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中
想不通時如何往“通”里想
李兆中
只要生活,這樣那樣的缺憾和無奈總是難免的。面對種種糾結和心頭不能釋懷的事,要想輕松,日子充滿陽光,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整,也許思路一變,眼前天藍地綠。
試著想一想,是這個社會除了問題,還是自己看問題的視角出了偏差?生活中的有些事,雖然是社會變遷或階段性的政策所致,可那些人偏偏是你,那些事,偏偏遇上了你。這看似偶然,實際上是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在某個環(huán)節(jié)的體現?!叭说谋举|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既成的事實和無法改變的結果,都仍然影響著一些人的情緒,耿耿于懷在一些人的心頭。這就需要反省了:是社會出了問題,還是自己看問題的視角出了偏差;是改變世界難度大,還是改變一下自己的心態(tài)難度大?當然,難度大并不可怕,關鍵是你改變不了。倒不如自己給自己搬一個梯子:我改變不了既成的事實,但可以改變對待事實的態(tài)度。調整一下自己對待問題的視角,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試著想一想,是這件事不公平,還是自己對待這件事的態(tài)度不客觀有些同志感到不公平,往往是在比較中產生出來的:某某工作并不比自己強,為什么連連提升,青云直上;某某業(yè)務能力明顯不如自己,為什么得到那么多好處和榮譽?這種說法不能說不是事實,也不能說一點道理也沒有??蛇@個事實是一定范圍的事實,這個道理是一定視角的道理。一個人能否成就事業(yè),能否在一定的
階段得到提升或認可,固然與這個人的能力素質有關,但生活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數學公式算出來的,而是在千變萬化的動態(tài)中過出來的。一個人能掌控自己的努力,但決定不了時代的潮流和環(huán)境的變化。戰(zhàn)爭年代,有的人十幾歲二十幾歲,就當了團長、師長,這是當時形勢發(fā)展和軍事斗爭的需要;改革開放初期,一覺醒來,成千上萬的人賺了大錢,其中有些人并不比我們勤勞,這也是市場經濟發(fā)展和國家經濟建設的趨勢所造就。公正是歷史的、相對的、具體的。站在一定的高度、一定的范圍、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看問題,處事的理念就會開闊,認識分析問題就會客觀全面。
試著想一想,是生活容不下自己,還是自己缺乏融入生活的思想境界?有些人,看什么都不順,似乎生活在跟自己過不去。不妨想一想:是生活容不下自己,還是自己壓根就不想往生活里面融;是做事出了問題,還是做人需要調整?從根本上說,是一個人的修養(yǎng)和思想境界問題。修養(yǎng)好,立足點就會高,胸懷就會寬,思路就會廣;思想境界高,看問題就會客觀,分析問題就會全面,處理問題就會得當。所以說,世界上沒有完全想不通的事,關鍵看你怎么想。這個“想”,需要從委曲和無奈中吸收健康的雨露,需要在人生摔打的沉淀中汲取正能量的滋補。有一天,當你早晨醒來,心情很好,不是因為窗外雨過天晴,而是因為無論晴天雨天,良好的心態(tài)都能孕育出心中一片陽光。
【作者系烏魯木齊民族干部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