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導讀
驚喜是一種美好的感覺,在情感上屬于較強烈的刺激,它的作用積極與持久。你想見的人突然出現(xiàn)在你面前,并帶來了你喜歡的禮物;你想回家看望父母,恰好買到了最后一張動車票;你幼小的孩子在母親節(jié)的那天,給你送了一朵玫瑰花,并祝你永遠年輕漂亮……生活中的驚喜,總是令人那么甘之如飴,念念不忘??磥?,驚喜是幸福生活的必需品。
其實,我們的課堂、我們的學生也需要這樣的感覺。學生為什么不喜歡學校,不喜歡上課,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課堂過于“平靜”,學校過于“規(guī)矩”。天天如此,于是孩子們就膩了,生厭了。
學習是學生生活重要部分,假若老師能為他們制造一些驚喜,又會起到怎樣的效果呢?
二、故事現(xiàn)場
1.精彩回眸
20年后,學生與教師首次相聚,他們竟然不約而同地向老師談起了當年的一堂語文課,異口同聲地背誦起那一句“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堂語文課是怎樣的與眾不同,值得師生反復咀嚼了20年?
2.故事背景
故事發(fā)生在1995年時的一所農村職高。學校用的是普高語文教材,學生語文基礎不好,學文言文熱情不高。語文老師師范畢業(yè)剛三年,第一次當班主任,雖然教學與管理的經驗不足,但期望與學生建立和諧的關系,當一個受學生喜歡的良師諍友,對教學擁有滿滿的熱情。
三、故事情節(jié)
那是臨近1995年元旦的某一天,我和我的學生將步入文言文的學習,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嗎?我把課文朗讀了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地翻閱著教學參考書,并不斷地向老教師請教,在備課本上密密麻麻地寫下教案,直到自我感覺可以在課堂上一試身手時,我才走上講臺……【老師反復研讀教材,認真撰寫教案,還請教了老教師,備課可謂精心。但似乎沒有考慮學生的學,上課會怎么樣呢?】
正當我講得興奮時,竟然發(fā)現(xiàn)坐在教室后排的兩個學生已悄無聲息地歪著頭,不約而同地進入了“夢鄉(xiāng)”!火冒三丈的我,把他倆推醒,逮到教室外面就是一頓“掃射”,末了,還要他們做出今后上課不睡覺的口頭保證。還算乖的,他們確實按我的要求承諾了。可頭腦稍微“油滑”點的其中一位,心有不甘地小聲嘀咕了一聲:“唉!我們對文言文實在看不懂,沒興趣??!”【老師的“掃射”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學生的嘀咕令老師哭笑不得,明顯是口服心不服。這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老師研讀課文時目的鮮明,即想讓學生理解課文。但學生學習課文,以有趣或有用為目標,文言文離學生的語言環(huán)境較為久遠,他們難以看懂,也不想看懂,于是難以有良好的智力投入?!?/p>
我聽了,心生怒火,可轉念一想,前些天自己的教學準備都費了不少時力,要他們這些文言文“學習困難戶”迅速學會,確實有點勉為其難。這時頭腦中突然閃現(xiàn)出一個“激勵比批評更有效”的念頭,于是就對他倆說:“只要你們把這篇文章學好,我在元旦放假期間,就組織全班同學去附近的南山野炊一次!”
如一針興奮劑,他倆異口同聲地說道:“真的嗎?那太好了,我們一定帶動全班同學把這篇文章認真學好!”我立刻回應:“只要任務圓滿完成,帶你們參加野炊活動還不是小事一樁!”【野炊是學生喜歡的活動,這樣的激勵使學生有了學習的動力。學生們因禍得福,其中驚喜之情,可以想象?!?/p>
于是,我馬上把這場“交易”向全班同學宣布,一時間,整個班級掌聲雷動。后面幾天里,我沒有過多地特別地教學投入,但同學們對王安石的生平已了如指掌,對課文已能熟讀成誦,對文中相關字詞句的用法含義等也基本掌握。當然,還處在“玩齡”階段的他們,對于王安石在文中所倡導的“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等意蘊深刻的語句還是未能理解?!拘那楹昧?,再困難的事情解決起來也是事半功倍。果然,學生由被動轉向了主動,學習課文的速度與效果都明顯好轉?!?/p>
怎么辦?既然要在1995年元旦之際,帶他們去南山野炊,何不把這次活動與進一步理解課文精髓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呢!于是我又向他們布置了一項任務:要求每位同學都準備新年賀卡,在卡片上摘抄課文“美句”,并寫上新年賀語,以備活動之用。學生們認真地準備著,我也準備了幾張賀卡,把《游褒禪山記》中那些充滿哲理或勵志的好句子,分別寫到了那幾張卡片上……【細心的老師發(fā)現(xiàn),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沒有到位。但講授式的文言文課堂,學生不喜歡。前車之鑒,老師銘記在心,于是他換成了有意義的任務,挑選“美句”。】
活動當天,天公不作美,當同學們辛辛苦苦從市場上置辦好物品到學校集中時,天卻暗了下來。同學們的臉也隨之暗了下來……我手一揮,大聲說:“走!”同學們臉上生動的表情包令人至今難忘。但那時,我的內心是虛的,老天很有可能在半路給我們澆一盆“冷水”??!然而,同學們的熱情不能隨便去澆滅,還有課文的教學難點要在活動中突破,有充分的理由帶著這幫“小的們”展開這次“冒險行動”?!疽掠炅?,學生內心“去不成了”的擔憂與失落油然而生,但老師堅定的一個“走”字,令學生們再次“驚喜”?!袄蠋熣婧谩钡臐撆_詞已然在學生心中節(jié)節(jié)生長?!?/p>
最終證明,老天還是挺眷顧我們的。在返程途中,才淅淅瀝瀝下起小雨。雨打在臉上,雖然有冰冷的感覺,但師生一行仍一路歡歌。
回到學校,我向他們宣布,活動還有續(xù)集,即“摸獎”活動。摸新年賀卡,摸中語文老師親筆題寫的賀卡作為“特等獎”。同學們的熱情又高漲起來,“特等獎”賀卡在同學間傳遞著。望著他們那興奮的表情,我陶醉不已。接著,我趁熱打鐵地對這次活動做了小結,把這一天一波三折的活動過程與《游褒禪山記》聯(lián)系在了一起:“今天能‘得極夫游之樂’,體現(xiàn)了我們師生齊心,‘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且得老天‘相之’,比王安石‘不得極夫游之樂’是要幸運多了。然而今后人生風雨,實難預料,但只要牢記先哲的至理名言,‘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那么又何必畏懼人生中的一些挫敗呢?因此人生路上,更需要的是這種直面向前,風雨兼程的勇氣……”【摸獎、贈語、小結的環(huán)節(jié),將活動推向高潮,也突破了理解課文的難點。野炊活動種種波折,與文中所說的情理是那樣的相似。來源于生活的哲理,在這一刻回歸到了真真切切的現(xiàn)實。無需反復的記誦,經典語句已烙印于學生心中?!?/p>
20年后的今天,迎來了微信時代,塵封狀態(tài)的記憶,被微信喚醒。遠嫁日本的趙××,在迪拜開拓的王××,在深圳發(fā)展的薛××,在金華奮斗的楊××……竟然都在微信群里,相繼向我提到了《游褒禪山記》及里面的名句,深切表達了他們對那次“活動課”的追憶之情?。ń虒W故事撰寫者浦江縣職業(yè)技術學校石成偉老師)
四、故事反芻:
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竟然蘊含著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讓我不得不嘆服它所具備的“老樹發(fā)新枝”的無限魅力。學生能從千古美文中讀出人生的況味,激起他們揚蹄飛奔的自信心,這固然與他們后來各自的人生奮斗歷程有關,但誰又能否認職校那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給了他們拼搏進取的動力呢……一篇文章的最大價值,莫過于積極的影響讀者的一生;一堂的最大價值,莫過于積極的影響著學生長久的生活。20年后,學生還清晰地記得這篇文章,這次活動課,看來,文章與課的最大價值都實現(xiàn)了。這是經典文章的力量,活動的力量,也是驚喜的力量。
驚喜的力量把常規(guī)中不可能的變成可能,把沒想到的變成現(xiàn)實。故事中的驚喜是如何產生的呢?可以歸為三個沒想到:一是學生沒想到老師會帶他們去野炊;二是沒想到下雨了老師還會帶他們出發(fā);三是沒想到《游褒禪山記》居然寫出了他們這次活動中一波三折的經歷。讓他們真切感受到“志”“力”“物”對事對人的重要作用。
分析文中的驚喜帶來的良好效果,原因有二:
1.活動與教學內容的相關度大。游褒禪山與南山野炊事件相仿。同類事件有助于學生與文章的主題產生共鳴?;顒幼詈螅瑢W生不知不覺地明白了“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的含義。
2.教師與學生的同理心強。教師知道學生喜歡什么,擔心什么。創(chuàng)造條件,克服困難,設計并實施學生喜歡的校外活動,學生在潛意識里就會親近教師。親其師信其道,教學困境因此迎刃而解。
制造驚喜,是教育教學的提味劑,它能增加教與學的味道,能改善師與生的關系。這是許多優(yōu)秀教師常用的教育教學策略。如《55條班規(guī)》的作者羅恩克拉克先生,美國唯一一個受到前總統(tǒng)克林頓三次接見的教師,他很會給學生制造驚喜。他與學生達成協(xié)議,若全班同學連續(xù)60天都能按時上交作業(yè),那么他就會給學生一個禮物,當學生如約完成時,他為孩子們制作了一個大大披薩。他在課堂上搞怪,站在學生的課桌上給學生上課,學習某影星的聲音朗讀課文。他把數(shù)學定理改編為流行歌曲,在那個月的每節(jié)數(shù)學課上都進行演唱。他請知名的音樂家來課堂唱歌,請著名的律師來講著名的案例,請州長來為學生頒獎等等。
是啊,沉悶的課堂里,學生是學不了什么東西的,只有我們經常把快樂的種子撒給給學生時,學生才會收獲到學校的快樂,學習的快樂,也只有在快樂中的學習才是可持續(xù)的學習。
盧曉寧,教師,現(xiàn)居浙江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