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謙
肯尼亞這個位于遙遠赤道上的非洲國家,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影片《走出非洲》中那一幕幕綺麗而動人的景色都源于此;《獅子王》辛巴和它的朋友們都“生長”在這里的大草原上。當然,最讓我們印象深刻的,還是《動物世界》里的那一句熟悉的:在非洲的大草原上……
肯尼亞山的狩獵俱樂部
肯尼亞山是非洲第二高峰,比乞力馬扎羅略矮。山頂也是終年積雪,幾乎只有在日出的時候才能看到尖尖的山頂,其它時間,多是云霧遮蔽。當?shù)赝林心亲罡叻遄鯞ATIAN,意為白色的峰、圣潔的峰。
肯尼亞山狩獵俱樂部成立于1959年,好萊塢電影明星威廉·霍爾登和兩個朋友狩獵時碰巧在那里休息,他們愛上了這個地方并買了下來,變成了這個世界上最不尋常、最奢華的俱樂部之一。雪山下的高爾夫球場、1000英畝的狩獵區(qū)、冬青樹的迷宮、紅鱒魚釣池,甚至還有專門的動物孤兒院。此后幾十年間,肯尼亞山狩獵俱樂部成為全世界富人向往的度假地,會員名冊中皇室、貴族和名流、富商俯拾皆是,這里是他們前往東非的首選下榻處,常年客滿。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必須著盛裝才能進入這里的餐廳吃晚餐。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是創(chuàng)始成員之一,俱樂部的客人包括蒙巴頓勛爵、美國前總統(tǒng)約翰遜等。
在北半球洗臉,在南半球刷牙
“LATITUDE:00°00′ (EQUATOR),LONGITUDE:37°7′E,ALTITUDE:2135M”。這塊木牌是1953年在俱樂部門前豎立的赤道標志牌,在赤道經(jīng)過的地方,還專門設立了一個赤道套房,房間門口的地上,有兩塊銅牌,分別寫上北半球和南半球。由于正好坐落在赤道上,它是全球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服務員必須跨越南北半球來服務的地方之一。在房間的浴室里,也有一個赤道的標志,是一個裝有兩枝郁金香的花瓶。兩枝郁金香的顏色還不同,白色的對著南半球,黃色的則對著北半球?;ㄆ績蛇叾佳b有洗臉池,旅行者們可以在北半球洗臉,然后在南半球刷牙,體會同時橫跨兩個半球的樂趣。
赤道的樂趣不止于此。紅磚鋪出的一條赤道之路,中間是一棵非洲草原象征的金合歡樹,就是在這里,在有一個小孔的大缸里,盛滿水,放入隨意在一旁摘的小白花。在北半球的大缸,隨著水流從孔中流出,小白花按順時針旋轉(zhuǎn);另一邊幾米處的南半球,小白花則按逆時針旋轉(zhuǎn);而在赤道線上,花則固定不動。
“動物大遷徙”與“馬拉河之渡”
“動物大遷徙”,這個被譽為“人生50個必須見證的景觀”之一,每年都在東非大草原上演。每年7月開始直到10月底,這片寧靜會被徹底打破,數(shù)以百萬計的野生動物開始從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大草原遷徙到因雨季而孕育出新鮮青草地的馬賽馬拉,無論旅途多么兇險,這場壯觀的遷徙都會像季節(jié)一樣如期而至:成群結(jié)隊的角馬、斑馬和羚羊開始向北方遷移,在高峰時,這支浩浩蕩蕩的動物大軍竟長達10余公里,角馬達上百萬只。
觀賞動物大遷徙一定要在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因為動物們都會聚集于馬拉河堤。從肯尼亞山到馬賽馬拉,最快捷的方式是租一架飛機??墒?,并不是每一只動物都能順利及平安地橫過馬拉河,因為河堤實在高,河水又深又急,令出生不久的或年老的動物無法渡過,有的因滑倒或被湍急的流水沖走,更甚的是,河里已有等了一整年的、如狼似虎的鱷魚群。那些無法渡過的或躲避不及的角馬和斑馬,往往會成為鱷魚們的美味。所以,能順利到達對岸草原和完成整個南北遷徙過程的動物幼群,通常只剩下原來的三分之一。
到了9月,大部分遷徙的動物都已經(jīng)到達草原,享受嫩草。馬賽馬拉又因為迎來了動物的滋養(yǎng),萬物蓬勃再生。直到10月,動物們又再次帶著已長大的家眷往南方回遷,回去塞倫蓋蒂迎接當?shù)氐挠昙?,享受大自然為它們準備的另一頓美食——青草,進行繁衍新一代的任務。
這種壯觀的動物遷徙,簡直是星球上生死存亡的縮影:饑餓和溫飽、弱肉強食、生存和死亡只差一線,真的是適者生存。
原始狩獵之今日
“肯尼亞”是原野、是浪漫、是狩獵、是猛獸的代名詞。著名的狩獵活動就在這兒萌芽發(fā)展,最終成為東非洲旅游的一大特色。如今,想要現(xiàn)場得到一張豹子皮或獅子皮,恐怕不再可能,自1977年開始,獵殺任何野生動物都是非法的。除此以外,若有雅興,仍然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在野生動物保護區(qū)內(nèi)進行“狩獵”。因為傳統(tǒng)的關(guān)系,每一個國家公園、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qū)及私人野生動物保護區(qū),最高檔、最豪華,價位也最高的都是帳篷酒店。酒店多設在河邊和峽谷邊,帳篷外總有獨立的私人小陽臺,觀賞河里或谷里的獅子、豹子、大象、河馬、角馬等等。
要說住帳篷酒店是體驗昔日狩獵活動的傳統(tǒng),那么,跟野生動物在全自然環(huán)境下接觸,可以說是恒久不變的狩獵精神。在馬賽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qū),在安波沙里國家公園,在來奇比亞私人野生動物保護區(qū),這些帳篷酒店都備有英制路華四驅(qū),由了解當?shù)厣鷳B(tài)的土著(多位馬賽人,披斗篷,執(zhí)長矛)駕駛,再有數(shù)代以肯尼亞為家的白人做向?qū)В瑤ьI(lǐng)客人在東非大草原上找尋各類猛獸,然后慢慢靠攏,以超近距離觀看動物嬉戲、覓食、休息,甚至哺喂初生幼獅、小豹。
今天,在原始的東非大草原上,狩獵不單是觀光傳統(tǒng),更是浪漫生活的代名詞。伴著夕陽和星空進行“落日晚飲”,也是“狩獵”不可錯過的。
飛過地球的傷口
3500萬年前,地球板塊相向運動,形成了北起約旦,南到莫桑比克,寬度從30~100公里的開裂,成為非洲的大疤痕、地球上最令人嘆為觀止的奇觀之一的東非大裂谷。
雖然可選擇在地面徒步行走穿越大裂谷,但乘坐熱氣球從空中俯瞰它的全貌,更能把肯尼亞無邊的天空、散布在谷底的休眠火山、淡水湖和堿湖,一次盡收眼底。索伊薩姆卜,一個古老的戴拉米爾莊園,這里是乘熱氣球旅行的大本營。要乘坐熱氣球,必須選擇一個清新的晨曦:大地平靜,鳥獸還在休息時候。當熱氣球伴著朝陽緩緩升空,越過戴拉米爾舒展的平原,然后低低地掠過埃爾門特塔湖的湖岸,你看著成群的斑馬、長頸鹿、水牛、大羚羊、瞪羚伴著熱氣球籃蘇醒,這種盛大場面,一見難忘。
埃爾門特塔湖是一個很淺的堿水湖泊,湖面常常像鋪了一層無邊的粉紅色毯子,這就是聞名世界,聚集最多火烈鳥群的地方。當熱氣球靜靜滑過湖面,正是近距離觀察和拍攝它們的最好時機。告別動物,熱氣球急速升至3500米的高空,大裂谷的另一個真實面貌毫無保留地展現(xiàn)出來:綿長蜿蜒的巖漿熔流,深深的火山口和邊緣不齊的山頂進入眼簾。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
肯尼亞,就是這么一片神奇的黑土地。在這里,人們熱情交談,開懷大笑,將這座渺小的城,打造成歡樂的海洋。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如同浩瀚的維多利亞湖,泛著金色光芒的波,總給人無盡的希冀。在這里,馳騁草原的雄獅、成群結(jié)隊的斑馬、悠然自得的象群,展示著這片土地頑強的生命力。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將大自然的神奇,生命的力量,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這片充滿奇跡的土地上,總有太多神奇的故事,說不完,道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