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肖滿霞
?
Echo,永遠(yuǎn)的三毛
文_肖滿霞
最近,在微信公眾號淘鹿文化和青年特刊看到兩篇紀(jì)念三毛的文章——《三毛的歌》以及《三毛與荷西,四個六年的愛與痛》,一下子撥動了我的心弦,勾起我對最喜歡的女作家三毛錐心的追憶。
喜歡一個人是毫無理由,喜歡一個女作家卻是有根源,我對女作家三毛的喜愛可以追溯到我的少女時代。一次偶然的機(jī)會,我看了三毛所寫的《大蜥蜴之夜》,便被其清新的文字和純情的表白而吸引,后來她的作品被我零零落落地閱讀,在她逝世后的十三年,我終于讀完她所寫的十九部文集。今夜,再次翻閱蒙塵的書籍,一個聰明感性、心神活潑的三毛又躍然紙上,向我傾訴她的作品、愛好、內(nèi)心的情感以及靈魂的歸依。
三毛的作品幾乎全是傳記文學(xué)式的,她的文集無論是“蒼弱的早期”,還是“健康的近期”,無論她是一枝感傷的“水仙花”,還是一變而為快樂的小婦人,無論是她的家書,還是后來的獲獎作品《滾滾紅塵》都是意到筆隨,不需修飾,富有一種空靈感和異質(zhì)美感,別具一種奇特的親和力。
三毛的文章清新樸實,如山風(fēng)徐來,如山泉叮咚;三毛的文章不落窠臼,不拘一格,如行云流水,如野鶴翔空;三毛的文章豐富而深厚,如深潭,難見其底,如大海,難測其深。
重視生活遠(yuǎn)甚寫作的三毛,在任何方面都做一個心神活潑的人,所以她愛好廣泛,琴棋書畫,無所不精,無所不通。讀書和旅行是她生命中的兩顆一級星,快樂最深的時光大半都由這兩件事得來。小時候的三毛鐘情于《紅樓夢》,因為對生命和生活有著太多的困惑,她執(zhí)著地從書本中尋求答案,那時的她是一只埋于書堆的鴕鳥。長大后的三毛愛上旅行,她所喜歡做的第一件事是“出發(fā)”,三毛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五十六個國家的萬水千山。在其作品集《萬水千山走遍》中,她以女性的細(xì)膩向我們展示世界各地的風(fēng)土人情、巫術(shù),以及各種小吃,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干燥枯悶的沙漠生活在三毛的筆下呈現(xiàn)出最浪漫的一面,讓人心曠神怡,心神意往。
每到一處,三毛愛收集各種各樣的寶貝,樂而不倦。在文集《我的寶貝》中,三毛這位浪漫的解說者,一一展示她的寶貝:五更燈、大地之母的石像、南美印帝安人手織的布、一副完整的駱駝頭骨、幸福的盤子、荷西的《學(xué)生手冊》等,籍著一件一件物品,三毛寫出了背后的故事,這么一來,東西不再只是物質(zhì)基礎(chǔ),它們加入了三毛的悲喜以及生活軌跡,成了一種文物,也成了三毛生命中的印記。
三毛曾說過:“我的寫作生活,就是我的愛情生活;我的人生觀,就是我的愛情觀?!币粋€視愛如生命的女作家,她的愛博大而精深,對親人的摯愛,對荷西的真愛,對他人的仁愛,對故鄉(xiāng)的眷愛,這個被愛心包圍的女作家一生追求的是詩的生活與生活的詩,是文學(xué)的生命與生命的文學(xué)。父親和母親兩個人,永不消失的對他們的情愛,是三毛永生的苦難和鄉(xiāng)愁。三毛與荷西,四個六年的愛與痛,六年的戀愛,六年的婚姻,六年的哀痛,六年的追憶。雖然,她不能夠與荷西談?wù)撊松?、哲學(xué)、文學(xué),但是他的愛足以讓她幸福、真實地活下去。荷西的意外潛水溺亡讓三毛幾近瘋癲,埋葬愛人之后,三毛寫下這樣的話:“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們?!?這份沉痛深深地透進(jìn)三毛的靈魂里,這份情真意悲從她的作品《夢里花落知多少》中略見一斑。
作為一名炎黃子孫,三毛的落葉歸根絕對沒有狹窄的民族意識。中國對于三毛是那么的遠(yuǎn),遠(yuǎn)到每一次的離去,都覺得再回來已是百年之身。故鄉(xiāng)于三毛,不只是地理書上的一個名詞,一次離去,一場滄桑,前世的鄉(xiāng)愁讓今生的她依依不舍。
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三毛在醫(yī)院悄然逝去,享年四十八歲。三毛逝世之后,文學(xué)界根據(jù)不同的角度去臆測她死亡的原因。的確,透過三毛清新空靈的文字,我們可以尋覓到一種不是尋常人的寂寞,她的作品常流露出一種衰颯的情緒,她的作品屬于浪漫的文學(xué),浪漫的文學(xué)家是唯美的,死亡常常是他們美化、詩化的對象。但三毛是一個有責(zé)任感的人,有責(zé)任的人是沒有死亡的權(quán)利的。所以我寧愿相信一位臺灣詩人所說:她是吃太多的藥才常睡不醒的,自殺的可能性不大。三毛,這只兩頭燃燒的蠟燭是因為非常非常疲倦、生命透支而累死。
我是真的真的真的愛過你,說時依舊淚如傾,星星白發(fā)猶少年。盡管三毛的離去給愛她的人留下太多遺憾,但還有很多人努力將關(guān)于她的記憶在這個世界留下。羅大佑在《追夢人》如此唱到:讓流浪的足跡在荒漠里寫下永久的回憶,飄來飄去的筆跡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語,前塵后世輪回中誰在聲音里徘徊,癡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終難解的關(guān)懷。王洛賓在《等待》中對著那橄欖樹獨自膜拜,等待等待,等待等待,越等待,心中越愛!
Echo,永遠(yuǎn)的三毛,我只能以一顆虔誠的心傾聽您作品中天籟般的歌吟,以此慰藉您那騎在紙背下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