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改平(河南省宜陽縣農業(yè)技術推廣站,河南 宜陽 471600)
宜陽縣高產小麥品種展示試驗總結
張改平
(河南省宜陽縣農業(yè)技術推廣站,河南 宜陽 471600)
為篩選出適合宜陽縣大面積推廣種植的優(yōu)質、高產小麥品種,特安排此次試驗。
洛麥23、眾麥1號、華育198、平安3號、漯麥18、百農207、鄭農17、平安9號、鄭麥583、豫麥41;豫麥49-198為對照品種。
采用隨機排列,不設重復,小區(qū)面積為667平方米,小區(qū)間隔40厘米,四周設保護區(qū)。
設在宜陽縣柳泉鎮(zhèn)花莊村,交通方便,褐土土質,肥力中上等。
田間管理實行統(tǒng)一播種期,統(tǒng)一田間管理,統(tǒng)一防治病蟲害,根據(jù)各品種成熟早晚,分批收獲計產。播前深翻1次,底肥施用農家肥2000公斤/667平方米,小麥配方肥50公斤/667平方米,結合整地施入土壤中。本次試驗于2014年10月15日播種;2014年12月5日中耕除草;2015 年2月25日澆水一次;2015年4月27日實施一噴三防,收獲期是2015年6月5日。
表1 田間測產及室內考種表
洛麥23,半冬性,中晚熟;分蘗力中等,成穗率較高;株高76厘米左右,株型稍松散,穗紡錘形,后期有早衰現(xiàn)象,高感葉銹病。眾麥1號,半冬性,中晚熟品種;分蘗力強,抗寒性好,成穗率一般,株形緊湊,株高75厘米,抗倒性好,穗長方型,高感葉銹病,中感赤霉病。
華育198,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種;分蘗力一般,成穗率高,株型緊湊,株高78厘米,穗紡錘型,成熟落黃好。輕感赤霉病。平安3號,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種;分蘗力強,株型略松散,株高83厘米,穗紡錘型,重感葉銹病。漯麥18,弱春性,中穗型中晚熟品種;分蘗力弱,成穗率高,株高平均75厘米,株型稍松散,落黃好,穗紡錘型,抗病性強。百農207,半冬性,中晚熟品種;分蘗力較強,分蘗成穗率中等,株高76厘米,株型松緊適中,輕感赤霉病。鄭農17,弱春性;幼苗半直立,分蘗力中等,株高80厘米,株型較緊湊,穗紡錘型,輕感赤霉病。
平安9號,半冬性,中晚熟品種;分蘗力較強,成穗率中等,株高76厘米,株型稍松散,穗紡錘形,高感葉銹病。鄭麥583,半冬性,中晚熟品種;分蘗力較強,株型偏緊湊,株高79厘米,穗偏大、落黃好,高感葉銹病。豫麥41,半冬性,株型緊湊,株高85厘米左右;早熟品種,耐旱,不抗倒春寒,中感葉銹病。豫麥49-198,半冬性品種,分蘗成穗率高,株型緊湊,株高75厘米,穗層整齊,高感葉銹病。
漯麥18、華育198、平安9號、平安3號表現(xiàn)突出,可以推廣。眾麥1號、豫麥41、洛麥23表現(xiàn)較好,可在宜陽縣種植。鄭麥583、百農207、鄭農17產量較低,不適合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