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文言文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中考中增加了文言文閱讀的比重,其他科目的學習,如歷史課,要大量的運用到文言知識,理解歷史材料??梢姡嵘难晕牡慕虒W質量是時代發(fā)展和學生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文言文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改變單一的教學方法,制定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切實的提升學生文言文閱讀水平。
一、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問題
1、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目前,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開展的很不理想,上課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這就直接的影響了文言文教學的效率。長期以來,學生們對于文言文學習的認識有偏差,他們一直認為文言文對現(xiàn)在的學習是沒有用的,與現(xiàn)代語言交流是相脫節(jié)的,基于此種心理,學生學習文言文只是機械的記憶、背誦,關注的是考試的內容,對于不在考試范圍內的文言文知識置若罔聞。這就使得學生不能夠積極主動地探究學習。學生這種心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客觀而言,文言文已經遠離了現(xiàn)代的語言,而且文言文中的很多語法、詞匯以及語音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學生學習起來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但是,文言文中蘊涵著燦爛的中華文化,很多優(yōu)秀的章法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2、教學目的不具體。目前,很多中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只是將教學目標定位于文言字詞釋義以及疏通大意上,而不注重對整篇文章的文學意義的探究,以及所蘊含的文化知識的探尋。如在教學一些人物類的傳記性的文章時,教師對文中主人公高尚的品質視而不見,不注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深入挖掘和深刻理解,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過文章后,只是機械的記住一些文言知識,缺乏與文本的真正對話。
3、教學方法陳舊單一。串講法是文言文教學常用的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在文言文的學習中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這種方法類似于簡單的灌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夠很好的進行積極主動地思考,只是一味的接受,這對于文言文教學效率以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都是極為不利的。
二、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出路
1、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得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成為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充分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在教學《三峽》這篇文章時,可利用多媒體教學形式,為學生播放《三峽之歌》,以及風光記錄片,讓學生感受到三峽的高峻壯美,激起學生對于課文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這幾句話,想象三峽的綿延,引導學生體會現(xiàn)在的三峽和作者筆下的三峽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讓學生通過對比,來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
2、制定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目標的制定要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這就要求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不能夠只是注重學生文言基礎知識的學習以及文言題的解題能力的提高,更主要的是要引導學生真正的與文言文本進行對話,讓學生積累一定的文學常識,讓學生通過文言文學習,對中華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引導學生走近作者,走進文本,陶冶情操,滋養(yǎng)性靈。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合理的設定教學目標,幫助學生真正提升文言文學習的能力。
3、改變陳舊單一的教學方法。改變單一的陳舊的教學方法是提升中學文言文教學效率的關鍵,初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首先要采取串講法和討論法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真正的參與課堂的教學之中,積極的進行思考。其次,在實際的教學中要讓學生自己進行大量的誦讀,誦讀是語文學習之本,尤其是文言文教學,更要引導學生進行誦讀,讓學生在誦讀中不斷的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體會,真正的讀出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受。
總之,文言文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文言文教學效率的提高成為了語文教學研究的方向。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實際的教學情況合理的進行教學方法的選擇,真正的提高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能力。
段云,教師,現(xiàn)居甘肅慶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