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華
(建平縣水務局,遼寧 建平 122400)
?
建平縣濱河北路防洪工程水面線計算分析
陳樹華
(建平縣水務局,遼寧 建平 122400)
建平縣濱河北路防洪工程水力計算依據《防洪規(guī)劃》提供成果,通過斷面的驗證,確定起點水位,選擇糙率,運用能量方程推求水面線,確定不同頻率下的水面高度,為堤防工程建設提供依據。沿建平縣城區(qū)修建濱河北路即防洪堤,通過工程治理加快交通運輸的快速發(fā)展,實現河道暢通,河道內出現環(huán)境水面,改造城市環(huán)境。
防洪工程;起點水位;糙率;水面線;成果
本次濱河北路工程防洪工程設計,以確保牤牛河兩岸企事業(yè)單位、鄉(xiāng)鎮(zhèn)、農田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主要目的,并充分考慮上下游、左右岸的關系,依據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做到全面規(guī)劃,統(tǒng)籌兼顧。建平縣濱河北路工程防洪工程部分按河流不同分為五段。山口河段、富山河段、牤牛河段、二道莫河段和匯合口下河段[1]。各段堤頂高的確定需要先確定水面的高度,以下就水力計算進行簡要分析。
首先確定起點水位,據相關歷史資料,本次牤牛河治理工程范圍包括圍繞城區(qū)的牤牛河段及二道莫河段。二道莫河無歷史資料可查,而牤牛河有葉柏壽水文站。
1985年5月,建平縣水利局編制了《第二牤牛河清障整治防洪規(guī)劃》(以下簡稱《防洪規(guī)劃》)。在《防洪規(guī)劃》中,根據1982年實測的41條橫斷面圖,5座橋梁縱斷面及其它資料,對水面線進行了推算。選取了兩個控制斷面計算起點水位,分別為漫水橋L32斷面和總出口L40號斷面,并用水文站基本水尺斷面L9水位進行了驗證。1985年起點水位成果見表1。
表1 1985年《防洪規(guī)劃》起點水位成果表
本次設計中,1985年《防洪規(guī)劃》所提成果有很大的借鑒價值,但在本次設計中不能完全采用。這是因為:①1985年《防洪規(guī)劃》所依據的1982年實測橫斷面至今已24 a,河道大斷面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尤其近年開采鐵礦排渣,河道淤積;②因水文系列的延長,不同頻率的流量有所差別。本次牤牛河治理工程按20 a一遇設計。本次設計若再次從L40斷面推算,需重測大斷面,設計周期很長,考慮到本次設計范圍內有L9水文站斷面可以驗證,因此本次設計借鑒《防洪規(guī)劃》的成果,并用L9斷面驗證[2]。
在本次設計范圍內,有L7~L13斷面。L13斷面位于牤牛河與二道莫河匯流口下游200m。本次設計以L13斷面為起始計算斷面,向上游推算牤牛河與二道莫河的設計水位。
表2中本次設計起始水位為軟件自動計算值。本次設計流量與1985年《防洪規(guī)劃》流量很接近,但起始水位卻差別較大。其原因主要有如下2點:①目前L13斷面與1982年實測相比,河底平均高程抬高0.50m,河底最低點高程相差0.58m,相應設計流量下的水位也應抬高;②1985年規(guī)劃時,河道基本上無堤防,河床主槽與灘地高差不大,河道行洪寬度為361m,而人工渠化后,河床較規(guī)整,修筑堤防,河道寬度為306.5m,因此起始水位也相應抬高。
表2 本次設計采用起點水位
實際上,本次設計只整治至L13斷面,其下斷面維持現狀,河道寬度行洪時L13斷面以下逐漸擴大,產生局部水頭損失,水位應有所下降。按目前選用其結果是偏于安全的[3]。
以上起點水位確定后就是糙率的選擇,1985年《防洪規(guī)劃》時,主槽糙率為0.017~0.021,左灘糙率為0.045~0.055右灘糙率為0.038~0.048。
河道整治后修建堤防,堤防護坡為混凝土,其糙率為0.015~0.020,護坡糙率對整個河道影響較小。河道整治后,原有河道過流條件改善,綜合考慮河段特征、洪水坡度、河床質平均粒、寬深比、含沙量等因素,并與該河道特性相近的大凌河喀左城市段進行類比分析,最終治理河床選用0.033做為設計糙率值[4]。
糙率選定后需要確定設計河道比降,治理的原則是基本上維持天然河道的比降不變。治理后河道趨向平順,斷面為梯形斷面,經實測并回歸分析確定設計比降見表3。
表3 設計河道比降表
建平縣牤牛河設計水面線計算采用天然水面線計算軟件V3.111,其中橋壅水計算采用鮑式公式,一般斷面間用能量方程式推算。
能量方程式:
(1)
式中:Z1、Z2分別為下、上游斷面的水位,m;hf、hj分別為上下斷面間的沿程、局部水頭損失,m。u1、u2分別為下、上游斷面的流速,m/s。
鮑氏公式:
△Z=ξ(V2-V12)
V=2PVS/(1+P)
V1=Q/(W過+W阻)
(2)
式中:△Z為橋壅水高度,m;ξ為系數(與水流進入橋孔的阻力有關);V為有沖刷情況時,橋下平均流速,m/s;V1為天然條件下橋位處平均流速,m/s;P為與橋孔沖刷有關的系數;W過、W阻為橋的過水和阻水斷面面積,m2;VS為橋下設計洪水流速,m/s。
根據上述已經條件及所確定的有關參數,各河道P=2%、 P=5%、P=10%水面線成果見表4。
以上水面線計算成果表為確定堤頂高程提供依據。
沿建平縣城區(qū)修建濱河北路即防洪堤,通過工程治理加快交通運輸的快速發(fā)展,實現河道暢通,河道內出現環(huán)境水面,改造城市環(huán)境。
表4 各河道p=2%、p=5%、p=10%水面線成果
[1]韓立陽,馬雪梅,肖敬光,薛強.渾河沈陽城市段水面線計算中所遇問題的分析[J].東北水利水電.2004(12):11-27.
[2]游暢.關于福永河防洪工程規(guī)模幾個重要邊界條件的確定[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3(05):170-172.
[3]胡宇.明渠水面線計算方法分析研究[D].西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
[4]宿繼成,曲少萍,胡湘.天然河道水面線計算方法的改進[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7(01):24-26.
1007-7596(2016)05-0046-03
2016-03-18
陳樹華(1965-),男,遼寧建平人,高級工程師,從事水利管理工作。
TV87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