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遠軍
(四川省南充高級中學, 四川 南充637000)
中學足球訓練對自我效能理論的實踐應用研究
周遠軍
(四川省南充高級中學, 四川 南充637000)
現(xiàn)代研究證實自我效能感與個體的成就顯著相關,自我效能感越好,個體的成就越高。以自我效能理論為指導,通過重設訓練目標、重組訓練流程,在中學生足球訓練中采用了滲透式訓練模式,結果發(fā)現(xiàn)基于自我效能理論的訓練模式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了學生的足球技能訓練效果,其在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具有重要的實踐應用價值。
自我效能;足球訓練;中學
自我效能是由著名心理學家 Bandura提出的,指的是個體對自己是否具有某種行為能力,能夠成功完成某項行為的主觀判斷[1]。國外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2],個體的自我效能感與其取得的成就存在正相關關系。通常來說,有較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生活中更容易表現(xiàn)出適度的自信,所以也更容易取得成就,反之,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多有自卑表現(xiàn),這會對其正常能力的發(fā)揮產生不利影響,所以更難獲得成功。對于學習足球技能的中學生而言,其自我效能感具體指學生在進行足球運動實踐時,對自己取得成功的能力的主觀評估。不論是在足球訓練還是在足球比賽中,每一次成功的過人、運球、射門體驗,都會留下良好記憶。在其面對另一訓練任務時,這一記憶會被重新喚起,良好記憶的反復喚起會促進個體自我效能的提升,從而讓個體在面對挫折、困難時能夠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克服[3]。反之,學生在足球訓練過程中體會到的失敗經(jīng)歷,則會留下不好的記憶,其在面對新的訓練內容時會不自覺地喚醒以往失敗的記憶,形成自我無效能感,從而影響新技能的學習效果。由此可見,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對中學生的足球訓練及心理發(fā)展都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2.1 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 A中學高一年級的兩個班級作為研究對象,分別作為實驗班級(30人)和對照班級(35人),平均年齡(16.3±2.0)歲。入組學生實驗前進行足球基本技術、自我效能、體能及心理測試,結果顯示兩組的足球基本技術、自我效能、體能水平及心理狀態(tài)相當,具有可比性。
2.2 研究方法
兩組學生均接受 12周的足球技能訓練。(1)實驗班級:以自我效能理論為指導,制定滲透式訓練模式。滲透式訓練模式是指在足球課堂訓練的環(huán)境、內容、目標任務不變的情況下,將總體訓練目標分解為若干子目標,讓學生通過達到一個個子目標來完成總體訓練目標。同時根據(jù)不同足球技術動作之間的聯(lián)系,對傳統(tǒng)的足球技能訓練流程進行重組,按照新的訓練流程實施訓練(見圖 1)。(2)對照班級:按照傳統(tǒng)的足球技能訓練方式開展訓練。訓練流程:任務宣布—動作講解與示范—布置練習—練習并糾錯—總結。
圖1 滲透式訓練的足球技能訓練流程圖
2.3 評價方法
(1)自我效能感:參考 GSE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體育專業(yè)自我效能量表,編制《中學生體育運動自我效能量表》,量表通過了信度及效度檢驗[4]。量表包括學習行為效能感、學習能力效能感兩方面,共設 20條目,運用 5級評分法,評分越高說明效能感越好。實驗前后,分別向兩個班級的學生發(fā)放量表,評估其自我效能感變化。(2)心理狀態(tài):實驗前后,向學生發(fā)放 SCL-90(癥狀自評量表),從生活習慣、意識、思維、情感、感覺、飲食睡眠、人際關系幾方面對學生的精神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3)足球技術:參考中國足球協(xié)會制定的青少年訓練大綱,在實驗前后分別對兩組學生的足球技術掌握水平進行測試。兩個班級共進行了 5次足球比賽,統(tǒng)計比賽數(shù)據(jù)。運用SPSS20.0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心理狀態(tài)與自我效能
實驗前,兩個班級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評分和 SCL-90評分差異不明顯,實驗后,兩個班級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評分明顯提高,SCL-90評分明顯降低,并且實驗班級的自我效能感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班級(P<0.05),實驗班級的 SCL-90評分低于對照班級,但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表1)??梢娫谥袑W足球訓練中采用滲透訓練模式,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
表1 兩個班級學生實驗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與自我效能水平比較
3.2 足球技能
實驗班級的踢準、顛球、頭球、繞桿射門、射門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班級,P<0.05(表2)。說明基于自我效能理論的滲透式訓練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足球技能掌握水平。
表2 兩個班級學生實驗后的足球技能成績比較
兩個班級的5次比賽中,實驗班級總得分 19分,對照組班級總得分10分,實驗班級的比賽總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班級(P<0.05)。實驗班級在比賽中的傳球成功率、搶斷球成功率、射門成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班級(P<0.05,表3)。
表3 兩個班級學生的足球比賽成績比較(%)
4.1 滲透式訓練能有效促進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自我效能理論認為個體的自我效能主要與替代經(jīng)驗、情緒喚醒、言語勸說、行為成就幾大因素有關。中學生正處在生理與心理的成長發(fā)育階段,普遍具有心理素質差的特點。既往采用的運動技能訓練方法是以言語勸說、替代經(jīng)驗為主,對情緒喚醒、行為成就的應用較少[5]。實際上,情緒喚醒和行為成就在個體自我效能的形成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前者決定著個體從事某項活動的態(tài)度,后者則能讓個體產生一種自我阻礙或自我?guī)椭淖饔?。在足球技能訓練中,訓練目標難易程度會影響到學生的訓練效果,而訓練目標的設定又與個體的能力自我評估有關。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滲透式訓練模式,即將足球技能訓練的總體目標分解為多個相互聯(lián)系、難度遞增的子目標,讓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更容易達到各個子目標,從而獲得成功體驗,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本次研究還對傳統(tǒng)的足球技能訓練流程進行了調整,找到單個技術動作之間的聯(lián)系,對訓練流程進行重組、整合,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領會各個動作間的聯(lián)系。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班級實驗后的自我效能感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班級(P<0.05)。這也證實了設置多級訓練目標、重組訓練程序的滲透式訓練模式符合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足球技能的訓練規(guī)律,將其用于足球技能訓練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4.2 滲透式訓練模式能有效促進學生心理發(fā)展
足球運動的技術難點較多,訓練量大且內容枯燥,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厭倦、煩躁、自暴自棄等不良心理變化。研究顯示,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對于調節(jié)不良情緒有著明顯的效果,自我效能感高的個體在面對挫折、困難是,一方面會滿懷希望地憧憬未來,同時又會認清現(xiàn)實,對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不斷進行調整,從而保持健康的心理精神狀態(tài)。對于參與足球訓練的中學生而言,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能夠使其將枯燥、乏味的技能訓練視作對自己的考驗,不斷地進行自我鞭策,堅持不懈。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雖然兩個班級實驗后的心理健康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但實驗班級的心理健康評分仍略高于對照班級,并且較實驗前明顯降低。這一結果也證實基于自我效能理論的滲透式訓練模式,確實具有調節(jié)個體心理狀態(tài),促進個體心理健康的作用。
4.3 滲透式訓練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足球訓練效果
本次研究結果還顯示,實驗班級的踢準、顛球、頭球、繞桿射門、射門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班級,同時比賽中的傳球成功率、搶斷球成功率、射門成功率也明顯高于對照班級(P<0.05)。這說明在中學足球訓練中引入滲透式訓練模式,能夠通過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來提高訓練效果。面對技術繁多、復雜的足球訓練,采用滲透式訓練模式,對技術動作、訓練目標進行分解,讓學生通過達到一個個分解目標來獲得成功體驗,形成良好記憶,在面對難度較大對待訓練時,能夠通過喚醒良好記憶來增強自己克服困難的信心,始終相信自己具有掌握各種高難度技術的能力,從而在訓練中自覺地控制自己的行為,積極地進行學習、鍛煉,最終實現(xiàn)技術水平的提高[6]。
綜上所述,在中學足球訓練中,以自我效能理論為指導,重設訓練目標、重組訓練程序,進行滲透式訓練,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足球技術訓練效果,同時還有助于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
[1] 曾強.自我效能理論在初中男生足球技能習得過程中的應用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2):52-53.
[2] 高源.試論自我效能感培養(yǎng)對提升足球教學效果的意義[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21(11):86,91.
[3] 寧軍.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yǎng)在足球運動中的應用[J].延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3):90-91.
[4] 張俊良.淺談學生自我效能感培養(yǎng)在足球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1,1(5):32,34.
[5] 鄭瀟.分析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yǎng)在足球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時空,2015,(5):192-192.
[6] 鄧意.高校足球教學中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2):121,123.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Self Efficacy in Football Training in Middle Schools
ZHOU Yuan-jun
(Nanchong Senior High School, Nanchong 637000, Sichuan, China)
Modern research confirms that self-efficacy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 achievement, self-efficacy is better, the individual achievement is higher. In this paper, self-efficacy theory, by resetting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reorganization of training processes in Soccer Training adopted infiltrating training mode, and found that based on self-efficacy theory training model to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self-efficacy, improved students soccer skills training effect, which is of great practical value in youth football training.
self-efficacy; football training; middle school
作者信息:周遠軍(1979-),四川什邡人,大學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足球教學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