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某一個瞬間,忽然意識到,原來我今天面對的讀者,已經是“00后”的孩子了。
頓時,一種滄桑感向我襲來。你們睜眼看世界的時候,我也還年輕,正拉著“千年等一回”的橫幅,在薄霧中迎接新世紀的曙光。在你們學說話、學走路的那幾年,我們有著你們還感知不到的“愛與怕”。那時無數(shù)人擔心電腦病毒“千年蟲”會帶來大麻煩,而全球互聯(lián)網正在經歷最為嚴酷的寒冬,連今天風光無限的馬云也差點被凍僵。當然,也有很多令我們興奮的事情:國足沖進世界杯決賽圈,中國成功申辦北京奧運會,中國終于加入WTO,中國人第一次把自己的宇航員送入太空……
如果你們覺得我有些啰唆,請原諒,我只是有一點點懷舊。而讓我們縈懷難忘的往日,正是你們人生的起點。你們這些成長于信息超級發(fā)達時代的“小土著”,很快就要接過“青春”這根接力棒了。交接棒之際,我的“說教欲”竟忍不住發(fā)作,想跟你們談談心。
我心里一直珍藏著一句私家格言:“犯傻要趁早?!蹦贻p,就應該做一些不那么急功近利或者不太切實際的事,借用一句廣告語,年輕時可以“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何謂“美好的事物”?閱讀便是其中一樁。別總是讀流行讀物,多讀些貌似無用的經典。這幾乎是一條定律:年輕時不讀的經典著作,年歲漸長后翻開它的可能性接近于零。我的書架上有很多中文和外語原版的文學、哲學書籍,其中不少都被精讀過,密密麻麻的圈畫批注是我當年用心閱讀的痕跡。僅僅讀完一本書可能就要花幾個月。那些看似被浪費的工夫,其實都在用正確的方式雕琢著我。王小波說,青年的動人之處在于勇氣和遠大前程。我卻說,年輕人的最可貴之處在于擁有一個開放的大腦。年紀大了,偏見就多,哪怕對經典也會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排斥之心。只有在年輕時,我才會花半個月的生活費去郵購據(jù)說全世界沒多少人看得明白的英文版《尤利西斯》,才會利用每次出行的機會到處尋覓《魯迅全集》和《吳越春秋》,才會不惜耗費財力和體力,從書店扛回與我的專業(yè)八竿子打不著的八大冊《中國歷史地圖集》……請相信我,這樣帶著股傻勁兒的激情很難持續(xù)一輩子,當你擁有時,就緊緊抓住它,不要輕易松手。
看看世界也很美好。人生是一場無法逆行的體驗之旅,唯有不斷突破有限的束縛,去領略這個世界的風景,生命才會變得更加飽滿?!笆澜邕@么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的流行以及隨后網友們的戲仿自嘲,其實泄露了眾多困守于現(xiàn)實一隅的人們內心深深的缺憾。
有一次我被朋友拉去參加一個人文大講堂的活動。座中幾乎全是中學生。講座的具體內容我已忘記了,只記得有位作家上臺闡述了一些觀點,但學生反應平淡。隨后一位浙大教授上臺發(fā)表即席講話,學生的興趣稍微高漲了一點,因為他稱得上是數(shù)學家里詩寫得最好的,詩人里面數(shù)學研究得最高深的。當這位詩人數(shù)學家談到,他曾經通過幾十種不同的途徑進入過美國,用20種不同的方式進入過法國時,席間忽然騰起一片“哇”聲與掌聲,那由衷贊嘆的聲浪是如此突兀而熱烈,以至于當時的我被那個場面驚呆了。顯然,這位信仰“數(shù)字與玫瑰”的教授帶點傳奇色彩的經歷,激起了中學生們對于“看世界”的悠然神往。可能你已經知道了,他叫蔡天新,20多年來利用參加數(shù)學界學術會議和各國詩歌活動的機會,一個人走過了幾大洲80個國家,接觸過幾百個不同種族的人,念詩,攝影,寫作,研討數(shù)學。他從小喜歡看地圖,后來又自己手繪了近500幅地圖記錄每一次旅行。對了,他還曾是咱們《中學生天地》的特約作者,開設過有關旅行的專欄呢。
把握每一次豐富自己的機會,珍視每一次獨特的經歷和體驗,蔡天新做到了。他用自己的雙腳踏遍千山萬水,丈量了世界的廣袤和生命的寬厚。
閱讀是在精神的王國里遨游,旅行是在真實的大地上游歷,它們都很可貴。但我不是機械地把它們奉為一個人豐實自我的不二法門,身邊的體驗無處不在。年輕的生命里充滿了“第一次”:第一次擁有知心朋友的喜悅,第一次真正“發(fā)現(xiàn)”自然的歡喜,第一次覺悟精神自由的興奮,第一次被親情融化的溫暖,第一次感受到團隊力量的快樂,還有第一次想家的苦澀,第一次演講的忐忑,第一次離別的感傷……新鮮的感官吐納著“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美好,你們就在這樣的美好里怦然心動,就在與諸般人、事、物的相遇交錯中得到啟蒙。
你們閱讀的目光和探索的腳步到達哪里,你們情感的根須就會延伸到哪里,你們思想的觸角就會攀援到哪里。請走出狹義的課堂,去認識和感受置身其中的大千世界?!昂煤脤W習”,學的不止是課本;“天天向上”,上的不僅是分數(shù)。在各種各樣的體驗中,你們不再覺得身邊發(fā)生的一切與自己無關,視野會得到拓寬,心智會得到砥礪,夢想也會打個哈欠慢慢蘇醒。唯有通過體驗,你們才能不斷開掘智慧的富礦,開啟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心跳不息,愛無止境,用你的每一次心跳,去盡情體驗人生,在如同瓔珞般美好的事物上投入生命。
趁現(xiàn)在青春年少。
趁你還來不及太世俗。
吳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