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鴻飛/編譯
?
英國脫歐后,科學脫不脫?
邢鴻飛/編譯
7月23日,英國宣布退出歐盟的一個月后,大約4 500名科學家和科學界人士將匯聚英國曼徹斯特,參加歐洲科學開放論壇(EuroScience Open Fo rum)的開幕,這是歐洲最盛大的交叉學科研究會議。英國退出歐盟的投票和關于英國新首相特雷莎·梅的未來規(guī)劃的問題必然為會議議程蒙上一層陰影,英國退出歐盟令歐洲科學界和各領域人士深表擔憂。然而歐洲科學開放論壇項目委員會主席耶日·蘭格(Jerzy Langer)卻認為,會議目前已經有了更鮮明的目的:在一個不確定時期,來證明“我們,身為科學家,是一個大家庭,我們的規(guī)則和價值觀超越了政治和地理的邊界?!?/p>
英國脫歐對科學界的影響集中體現(xiàn)在對持續(xù)合作和研究人員在歐洲的自由流動所造成的障礙。然而,英國和歐洲科學界之間聯(lián)系的密集網絡會擴展到其它很多領域,包括科學政策、科學證據(jù)和面向決策者的專家咨詢。
歐盟委員會科學咨詢機制 (SAM)就是一個例子。2005年,歐盟委員會研究、科學和創(chuàng)新專員卡洛斯·莫埃達斯(Carlos Moedas)宣布了這一機制。公開提名程序之后,任命了七名顧問組成的高級專家組,并于2016年1月開始工作。在布魯塞爾秘書處的支持下,SAM也將從歐洲各國的科學人士和學術團體獲取各方建議。
SAM最初的兩個項目 (輕型機動車的二氧化碳、數(shù)字身份和網絡安全)進展順利,計劃于2016年末公開研究結果。SAM最近也發(fā)表了關于除草劑草甘膦的安全和風險的解釋性說明,該主題在歐洲依然是一項棘手的難題。
SAM高級顧問組的首屆主席亨里克·魏格納(Henrik Wegener)強調了顧問組獨立、透明、協(xié)商工作方式的必要性。在此目標引導下,下一次會議將在歐洲科學開放論壇會議期間舉行,首次為更多的研究團體提供了參與SAM工作的機會。2006年9月,歐盟委員會將在布魯塞爾舉行國際政府科學咨詢網絡的峰會,屆時SAM將發(fā)揮重要作用。
SAM的工作剛剛起步,僅僅舉行了兩次會議,其最初的議題是由布魯塞爾的決策者提出。預計SAM很快將以被動和主動兩種方式開展工作,高級顧問組已經列出了一長串主題和潛在的問題,有可能對歐盟未來的決策做出有意義的貢獻。至于SAM如何在獨立性和政策相關性之間保持平衡,在證據(jù)、政策、和政治之間的爭論中陷入多深,都還有待觀望。
即使在英國脫歐之前,歐洲科學開放論壇的會議已經開始特別關注科學政策。在目前的氛圍下,這個問題比以往更重要。在英國脫歐的全民公投期間,對證據(jù)和專業(yè)知識的大聲拒絕,使傾向于基于證據(jù)的決策發(fā)生的逆轉機會增加。這樣的趨勢將來可能會擴展到其他領域,在歐洲政治話語中形成主導,研究團體則可能會采用過度防御或拒絕的姿態(tài)。
在歐洲科學開放論壇上,對于過去一個月發(fā)生事件的爭論和分析將會成為焦點,但要得出答案可能需要更多的反思時間。我們期待,SAM能夠提供這樣一個舞臺,通過這個舞臺,這些爭論可以向前推進(在英國、整個歐洲和其他地方)。
[資料來源:Science][責任編輯:岳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