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吳向輝 鄭兆陽 曹輝輝 夏必文 杭德龍 楊學文
(1安徽省植物保護總站,安徽合肥230001;2巢湖市植保站,安徽巢湖238000)
油菜蜜蜂授粉與綠色防控技術的集成示范
李靜1吳向輝1鄭兆陽1曹輝輝1夏必文2杭德龍2楊學文2
(1安徽省植物保護總站,安徽合肥230001;2巢湖市植保站,安徽巢湖238000)
2014、2015年在安徽省巢湖市開展了為期2a的油菜花期蜜蜂授粉與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集成應用試驗示范,結果表明,這2項技術的集成應用可以使油菜單株角果數提高,產量提高,油菜籽含油率增加,同時綠色防控技術對蜜蜂安全,總體效益顯著。
油菜;蜜蜂授粉;綠色防控;集成應用
油菜為我國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是典型的蟲媒作物,昆蟲傳粉對其產量和質量影響很大。研究表明,蜜蜂為油菜授粉可以使油菜增產[1-4]。但農業(yè)生產中化學農藥的濫用,致使包括蜜蜂在內的授粉昆蟲生存環(huán)境惡化,數量急劇減少,因此,要利用蜜蜂授粉,就必須保護蜜蜂安全。應用綠色防控技術防治油菜病蟲害,既保護了蜜蜂,又可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油菜生產中,將蜜蜂授粉與綠色防控技術相結合,并大面積推廣應用,顯得尤為必要。
1.1示范區(qū)概況與供試材料示范區(qū)分別位于巢湖市中垾鎮(zhèn)、夏閣鎮(zhèn)和烔煬鎮(zhèn),示范面積3 335hm2。供試油菜品種為秦優(yōu)10號。
1.2試驗、示范設計為示范油菜蜜蜂授粉與綠色防控技術集成應用的增產效果以及總體效益,特設計了蜜蜂授粉與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配套試驗和技術集成大區(qū)示范(以下分別簡稱配套試驗和大區(qū)示范)。其中,試驗設3個處理,蜜蜂授粉與綠色防控技術集成處理(以下簡稱蜜蜂授粉處理)和空白(網罩)對照處理(用20目的網棚物理隔離,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但不放蜂處理),這2個處理均設在中垾鎮(zhèn)劉楊自然村楊立新戶油菜田,面積分別為1 500m2、399m2;自然對照處理(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但不放蜂處理,距離放蜂區(qū)2km以外,生產條件、油菜品種、生產水平與前2個處理相近),面積1 500m2。每個處理3次重復。大區(qū)示范設置油菜蜜蜂授粉與綠色防控技術集成示范區(qū)(以下簡稱蜜蜂授粉示范區(qū)),面積3 334hm2;常規(guī)無蜂對照區(qū)(即農民常規(guī)防治但不放蜂區(qū)域),面積1hm2,評價比較這2種技術集成的總體效益。
1.3示范技術
1.3.1花期蜜蜂授粉技術選擇適宜油菜授粉的意大利蜜蜂,于油菜開花10%時(3月16日)組織蜜蜂進場。按照1箱/2 001m2,蜂群勢8脾以上配置蜂群,授粉蜂群以10~20群為一組布置在地塊中央或分散在田地周圍;巢門背風向陽,蜂場與授粉田間距離小于100m。油菜落花90%(4月16日)離場。放蜂期間盡量避免施藥,若必須用藥應在蜜蜂入場前10d,并選用對蜜蜂安全的藥劑或在蜂場撤離后噴施農藥。放蜂期間,要保證蜂群具有干凈充足的水源;及時采收蜂蜜和花粉,防止蜜粉壓子脾,提高蜜蜂訪花的積極性。
1.3.2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為確保油菜田蜜蜂安全授粉,有效防治病蟲害,集成了油菜綠色防控技術,主要有種植抗耐病性較強秦優(yōu)系列油菜品種;農業(yè)防治技術和規(guī)范施藥技術。重點是切實把好菌核病藥劑防治“三關”,即防治適期與次數、對路藥劑和施藥技術3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在油菜盛花初期和盛花期分別防治1次,并選用對蜜蜂低毒且對環(huán)境友好的藥劑40%菌核凈WP,施藥時注意油菜全株上下要受藥均勻,于下午施藥。
1.4調查內容及方法
1.4.1配套試驗油菜菌核病防治前及施藥后第3天,在距離蜂箱5m、10m和100m處,每處各取3個樣點,每點1m2,分別調查不同位置的死蜂數量,從而評價藥劑對蜜蜂的安全性;于油菜收割前,調查記錄角果數、每角果粒數、千粒重、理論產量和實測產量等指標。理論產量調查方法:每個重復(小區(qū))隨機取20株調查單株角果數,再隨機選取20個角果,調查每角果粒數,并測千粒重。理論產量=每667m2株數×每株角果數×每角果粒數×千粒重。實測產量:蜜蜂授粉處理、自然對照處理和空白(網罩)對照處理分別按照實際面積測產,先收割,再脫粒去雜,晾曬或烘干,稱重最后折算為667m2產量。
1.4.2大區(qū)示范于油菜花期結束蜂農轉場前,調查蜂產品的產量;在示范區(qū)和常規(guī)對照區(qū)內選定中垾鎮(zhèn)建華村、夏閣鎮(zhèn)國勝、沿河村、烔煬鎮(zhèn)唐咀村分別測實產,并測算667m2產量,并進一步比較總體效益。
1.5數據分析采用DPS軟件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2.1不同處理對蜜蜂安全性的影響結果顯示,距離蜂箱5m、10m和100m處藥前平均死蜂數分別為3頭、3頭、0頭,藥后第3天分別為2頭、3頭、0頭,說明盛花期防治菌核病使用40%菌核凈WP對蜜蜂安全。
2.2不同處理對油菜產量和品質的影響油菜收割前,對各處理油菜產量調查結果(見表1)表明:蜜蜂授粉處理單株角果數明顯高于自然對照處理和空白(網罩)對照處理,分別增加44.41%和39.10%;千粒重和每角果粒數,3個處理間差異不明顯。說明蜜蜂授粉可以顯著增加油菜單株角果數。最終理論產量和實測產量蜜蜂授粉區(qū)均顯著高于自然對照處理和空白(網罩)對照處理,其中蜜蜂授粉處理的理論產量比自然對照處理和空白(網罩)處理,分別增加34.31%和35.79%;實測產量比自然對照處理高16.14%,比空白(網罩)對照高33.32%。由此說明蜜蜂授粉可以明顯增加油菜的產量。含油量以自然對照處理最高,但蜜蜂授粉處理仍比空白(網罩)處理高3.22%。
表1 油菜蜜蜂授粉與綠色防控技術配套試驗油菜產量
2.3示范總體效益一是蜜蜂授粉示范區(qū)油菜產值明顯高于常規(guī)無蜂對照區(qū)。蜜蜂授粉示范區(qū)平均產量:中垾鎮(zhèn)建華村為220kg/667m2,夏閣鎮(zhèn)國勝、沿河村為192.5kg/667m2;常規(guī)無蜂對照區(qū)(烔煬鎮(zhèn)唐咀村)為165kg/667m2。按照當前油菜籽平均售價4元/kg折算,蜜蜂授粉區(qū)中中垾鎮(zhèn)建華村平均油菜產值880元/667m2,夏閣鎮(zhèn)國勝、沿河村平均油菜產值770元/667m2;常規(guī)無蜂對照區(qū)平均油菜產值為660元/667m2。由此可以看出,蜜蜂授粉與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集成使用增產效果顯著。二是蜂產品經濟效益顯著。蜂農轉場前,對蜜蜂授粉示范區(qū)內的13戶蜂農進行調查,整個油菜花期平均每667m2產蜂蜜20kg、蜂皇漿0.25kg,按市場收購價蜂蜜14元/kg、蜂皇漿200元/kg折算,平均每667m2蜂產品收益為330元。三是總體經濟效益顯著。蜜蜂授粉區(qū)種子、農藥、化肥、田間管理用工、蜜蜂轉場及養(yǎng)護等總投入550.2元/667m2,油菜籽與蜂產品總收入中垾示范區(qū)為1 210元/667m2、夏閣示范區(qū)為1 100元/667m2,投入產出比分別為1∶2.20、1∶1.99;常規(guī)無蜂對照區(qū)種子、農藥、化肥、田間管理用工等總投入509.2元/667m2,油菜籽收入為660元/667m2,投入產出比為1∶1.30。蜜蜂授粉示范區(qū)總體效益明顯好于常規(guī)無蜂對照區(qū)。
3.1結論試驗、示范結果表明,油菜田采用人工釋放蜜蜂授粉技術,可以提高油菜單株角果數,增加油菜籽產量,這與金水華[3]等的研究結果一致。說明在蜜蜂授粉的情況下,其授粉行為通過提高油菜傳粉效率,提升坐果率以增加單位產量。同時本示范采用的綠色防控技術對蜜蜂安全,且能有效控制油菜病蟲害,確保了油菜質量安全。二者的集成應用,不僅規(guī)范了油菜生產技術,而且促進了農民增收,提升了總體效益,可進一步在油菜主產區(qū)示范應用。
3.2討論本示范同時測定了油菜籽含油率,以探討蜜蜂授粉對油菜籽質量的影響。結果顯示,蜜蜂授粉處理含油率顯著高于空白(網罩)對照處理,但卻低于自然對照。初步認為蜜蜂授粉和自然界授粉昆蟲傳粉對油菜籽含油率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空白對照處理因沒有任何介質傳粉,故油菜籽產量和含油率均最低,但也不可排除網罩在一定程度上對光照和通風的影響,至于影響程度有多大,還需要進一步研究。配套試驗中設置了自然對照處理,但是因為蜜蜂出巢采蜜、授粉的活動不受人為控制,因此自然對照處理離蜜蜂授粉處理有一定距離,最終產量和質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如何更為合理的設置自然對照處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1]周丹銀,簡紹方,劉意秋,等.蜜蜂為油菜授粉效果初步研究[J].蜜蜂雜志,2010,01:3-5.
[2]謝霖霖,胥保華,孫陽恩,等.蜜蜂授粉對油菜籽產量及油中脂肪酸組成的影響[J].蜜蜂雜志,2011,04:41-43.
[3]金水華,魏文挺,易松強,等.平湖地區(qū)油菜蜜蜂授粉效果的研究[J].蜜蜂雜志,2011,08:1-3.
[4]石元元,管翠,曾志將,等.蜜蜂為油菜授粉增產效果及機理研究[J].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2009,31(6):994-1005.
(責編:張宏民)
S565.4
A
1007-7731(2016)09-92-02
李靜(1981-),女,安徽淮北人,碩士,從事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技術推廣工作。
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