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畔陽
溝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社交法寶,然而在當今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很多人卻不知道溝通其實主要是傾聽,認真聽聽他人在說什么也需要智慧。過去認為口若懸河的人才聰明,現(xiàn)在的普遍看法則是能夠提出恰當問題、善于傾聽的人才是明智的。善于溝通的人懂得如何耐心傾聽,竭力避免下面5個司空見慣的錯誤。
1.不等對方講完就在思索應(yīng)該如何回應(yīng)
人從本質(zhì)上講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聽他人說話的時候,我們的天性是根據(jù)先入為主的想法加以概括,并在此基礎(chǔ)上做出自己的判斷,而不去認真聽聽對方真正在說什么。顧客這樣開口:“我有問題要找你們客服……”與此同時,你已經(jīng)開始思考如何答復(fù)了,或是不容分說馬上開口辯解,或是不問青紅皂白把客服推出去,充作擋箭牌討客戶高興??墒?,顧客接著說的卻是:“因為我還不能確定這個產(chǎn)品怎樣使用?!蹦銊偛胚€蒙在鼓里想著如何應(yīng)對,卻沒想到原來是件好事,這是個真正要購物的人啊。所以,聽的時候要頭腦開放,用半分鐘深呼吸,穩(wěn)定心態(tài),心中默念:“傾聽不僅是我自己的事,要放松下來,不要急于得出結(jié)論,而要先弄清楚對方說什么?!?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6/12/10/qkimageszrcszrcs201614zrcs20161424-1-l.jpg"/>
2.不等對方說完就搶過話頭
在繁忙喧囂、競爭激烈的社會里,人的思維很容易落入求生模式,甚至對于事關(guān)重大、必須靜下心來慎重考慮的問題,也急于做出結(jié)論,有的人甚至口無遮攔地打斷對方。這樣的做法不僅說明缺乏教養(yǎng),還會火上澆油把事情弄得更糟。還是繼續(xù)上面的例子:“我有問題要找你們客服……”你馬上沖口喊道:“客服怎么了?”因為你成天都在應(yīng)對關(guān)于服務(wù)質(zhì)量的投訴,習(xí)慣性妄猜來者又是個找麻煩的刺兒頭。所以不論任何時候感到自己在想“這樣的話我已經(jīng)聽過幾百遍了”,都要意識到自己可能是在推斷或心存偏見。所以要克制自己,盡量用商量、探討性的口氣提問,徹底弄清楚對方真正想要說什么。
3.精神溜號想其他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
我們都扮演多種角色同時肩負不同的責任,這在當今的工作環(huán)境中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很多科學(xué)研究表明,一心二用,也就是同時做多件事情,效率并不高且效果也差,特別是談話過程中精神溜號、心不在焉的時候,更是如此。有的時候,確實對方有些重復(fù)嘮叨,很令人厭煩,但是他也會覺察到你的不耐煩和心神不定,看得出你沒有認真聽,所以他才會不斷重復(fù),而且你的左顧右盼會讓對方變得更加不耐煩。相反,認真注意對方在說什么并及時反饋,他就會知道你聽進去了,逐漸學(xué)會說到點子上,這對雙方都有好處。所以要全神貫注傾聽對方在說什么,自己真正聽明白了嗎?傾聽不是個競爭而是個互動的過程,需要用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探索對方的想法。
4.不等對方征求意見就搶先進言
很多人錯誤地認為,提意見是向?qū)Ψ奖砻髯约赫J真聽他說完并愿意提供幫助的好辦法,然而,除非對方向你征求意見,你的意見就不過是證明自己的看法,讓對方感覺自己略勝一籌的方式,給人留下好為人師的印象。注意,你的經(jīng)驗只對于你個人來說是獨特的,并不一定適合他人的實際情況,你的意見也同樣建立在你自己的經(jīng)歷基礎(chǔ)上,很可能受到先入為主想法的歪曲,或是沒有把你不知道的情況考慮進去。同事、朋友分享你的看法,并不意味著他們是想要向你征求意見,很多時候只是希望你能夠聽他們把話說完。如果想要征求你的意見,他們會開口要求的,所以恰到好處的提問才能幫助你更好地懂得對方想要的是什么。如果你感覺必須提出意見的話,那就先問問對方是否需要,如果對方回答“不”,那就把自己的意見留給自己吧。
5.批評對方而不是對方的觀點
就我個人而言,最令人沮喪的一件事就是娶了個心理醫(yī)生當老婆,每次我提出問題,她都會把談話變成針對我的批判會,弄得我談話興致頓時煙消云散。我在業(yè)務(wù)會上也見過這種情況,曾經(jīng)看到一群推銷員在會上對某個銷售員橫挑鼻子豎挑眼,只是因為他的表述有些笨拙,而想法其實是很不錯的。所以,把矛頭指向?qū)Ψ蕉皇窍敕ǖ脑挘鋵嵕褪窃谝再H低他人的方式抬高自己,真實想法是要證明自己比對方高明,這聽起來是個不錯的策略,其實非常愚蠢。首先,你攻擊的對象會對你心生反感。其次,也更加重要,只要對方?jīng)]有智力缺陷,立即就能意識到,如果你的想法真的有什么好,你就不會這樣肆意發(fā)起人身攻擊了。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