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鄒春蕾(國際注冊營養(yǎng)師、亞洲營養(yǎng)協會兒童營養(yǎng)中心理事) 編輯┃柳佳
?
大廚寶寶進階記
文┃鄒春蕾(國際注冊營養(yǎng)師、亞洲營養(yǎng)協會兒童營養(yǎng)中心理事) 編輯┃柳佳
廚房,也是寶寶探索活動的重要陣地。讓寶寶和大人一起做飯,利用寶寶對食物最天然的本能來激發(fā)其學習樂趣,簡單易行,何樂而不為?
對寶寶來說,制作食物、學習技能,這些小游戲的過程遠比只吃現成的有吸引力得多。在制作食物的時候,寶寶更喜歡參與進來。如果給他們機會,允許他們拿著食物攪拌棒攪拌幾下,或者指導寶寶拿一種食物配料在旁邊隨時添加,或者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干脆抱著寶寶站在鍋邊,拿著鏟子有模有樣地翻炒幾下。吃的時候寶寶就會因為是“我”做的,或者“我”參與的,而多吃一碗,挑食、厭食的情況也會大大減少。其實,即使食物并不一定要非常豐富,但帶著這樣正能量的食物,對寶寶的成長來說大有裨益。而寶寶通過參與制作食物能夠學習到的東西很多,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
五感訓練:色、香、味、觸、思,都要體驗和了解
對于小寶寶來說,進廚房,在父母的引導下學會觀察是一步。需要家長向寶寶介紹食物的味道(五味)、性質(食性)、顏色(色)、觸摸的感覺(觸)、聞起來的味道(香)與吃完以后身體的感覺與想法(思考,各種情緒的表達、溝通)等。比如,可以把廚房當成一個小小的實驗基地。如果寶寶1歲以上,可以讓寶寶看到鹽溶化到水里,嘗嘗鹽水的滋味。可以讓寶寶聞聞醋,告訴他醋是酸的??梢宰寣殞毭煌|地的蔬菜,看看不同顏色和形狀的蔬菜。比如,圓圓的西紅柿,長長的黃瓜。這些都能極大豐富寶寶的感官,對寶寶大腦產生有益的刺激,可以激發(fā)寶寶的感知能力和記憶能力。媽媽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階段引導寶寶時要不厭其煩,無論是語言還是行為模仿,反復多次,寶寶肯定會記住,這種練習可以提升寶寶的記憶能力。
媽媽分享
廚房里的好玩具!廚房里的蔬菜水果都是寶寶的新玩具。一個大柚子、大西瓜,寶寶都能玩好半天。聞聞、摸摸、滾滾,有的還要舔舔。不過,我不讓他單獨玩太小的蔬菜,比如毛豆、黃豆、綠豆等,擔心一不留神,他塞進嘴巴里,卡到就不好了。
發(fā)展認知能力、手眼協調能力、精細動作等
寶寶1歲半,能聽懂話,并在慢慢學說話時,家長可以準備幾種不同的食材教寶寶分辨,同時通過幫助家長烹調來提高寶寶的動手能力和語言學習能力。比如,可以讓寶寶幫媽媽拿某一種指定食材來分辨食物的類別和性質。媽媽可以說:“寶寶,幫媽媽拿一個紅紅的西紅柿?!薄皩殞?,幫媽媽拿一個土豆?!边€可以讓寶寶幫媽媽剝蓮子、剝花生。
需要注意的是,給寶寶做食物的時候要跟寶寶進行有效的互動溝通,一定要在寶寶聽懂并執(zhí)行大人的指令的基礎上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指導。比如:家長發(fā)出指令“給媽媽拿綠色的青菜”,只有寶寶能夠準確清晰地為媽媽拿來對應食物的時候(這個時候一定要表揚),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引導。讓寶寶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也一樣,不要以為寶寶還小,聽不懂,就懶得這樣做。
在廚房里,和寶寶一起做蛋糕或者涼拌菜,還可以引導寶寶學習并使用計量工具等,比如請寶寶幫媽媽舀一勺糖或者兩勺鹽。還可以通過食物強化寶寶對數量和順序的認知。比如:教寶寶按從0到10的順序數豆子,告訴寶寶 0就是沒有了的意思。
媽媽分享
真是好幫手!
我家豆豆會聽話就經常幫我拿西紅柿、黃瓜什么的?,F在3歲了,有時候在廚房鬧騰,給她一瓣大蒜,她能剝上好半天。剝大蒜的時候,又仔細又認真,特別專注,有“工作”就是不一樣!有媽媽問,寶寶剝大蒜不怕辣手嗎?我觀察發(fā)現,寶寶剝大蒜特別仔細,小手特別靈活,幾乎不會剝破大蒜,大蒜瓣很薄的皮衣也能很小心仔細地剝下來,那工作過程簡直像在做工藝品。因此,不會出現辣手辣眼睛的情況,粗獷型的寶寶不建議模仿喲。
思維創(chuàng)造性訓練
一開始可以在制作面食的時候給寶寶一塊兒軟面團讓他揉,同時,鼓勵寶寶用面團和其他食材設計并做出各種造型,如麥穗、小貓、小豬、小刺猬等??梢栽诤姹簳r,讓寶寶自己動手,選擇不同的餅干模具,制作不同形狀的餅干和蛋糕。還可以跟寶寶一起捏飯團,做不同的創(chuàng)意飯團,如小蜜蜂、小熊貓等。還可以和寶寶一起做蔬菜拼盤,選擇不同的盤子和蔬菜形狀進行創(chuàng)意蔬菜畫的拼放,然后澆上漂亮的番茄汁或者沙拉醬。四五歲的寶寶還可以跟媽媽一起裝飾餐桌,選擇餐具,對菜肴色彩、食物搭配以及造型進行整體的協調和裝飾。
媽媽分享
美食美器,我們都喜歡
經常跟寶寶一起做美食,看美食照片,購買美食美器,我也會征詢寶寶的意見。一次,在淘寶上購買漂亮的冰激凌杯,在容易摔的玻璃杯和不易摔的亞克杯之間難以抉擇。寶寶走過來,看了一眼說:“媽媽,玻璃杯透亮,放冰激凌好看!”
廚房里的注意事項
● 安全第一:對于食物的制作,有些是可以和寶寶一起來分享的,例如:擇菜、洗菜、準備食材和調料等,而家長控制不了的廚房是堅決不許寶寶進入的,例如:有明火、熱油、刀具、烤箱、插座、電器、易夾手的抽屜等危險的環(huán)境。
● 正確使用工具并做好示范:在廚房使用工具或者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以正確的方法和姿勢進行,給寶寶做好示范。保證安全的另外一個含義就是正確使用工具,建立正確的行為規(guī)范、規(guī)則。別以為寶寶還不會講話,不能清楚表達自己想法就自認為寶寶什么都不懂,父母是寶寶最重要的模本,哪怕是你走路的樣子,他都會去學!
營養(yǎng)、美食傳統等全方位的知識聯系能力訓練
可以幫3~5歲的寶寶去了解更多的營養(yǎng)知識。最基礎的就是今天吃什么,吃這種食物的好處,比如可以告訴寶寶西紅柿和綠葉蔬菜維生素C多,可以讓皮膚變白、變漂亮,多吃蔬菜可以少生病,每周吃一次豬肝可以眼睛好,不貧血、不頭暈,夏天喝綠豆湯、百合湯可以不流鼻血等日常生活常識。外出游玩時,可以講解遇見的各種食物的淵源,還可以多給孩子講一些關于食物的故事,比如不同季節(jié)生長不同的植物、吃不同的食物,不同的節(jié)日有不同的傳說和不同的美食傳統,等等。這樣,寶寶就知道冬天是吃橘子的季節(jié),但是不能多吃。他就會吃幾瓣就不吃了,因為他知道橘子吃多了會上火、咳嗽。
再大一點兒的寶寶,自己就會發(fā)問一些涉及歷史、文化、宗教、自然、社會等方面的問題,同時還能根據自己閱讀過的書籍、看過的電影等,尋找新的答案。這個階段,家長不用扮演百科全書的角色,可以坦然承認自己不知道,然后跟寶寶一起探索答案。
在制作食物的時候,可以經常給寶寶一些選擇性問題,比如,“你只能選一個的話是哪一個呢?”如果媽媽每天都會這么問,寶寶也會主動告訴大人明天想吃什么、為什么這么吃。人一生都要面對取舍和抉擇,從嬰幼兒期就開始鍛煉寶寶選擇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很重要。
媽媽分享
吃蔬菜會長漂亮
有位媽媽是這樣描述的:我家閨女臭美!我告訴她吃了蔬菜會變白、變漂亮!每次我做了蔬菜,女兒都很積極地捧場!然后一邊吃一邊問:“媽媽,吃了這個菜會變白,變漂亮嗎?”得到肯定答案后就說:“媽媽我還吃,再給我吃點。媽媽你也吃?!?/p>
社會規(guī)則的訓練、情商訓練
無論男孩還是女孩,所有的寶寶都喜歡玩過家家的游戲。當寶寶投入到自身扮演的角色,實際也是把生活中模仿家長做飯、請客等生活場景復現和言談強化的過程。在廚房里,還可以跟寶寶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戲,讓寶寶體驗一下廚師、媽媽、老師等角色,讓寶寶對不同的角色有一定的感知,增進寶寶對不同角色的認同。其實,寶寶和其他小朋友或家庭其他成員一起烹調的過程,不僅涉及生活技能,還是對協作關系、說話方式、思考問題的角度、處理事情的方式、社交、禮儀、邏輯思維、對事情統籌規(guī)劃、社會規(guī)則的學習等技能的訓練過程。通過對吃的學習,在廚房里讓寶寶一點一滴地懂得尊敬、熱愛、信賴父母,進而建立強烈的家庭觀念和親情觀念,這可是日后寶寶把握人生的關鍵——熱愛家庭的人才會熱愛生活,才能被稱為幸福的人。
媽媽分享
爭當廚房小老師
4歲的丁丁常跟一幫小朋友輪流扮演老師教小朋友做餅干、做飯團、做壽司卷……玩得可嗨了,都搶著當老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