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萍,應 豪
兩種熊去氧膽酸輔助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NAFLD臨床比較研究
夏建萍,應 豪
目的 探討熊去氧膽酸與牛磺熊去氧膽酸輔助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AFLD)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差異。方法 收集NAFLD患者共150例,以隨機抽簽法分為對照組(75例)和觀察組(75例),分別在多烯磷脂酰膽堿應用基礎上加用熊去氧膽酸與?;切苋パ跄懰彷o助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肝臟功能指標、血脂指標、彩色多普勒超聲分度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結果 觀察組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觀察組治療后肝臟功能指標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觀察組治療后血脂水平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觀察組治療后彩色多普勒超聲分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結論 相較于熊去氧膽酸,牛磺熊去氧膽酸輔助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NAFLD可有效促進肝臟功能恢復,改善血脂指標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
脂肪肝病,非酒精性;熊去氧膽酸;牛磺熊去氧膽酸;多烯磷脂酰膽堿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一類以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貯積為主要臨床特征,且無大量飲酒史的臨床癥候群[1]。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飲食習慣改變,NAFLD發(fā)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其中10%~25%患者可進展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衰竭,嚴重威脅生命安全[2]。多烯磷脂酰膽堿是目前臨床NAFLD治療一線用藥,但單藥應用效果個體差異性較大[3];熊去氧膽酸近年來因其良好護肝作用而開始被應用于NAFLD輔助治療,但對于熊去氧膽酸與牛磺熊去氧膽酸何者更具療效優(yōu)勢尚缺乏相關臨床隨機對照研究。筆者以寧波市第二醫(yī)院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NAFLD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在多烯磷脂酰膽堿應用基礎上加用熊去氧膽酸與?;切苋パ跄懰彷o助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肝臟功能指標、血脂指標、彩色多普勒超聲分度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探討兩種熊去氧膽酸輔助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NAFLD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差異,現(xiàn)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 本組NAFLD患者共150例,納入標準:(1)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診斷標準[4];(2)肝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符合彌漫性脂肪肝;(3)血清ALT和AST值超過正常水平2倍;(4)研究方案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5)患者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藥物性肝損傷病史;(2)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3)出血性疾病;(4)全胃腸道營養(yǎng);(5)正在服用影響甲狀腺功能及血脂代謝藥物;(6)重要臟器功能障礙;(7)精神系統(tǒng)疾病;(8)研究藥物過敏;(9)臨床資料不全。入選患者以隨機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75例;對照組中男42例,女33 例;年齡 27 ~ 65 歲,平均(42.44±5.60)歲;單純性脂肪肝12例,脂肪性肝炎35例,脂肪性肝纖維28例。觀察組男44例,女31例;年齡28~67歲,平均(42.56±5.64)歲;單純性脂肪肝14例,脂肪性肝炎36例,脂肪性肝纖維3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多烯磷脂酰膽堿(北京賽諾菲安萬特制藥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59010)口服治療,456 mg/次,3次/d;對照組患者加用熊去氧膽酸(德國Losan Pharma GmbH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100502)輔助治療,250mg/次,3次/d;觀察組患者則加用牛磺熊去氧膽酸(意大利BruschettiniS.r.l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110233)輔助治療,250 mg/次,3次/d;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均為8周。
1.3 觀察指標 (1)肝臟功能和血脂指標檢測采用美國 BeckmanCoulter公司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其中肝臟功能包括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谷氨酰轉肽酶(GGT),血脂指標包括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2)彩色多普勒超聲分度標準采用NASH標準[5],包括無、輕度、中度及重度4級,檢測儀器采用美國GE公司生產(chǎn)Logiq9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3)記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例數(shù),包括惡心嘔吐、便秘及皮疹,計算發(fā)生率。
1.4 療效判定標準[6](1)顯效:癥狀體征明顯緩解,肝臟功能和血脂指標恢復正?;蛳陆党^50%,彩色多普勒超聲顯示肝實質回聲正常;(2)有效:癥狀體征有所緩解,肝臟功能和血脂指標下降10%~50%;(3)無效:未達上述標準。
1.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 SPSS14.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2檢驗。<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后顯效15例,有效38例,無效22例,觀察組患者治療后顯效28例,有效36例,無效11例;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為85.33%,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70.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4.70,<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肝臟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AST、ALT、GGT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治療后,觀察組肝臟功能指標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2.33、2.62、3.14)和對照組(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臟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U/L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水平比較兩組治療前血脂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治療后,觀察組血脂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2.57、2.71、2.68、2.83)和對照組(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水平比較 mmol/L
2.4 兩組治療前后彩色多普勒超聲分度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彩色多普勒超聲分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7.12、9.44,<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彩色多普勒超聲分度比較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對照組中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惡心嘔吐1例,皮疹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67%;觀察組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惡心嘔吐1例,便秘1例,皮疹 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33%;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0.69,<0.05)。
NAFLD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大部分學者認為脂質代謝異常、ROS大量生成、肝組織脂質過氧化增加及星狀細胞激活在其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7]。目前NAFLD臨床治療尚無特效方案,主要采用病因去除、飲食控制、運動療法及藥物干預在內(nèi)綜合治療方案。
多烯磷脂酰膽堿中主要活性成分為1,2二亞酰磷脂膽堿,可由大豆磷脂提取而成;已有研究顯示,多烯磷脂酰膽堿可有效促進損傷肝細胞膜修復,抑制細胞色素CYP2E1合成及活性,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從而達到保護肝細胞功能的作用[8];此外其還能夠增強HDL-C流動性,提高機體對于膽固醇攝取及代謝能力,并有助于降低LDL-C與HDL-C轉換率。多烯磷脂酰膽堿用于NAFLD臨床治療效果已被大量臨床研究廣泛證實[9]。熊去氧膽酸是目前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及藥物性肝炎在內(nèi)膽汁淤積性肝病常用藥物之一,其具有降低肝臟膽固醇合成水平和促進液態(tài)膽固醇晶體復合物形成雙重作用;而液態(tài)膽固醇晶體復合物則被證實可提高膽囊內(nèi)膽固醇排泄至腸道速率,降低肝臟和血液中TG水平,增加肝糖原蓄積,從而有效提高肝臟解毒能力[10]。牛磺熊去氧膽酸可通過干擾TGF-1合成表達,對肝星狀細胞活化和ECM合成發(fā)揮有效抑制作用,最終達到抗肝臟纖維化的目的[11]。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療效,治療后肝臟功能指標和血脂指標水平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均<0.05),這提示?;切苋パ跄懰彷o助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NAFLD在緩解臨床癥狀體征,提高肝臟功能及改善血脂水平方面效果優(yōu)于熊去氧膽酸;觀察組治療后彩色多普勒超聲分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說明NAFLD患者加用牛磺熊去氧膽酸輔助治療有助于減輕脂肪肝病變程度,延緩病情進展;而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則證實兩種藥物輔助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NAFLD誘發(fā)不良反應概率相當,且無嚴重不良反應出現(xiàn),安全性符合臨床需要。
綜上所述,相較于熊去氧膽酸,?;切苋パ跄懰彷o助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NAFLD可有效促進肝臟功能恢復,改善血脂指標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
[1]郭秀麗,梁丕霞,徐有青.甘草酸二銨與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療效比較[J].中國新藥雜志,2012,21 (3):289-292.
[2]張玲燕,邵建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藥物治療進展[J].胃腸病學,2013,18(1):58-61.
[3]曾明曦,王一平,伍麗萍.熊去氧膽酸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系統(tǒng)評價[J].中華消化雜志,2012,32(11):765-767.
[4]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0,18(3):163-166.
[5]鄭盛,唐映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治進展[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2):117-119.
[6]丁巧云,潘劍,俞海英,等.熊去氧膽酸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臨床觀察[J].國際消化病雜志,2013,33(3):209-211.
[7]占國清,譚華炳,李芳,等.多烯磷脂酰膽堿聯(lián)合生活方式干預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臨床觀察[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3, 16(6):505-507.
[8]周健,劉黎,黃麗雯,等.牛磺熊去氧膽酸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療效觀察[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4,17(1):80-81.
[9]張曉峰,王立福,白云峰,等.澤瀉聯(lián)合熊去氧膽酸膠囊治療非酒精性單純性脂肪肝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2,30(2):274-276.
[10]曹榮,胡旭東,柏濤,等.熊去氧膽酸與?;切苋パ跄懰崧?lián)合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療效比較[J].中國藥房, 2013,24(4):365-367.
[11]趙莉,潘曉莉,黃景榮.?;切苋パ跄懰崤c熊去氧膽酸治療肝硬化的臨床效果比較[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4,22(28):4338-4344.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6.022
R575
A
1671-0800(2016)06-0741-03
2016-02-13
(本文編輯:姜曉慶)
浙江省區(qū)域專病中心建設學科項目(2014-98)
315020寧波,寧波市第二醫(yī)院
夏建萍,Email:xia431731 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