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英,張子龍,魏鑠蘊,孫紅兵,2,楊 鑫,2,駱繼懷,2(.甘肅政法學院 甘肅省證據(jù)科學技術研究與應用重點實驗室,甘肅 蘭州 730070;2.蘭州市公安局 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甘肅 蘭州 730030)
·研究簡報·
甘肅裕固族人群21個STR基因座的遺傳多態(tài)性
馬麗英1,張子龍1,魏鑠蘊1,孫紅兵1,2,楊鑫1,2,駱繼懷1,2
(1.甘肅政法學院 甘肅省證據(jù)科學技術研究與應用重點實驗室,甘肅 蘭州 730070;2.蘭州市公安局 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甘肅 蘭州 730030)
法醫(yī)遺傳學;多態(tài)現(xiàn)象,遺傳;短串聯(lián)重復序列;甘肅;裕固族
短串聯(lián)重復序列(STR)在人類基因組中分布廣泛、多態(tài)性高、可復合擴增,已被廣泛應用于親權鑒定、個人識別以及種族識別。由于同一STR遺傳標記在不同人群中的多態(tài)性分布存在差異,因此,應用于法醫(yī)學鑒定前,必須通過群體調查獲得該群體的基本遺傳學參數(shù)[1]。本研究對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裕固族無關個體的血樣進行21個STR基因座的復合擴增,獲得該群體21個STR基因座的遺傳多態(tài)信息,為個人識別、親權鑒定及群體遺傳學研究提供資料。
174份血液樣本,采集自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裕固族無關個體,其中男性72例,女性102例。21個STR基因座采用GlobalFiler?Express PCR擴增試劑盒(美國AB公司),在9700型PCR擴增儀(美國AB公司)上進行復合擴增。擴增體系為10μL,PCR產物在3500xl型遺傳分析儀(美國AB公司)上進行電泳分離,用GeneMapper?ID-X軟件進行DNA分型[2]。應用PowerStats v12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得到21個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頻率、觀察雜合度(Ho)、個人識別率(DP)、累積個人識別率(CDP)、非父排除率(PE)、累積非父排除率(CPE)、匹配率(Pm)和多態(tài)信息含量(PIC)[3],按文獻[4-5]方法計算期望雜合度(He)。采用Arlequin v3.5軟件進行Hardy-Weinberg平衡檢驗?;蚨鄻有裕╣ene diversity,GD)按公式GD=n(1-∑Pi2)/(n-1)計算,n為樣本例數(shù),Pi為等位基因頻率。
除Y InDel、Amelogenin和DYS391三個性別基因座外,所有樣本在21個STR基因座上均得到了滿意的分型結果,在D3S1358、vWA、D16S539、CSF1PO、TPOX、D8S1179、D21S11、D18S51、D2S441、D19S433、THO1、FGA、D22S1045、D5S818、D13S317、D7S820、SE33、D10S1248、D1S1656、D12S391、D2S1338中分別檢出7、7、8、7、6、8、13、12、6、12、6、14、8、5、7、6、20、7、12、11、11個等位基因,即共檢出193個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頻率分布在0.009~0.509(表1)。
等位基因頻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21個STR基因座的DP為0.753~0.978、PE為0.459~0.857、Pm為0.022~0.247、PIC為0.670~0.930(表2)。由此計算出21個STR基因座的CDP達 0.999 999 999 999 999 999 999 97,CPE為0.999999999783。
表1 甘肅裕固族(東部)人群21個STR基因座等位基因頻率分布?。╪=174)
續(xù)表1
表2 甘肅裕固族人群21個STR基因座群體遺傳學參數(shù) (n=174)
根據(jù)文獻[6]標準DP>0.9、H>0.7的基因座被認為高鑒別能力遺傳體系,由表2可見,TPOX和D1S1656為中等鑒別能力的基因座,其他基因座均屬于高度多態(tài)性基因座。
綜上所述,本研究的D3S1358等24個STR基因座在甘肅裕固族人群中具有高度的遺傳多態(tài)性和識別能力,適用于法醫(yī)學個人識別和親權鑒定。
[1]張曉紅,李平,翁瑋霞,等.新疆喀什地區(qū)維吾爾族18個STR基因座的遺傳多態(tài)性[J].法醫(yī)學雜志,2012,28(6):451-455.
[2]邵偉波,張素華,李莉.21個非CODIS STR基因座的遺傳多態(tài)性[J].法醫(yī)學雜志,2011,27(1):36-38.
[3]Flores S,Sun J,King J,et al.Internal validation of the GlobalFilerTMExpress PCR Amplification Kit for the direct amplification of reference DNA samples on a high-throughput automated workflow[J].Forensic Sci Int Genet,2014,10:33-39.
[4]武新堯.高級法醫(yī)學[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2:289-292.
[5]陶曉嵐,姚宏兵,郝思靜.甘肅東鄉(xiāng)族人群15個STR基因座遺傳多態(tài)性[J].法醫(yī)學雜志,2014,30(2):135-136.
[6]Gill P,Urquhart A,Millican E,et al.A new method of STR interpretation using inferential logic--development of a criminal intelligence database[J].Int J Legal Med,1996,109(1):14-22.
(本文編輯:李成濤)
·醫(yī)療損害·
DF795.2
B
10.3969/j.issn.1004-5619.2016.04.015
1004-5619(2016)04-0299-02
甘肅省青年科技基金資助項目(1506RJYA032);甘肅省高等學校科研資助項目(2015A-105);甘肅政法學院青年科研資助項目(GZF2013XQNLW036)
馬麗英(1989—),女,實習研究員,主要從事法醫(yī)DNA及群體遺傳學研究;E-mail:mali_ying@163.com
201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