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房門的鑰匙
——“程老師教作文”給我的啟示
你畏懼寫作文嗎?是不是也和我一樣總是感到無話可說、無從下筆?看到那些名著、那些優(yōu)秀的好文章,你是不是也驚訝于作者的妙筆生花?
身為《小主人報》的小記者,我們不僅要有社會活動能力、獨立工作能力、適應環(huán)境能力,同時也要學好寫作。但是在小主人報新聞學校里學習的時間有限,既要鍛煉綜合能力,又要提高寫作能力,怎么辦呢?從今年開始,《小主人報》上海市虹口小記者站的微信平臺上鄭重推出了“程老師教作文”的系列輔導文章。它仿佛是一個大禮包,當我們打開時,便能收獲滿滿的驚喜。
程老師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特別了解我們小朋友的寫作習慣,他通過對《月亮》《蘆雞》《父親的愛》《被窩成了蜂窩》《賣梔子花的男孩》《校園里有一排小松樹》等文章細致的解讀,告訴了我們一些寫作文的方法和訣竅。寫自然景物時,可以試著從多重角度進行描寫,讓平凡的景物生動起來。描寫時還可以用擬人、比喻、排比等小技巧,加入自己的感受,這樣一來寫出來的作文就會精彩無比;描寫日常小事時,要捕捉那些平淡生活中的“亮點”,適當放大一些“變異點”,通過語言、動作的個性吸引讀者的興致。比如,我們可以通過描寫一件物品、一盆植物來表達對某個人的情感,選擇不同角度、不同時間讓這些物品引導出具體的事例,反復強化自己想要表達的感情。
老師經常提醒我們寫作文不能平淡無味,要有自己的個性,作文的材料來源于我們的生活,怎樣才能寫出“個性”呢?程老師給我們舉了這樣幾個例子??磧和膶W家任大霖的《蘆雞》,整篇文章都在寫幾只蘆雞想要逃跑,通過閱讀文章,它們的習性、神態(tài)、動作就像一幅幅動畫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就連它們發(fā)呆的樣子也讓人過目難忘。不仔細觀察、細心體會的人怎能寫出這樣的好文章啊!記得二年級暑假時,我寫了一篇學騎自行車的日記,那時候爸爸還夸我寫得生動,現(xiàn)在想來實在太粗糙了。再來看美國作家艾爾瑪?邦貝克的那篇《父親的愛》,短短幾百個字,卻寫出了體現(xiàn)父愛的六七件事情,簡練的語言突出了個性化的父愛。就像老師經常提醒我們的,寫人記事不能拖泥帶水,可有可無的詞句要毫不可惜地刪除。我在寫《她是個嘮叨的人》時,老師就要求我們寫作時需要語言生動,突出所描寫人物的個性。
沒有生活的積累是寫不出好文章的,沒有細致的觀察也寫不出有個性的文章。今后我還要更多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平淡中的美妙瞬間。此外,我們“多讀書、讀好書”的好習慣不能丟,并且要改掉走馬觀花閱讀的習慣,“慢讀、細悟”才能收獲更多。程老師用導讀導寫的方法教我們寫作,就是讓我們“多寫文、寫好文”。
我們小朋友最喜歡收到禮物,當一個大禮包擺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充滿了期待。打開這個禮包,你發(fā)現(xiàn)原來這是一串鑰匙,一串打開作文房門的鑰匙。你會使用這串鑰匙打開那扇門嗎?
文:上海市虹口區(qū)曲陽第四小學三(1)班 尚 可
《小主人報》上海市虹口區(qū)小記者站 供稿
圖:上海市徐匯區(qū)匯師小學一(1)班 盧懿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