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罪辯護》連載之十二
胡良友故意傷害案
朱明勇
法醫(yī)鑒定
我接著說:為了慎重起見,你把當時的情況給我講述一下,我要做個筆錄。她說可以,然后我就開始詢問當時的情況。
最后,我想怎么能從她口里得到這個B超報告單里的問號的真正含義,是直接問還是要拐個彎兒?我擔心問得不好,她的回答也許不是我想要的結果。我的大腦在飛速地運轉著,此刻已經有人前來做B超檢查了,看著人越來越多,我怕他們領導如果看到,說不定又會使什么絆子。
我干脆站起身來,直接對著排隊的人說:今天上午檢查工作,做B超的下午再來。經我這一吼,排隊的人陸續(xù)開始走了。
也許這一情節(jié)讓這位姑娘有點害怕,于是,我趁熱打鐵直接問道:你為什么在這個報告單結論后面打個問號?
她又看了看報告單說:這是我根據當時檢查的情況,懷疑他脾臟損傷,所以就打了個問號。我進一步確認性地問道:你是真的懷疑他脾臟損傷嗎?她說:是的。
其實,我的這個問題的本質就是要讓她確認,她就是“懷疑”而已,所以我在問話中加入了“懷疑”二字,而且用了“真的”“假的”這種選擇性發(fā)問。
看到她已經有點緊張,似乎也想說明自己僅僅是懷疑而不是“確證”,于是,我緊接著又問道:既然你做過B超檢查,那你為什么沒有在報告單里寫“確證”脾臟損傷?
她輕聲解釋道:B超屬于輔助性檢查,輔助性檢查還需要醫(yī)生結合臨床作進一步判斷,我自己并不能確認這個人一定是脾臟損傷。所以,我的報告單最后結論部分打了個問號。
最后我收尾一句:你報告單最后的符號是問號吧?
她答:是的。
我再補充一句:這說明什么問題?
她有點不耐煩了:不是說了嗎,我僅僅是懷疑患者脾臟損傷。
我覺得我應該已經得到了我想要的答案。但是我還不死心,突然話題一轉:如果復查發(fā)現(xiàn)這個人沒有脾臟損傷,你怎么辦?
女醫(yī)生的語調完全變了:我也只是寫懷疑他脾臟損傷,并沒有說他脾臟一定就是損傷啊。
我說:好,為了你不被牽扯進這個案子,你再寫個說明,說你的B超報告結論為懷疑脾臟損傷。
她只好答應了,盡管我知道,這個溫文爾雅的美麗姑娘過后一定會恨死我這個律師了。
原定開庭時間的前一天,我的一份充滿質疑法醫(yī)鑒定的辯護意見就提交到了法庭,這份意見書觀點鮮明:本案根本不構成輕傷,而且輕傷鑒定違反法律程序,所依據的B超報告單在醫(yī)院查不到記錄,甚至連繳費記錄都沒有。并且做B超的醫(yī)生還親筆證實自己僅僅是懷疑被害人存在“脾臟損傷”,而不能“確證脾臟損傷”。故我的當事人不構成故意傷害罪,希望法庭考慮立即釋放。
同時我提出,如果法院不采納我的辯護意見,我們將申請重新鑒定。
我之所以用這么強硬的語氣表達,是因為在咨詢內科專家的時候還做了另一份功課。即我問過那位內科專家,假如我們申請進行重新鑒定,那還有沒有可能查出來什么?
專家當時就笑了笑說,根據目前的情況有兩種可能,如果真的是脾臟大出血,那么絕對不是保守治療就可以治好的,往往需要做手術。但是,如果像B超單顯示的那樣,僅僅是被膜下出血,盡管也可以叫做脾臟損傷,一般認為是比較小的損傷,而且這種出血一般過7天左右基本可以自行吸收。吸收之后再復查也不可能看到什么陰影和異?;芈暳?,也就是一個月后通過復查是不可能得出之前是否存在被膜下出血的結論的。
因為有了這樣的底線準備,我才敢堅持要求做重新鑒定。法官回應說要研究一下再說,看來庭是開不成了。
果然第二天一上班法官就打來電話說,法院經過研究不同意重新鑒定,理由說了一堆,其實我心里清楚,他們一定是把法院的那個法醫(yī)又叫去問了,而那個法醫(yī)一定會說這個鑒定當時做得太草率了,有很多資料不全,律師已經復印了全部鑒定案卷。況且,現(xiàn)在過去了這么久(兩個多月了),恐怕再復查,什么也沒有了,還不如不復查。
接到電話后我異常興奮,難道這個案子就這么給他攪黃了,也太不驚心動魄了吧。
皮膚擦傷
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姜還是老的辣。顯然,我這個剛拿到律師證的小律師還是被這位老謀深算的審判長給鎮(zhèn)住了。
這些老法官怎么那么隨便就被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律師給搞定了呢?
一周后的一個下午,審判長打來電話叫我去一趟法院,說還有一個問題要告知我。
滿心忐忑的我來到法院,這次沒有那么多的激情了,一路上我都在想:他們還會有什么花招呢?
到了法院才知道,原來他們這次強調的是,即便脾臟損傷夠不上,那么,鑒定報告中還有一處也可以構成輕傷。即除了脾臟損傷之外,法醫(yī)鑒定報告上還有一處表述為:“頸部創(chuàng)口累計達到8cm。”根據這一表征,參照《人體輕傷鑒定標準》也著實構成了輕傷。
當我從老態(tài)龍鐘的審判長那沙啞而又生硬的口音中聽到這個消息時,心里很不舒服。是的,我之前似乎忽略了這個問題,那一刻我實在有些不知所措了。
但是我的思維一直沒有停下來,既然在這個案子中確定了駁倒法醫(yī)鑒定的思路,那么,我還是得從法醫(yī)鑒定入手接招。
回到辦公室,我嘴里反復念叨著“頸部創(chuàng)口、頸部創(chuàng)口”,這個概念,念著念著,我忽然想到初中《生理衛(wèi)生》一書中的一個知識點,即“皮膚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組織”,但是,我明明看到照片上是被害人頸部僅有幾條類似女人打架的抓痕,并沒有什么大礙。按照我的理解,這兩個月之后,也許早就看不見了。難道這就是法醫(yī)學上所認定的“創(chuàng)口”嗎?
難題出現(xiàn),我知道專業(yè)問題得找專家解決。一直以來,我遵循這一規(guī)律,并養(yǎng)成了遇到專業(yè)問題首先咨詢專家的·工作習慣。起碼我們也應該知道什么問題是不是專業(yè)問題,是哪個領域的專業(yè)問題,然后還應該知道去哪里才能找到相關問題最權威的專家。
放下短暫的喜悅和驚恐,我再度找到一位外科專家,這一次我明確提出問題,說:我想知道醫(yī)學上所說的“創(chuàng)口”和日常生活中所常見的夫妻打架時老婆抓傷老公的抓痕有什么區(qū)別,我需要一個專業(yè)的解釋。
聽到這兒,外科專家笑個不停,說:你怎么一來就想到老婆抓人呢。我開玩笑地說:我們單位原來有個同事,隔三岔五就被老婆打一頓,而且經常會在臉上、脖子上出現(xiàn)抓痕。我想知道,他老婆每次這樣抓他會不會把他抓成法醫(yī)學上的“輕傷”啊。
專家繼續(xù)笑道:我明白了,這個問題很簡單。我們醫(yī)學上所說的“創(chuàng)口”,一般指的是外傷導致的皮膚創(chuàng)口,比如刀砍的、匕首刺的,這些傷痕都屬于創(chuàng)裂傷,也即法醫(yī)學上所講的“創(chuàng)口”。人的皮膚一般認為至少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組織三個層面,如果一般的手指抓傷不可能傷及真皮,更不可能傷及皮下脂肪組織。當然除了梅超風的“九陰白骨爪”。說罷,專家自己大笑起來。然后他接著說,當然你們的那位同事的老婆抓傷的痕跡,我們醫(yī)學上一般叫做“表皮擦傷”。也就是說,“表皮擦傷”和法醫(yī)學上的“創(chuàng)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聽到這兒,我又心潮起伏了,我知道明天的法院里,那個聲音沙啞的老家伙一定會瘋掉的。
責任編輯:崔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