上的林緣、溝谷、路旁較常見?!吨腥A本草》收載,根狀莖入藥,藥材名“九眼獨活”,具有祛風燥濕、活血止痛、消腫等功效,著名民間中草藥植物資源。
3.4.8 一把傘南星(Arisaemaerubescens(Wall.) Schott) 天南星科,草本。在保護區(qū)分布廣泛,林下、林緣、溝邊或路邊灌叢中較常見?!吨袊幍洹肥蛰d,塊莖入藥,藥材名“天南星”,具有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
3.4.9 長梗黃精(PolygonatumfilipesMerr.) 百合科,草本。在保護區(qū)海拔600 m以上的山地溝谷、林下、林緣或路旁廣泛分布;野生資源極為豐富?!吨腥A本草》收載,根狀莖入藥,具有養(yǎng)陰潤肺、補氣、健脾、益腎等功效,有待研究開發(fā)利用。
3.4.10 七葉一枝花(ParispolyphyllaSmith var.chinensis(Franch.) Hara) 百合科,草本。在保護區(qū)海拔800 m以上的溝谷、溪邊、林下或路旁灌叢中較常見?!吨袊幍洹肥蛰d,根莖入藥,藥材名“重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等功效。七葉一枝花現(xiàn)為我國珍稀名貴藥材資源,也是江西民間著名中草藥植物,應用廣泛,省內(nèi)其他地區(qū)野生資源破壞較嚴重,但在本保護區(qū)內(nèi)野生種群較多,有時在林下可見成片分布。
3.5 江西新分布藥用植物資源
在野生藥用植物調(diào)查過程中,通過拍攝照片、采集藥用植物標本,鑒定了3種保護區(qū)藥用植物地理新分布,這3種被子植物同時也是江西植物地理分布新記錄種,以往國內(nèi)外文獻未記載江西分布。
3.5.1 蜂窠馬兜鈴(馬兜鈴科)AristolochiafoveolataMerr.中國植物志24:229.1988;A.kaoi T.S.Liu et M.J.Lai in Fl.Taiwan 2:573.1976;Fl.of China 5:266.2003。
江西:江西省上饒市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分布于海拔1150 m以上的山地林緣、路旁(圖1)。標本采集人劉勇、張琪,采集時間2013年10月7日,采集號:JW1310056。標本存于江西中醫(yī)藥大學藥用植物標本館。
分布:臺灣、福建、廣東、廣西[15-16]。江西省為首次記錄。
3.5.2 肉色土圞兒(豆科)Apioscarnea(Wall.) Benth.ex Baker in Hook.f.,F(xiàn)l.Brit.Ind.2:188.1876;中國高等植物圖鑒2:494,圖2718.1972;Fl.of China 10:204.2010。
江西:江西省上饒市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分布于海拔1050 m左右的溝谷雜木林下(圖2)。標本采集人劉勇、張琪,采集時間2014年8月2日,采集號:JW1408033。標本存于江西中醫(yī)藥大學藥用植物館。
分布:西藏、云南、四川、貴州、廣西、福建、湖南[17-19]。江西省為首次記錄。
3.5.3 湘南星(天南星科)ArisaemahunanenseHand.-Mazt.,Symb.Sin.7:1365.1936;Fl.of China 23:50.2010。
江西:江西省上饒市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分布于800 m左右的林緣、林下陰濕處(圖3)。標本采集人劉勇,采集時間2013年4月6日,采集號:JW1304006。標本存于江西中醫(yī)藥大學藥用植物館。
分布:重慶、廣東、湖北、湖南、四川、浙江、貴州[20-22]。江西省為首次記錄。
圖2 肉色土圞兒圖3 湘南星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因其自然環(huán)境獨特,山勢險峻,海拔落差大,地貌類型多樣,并保存有完好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場所。雖然前人對該區(qū)內(nèi)的藥用植物資源進行過調(diào)查,但還不夠全面和深入,多年來,筆者通過深入保護區(qū)各地調(diào)查、訪問,結(jié)果表明保護區(qū)內(nèi)野生藥用植物資源豐富,常用中藥植物、特色藥用植物及珍稀瀕危藥用植物種類繁多。有些常用中藥植物分布較為廣泛,藥材資源蘊藏量較大,如一把傘南星、石韋、廬山石韋、石菖蒲等,在科學保護野生資源基礎上,合理利用現(xiàn)有資源;對保護區(qū)分布較多的特色藥用植物如中華沙參、長梗黃精等,在加強保護管理的同時,有必要對其藥效物質(zhì)、藥理活性作深入研究,以便藥用資源更好造福人類。調(diào)查中也發(fā)現(xiàn)有些珍貴藥材已處于極為瀕危狀態(tài),野生資源量極少,如短萼黃連、花葉開唇蘭、鐵皮石斛、廣東石豆蘭在野外已很難見到,應切實加強此類藥用植物資源的保護與管理。
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是保護生物多樣性及其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修復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和限制有限自然資源濫用的最有效途徑,每一種藥用植物對其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都有特定的要求,保護好藥用植物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就保護了藥用植物的物種多樣性。隨著我國中醫(yī)藥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以藥用植物來源為主體的中藥材需求出現(xiàn)了快速增長的勢頭。因此,科學保護好野生藥用資源,合理采收利用現(xiàn)有藥材資源,加強藥用新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研究,是實現(xiàn)藥用植物資源可持續(xù)利用,保障中醫(yī)藥事業(yè)良性發(fā)展的重要舉措。
由于長期以來的濫采亂挖、野生資源過度利用、生境破壞等原因,野生藥用植物資源漸趨減少。因此,為緩解野生藥用資源、尤其是珍稀瀕危與名貴野生藥材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可在保護區(qū)周邊居民區(qū)或?qū)嶒瀰^(qū)采取生產(chǎn)性保護措施,開展特色與珍稀名貴藥材資源的人工引種栽培,或采用野生撫育措施,擴大藥源,以滿足保護區(qū)周邊群眾的用藥需要,實現(xiàn)野生藥用植物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發(fā)展。江西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自建立以來,科學管理,嚴格保護,大量珍稀名貴及特色藥用植物資源保護良好,成為我國東南部山地藥用植物資源的重要保護地。
[1]袁昌齊.天然藥物資源開發(fā)利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0.
[2]劉信中,方福生.江西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科學考察集[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1.
[3]中國藥材公司.中國中藥資源志要[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4]陳擁軍,季夢成,鄒菊花,等.江西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藥用蕨類植物研究[J].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3,52(3):236-239.
[5]劉勇,葛菲,林昌勇,等.江西銅鈸山自然保護區(qū)藥用植物資源研究[J].江西科學,2012,30(4):459-462.
[6]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
[7]劉仁林,張志翔,廖為民.江西種子植物名錄[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0.
[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J].植物雜志,1999(5):4-11.
[9]江西省林業(yè)廳.江西省重點保護植物名錄(第1批)[Z].南昌,1994.
[10]江西省林業(yè)廳.江西省重點保護植物名錄(第2批)[Z].南昌,2005.
[11]傅立國.中國植物紅皮書:第1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1.
[12]國家環(huán)境保護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第1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
[13]劉勇,林貴兵,徐艷琴,等.江西三十把自然保護區(qū)藥用植物資源研究[J].江西科學,2013,31(1):60-62.
[14]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98.
[15]黃淑美.馬兜鈴屬[M].∥邱華興,林有潤.中國植物志:第24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229.
[16]Wu,Z.Y.,P.H.Raven,D.Y.Hong,et al.Flora of China:Vol.5[M].Beijing:Science Press,and St.Louis: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2003:26.
[17]李樹剛,張本能.土圞兒屬[M].∥李樹剛.中國植物志:第41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202.
[18]Wu,Z.Y.,P.H.Raven,D.Y.Hong,et al.Flora of China:Vol.10[M].Beijing:Science Press,and St.Louis: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2010:204.
[19]傅立國,陳潭清,郞楷永,等.中國高等植物:第7卷[M].青島:青島出版社,2001.
[20]李恒.天南星科[M].∥吳征鎰,李恒.中國植物志:第13卷,第2分冊.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162.
[21]Wu,Z.Y.,P.H.Raven,D.Y.Hong,et al.Flora of China:Vol.23[M].Beijing:Science Press,and St.Louis: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2010:50.
[22]傅立國,陳潭清,郞楷永,等.中國高等植物:第12卷[M].青島:青島出版社,2009.
Study of Medicinal Plants Resources in Jiangxi Wuyi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LIU Yong1,Zhang Qi1,YUAN Rong-bin2,LIN Gui-bing1,XU Yan-qin1
(1.Jiangx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anchang330004,Jiangxi,China;2.JiangxiWuyiMountainNationalNatureReserveManagementBureau,Shangrao334500,Jiangxi,China)
Based on rout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survey,combined with sample collecting,identification and taking picture in Jiangxi Wuyi Mountain Nature Reserve,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medicinal vascular plants are abundant,there were 1436 species in 748 genera of 219 families.Among them there were about 40 families,75 genera,160 species in Pteridophyta;6 families,14 genera,20 species in Gymnosperm;173 families,659 genera,1256 species in angiospermae;98 species of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3 species new record species of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medicinal plants in Jiangxi Province have been found out.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new record;nature reserve;Jiangxi Wuyi Mountain
2015-04-03;
2015-05-0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基于“居群”概念的淫羊藿屬疑難類群分類學研究及DELTA描述,31360036)
劉勇(1962—),男,江西萬載人,江西中醫(y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碩士生導師,從事中藥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研究。E-mail:1647192899@qq.com。
10.13428/j.cnki.fjlk.2016.01.029
S759.82;Q949.95
A
1002-7351(2016)01-01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