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吉林省松原地區(qū)孤店斷裂活動性研究

        2016-08-22 11:17:42于曉輝萬永魁尉楊傳成
        地震地質(zhì) 2016年2期
        關鍵詞:松遼盆地白堊深井

        王 雷 沈 軍 于曉輝 萬永魁尉 洋 邵 博 楊傳成

        1)防災科技學院, 河北三河 065201 2)山東省地震局, 濟南 250014 3)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 蘭州 730000

        ?

        吉林省松原地區(qū)孤店斷裂活動性研究

        王雷1,2)沈軍1)*于曉輝1)萬永魁1)尉洋3)邵博1)楊傳成2)

        1)防災科技學院, 河北三河065201 2)山東省地震局, 濟南250014 3)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 蘭州730000

        松原孤店斷裂斷裂活動性發(fā)震構(gòu)造1119年前郭地震

        0 引言

        21世紀初全球仍處于最新一次的地震活動高潮中(鄧起東, 2012)。在國內(nèi)主要表現(xiàn)在青藏高原及其周緣活動塊體上, 如2001年昆侖山口西8.1級地震、 2008年四川汶川8.0級地震、 2008年新疆于田7.3級地震、 2010年青海玉樹7.1級地震、 2013年四川蘆山7.0級地震等。在這一地震活動高潮背景下, 中國東北地震弱活動區(qū)也有一定的響應, 如2006年吉林松原發(fā)生了5.0級地震。自2013年以來, 松原地區(qū)4~5級地震不斷, 其中最大為2013年11月23日查干花5.8級地震, 該地區(qū)的構(gòu)造活動性成為被人們關注的問題。

        扶余-肇東斷裂是1條貫穿松原地區(qū)的NE-SW向的重要斷裂, 該斷裂在地震資料上顯示不同分段具有不同的活動性差異; 其中南段扶余—肇東查干花段(簡稱扶余-肇東斷裂, F2)為早中更新世斷裂, 中段扶余—肇東孤店段(簡稱孤店斷裂, F1)為晚更新世斷裂(圖1)。在查干花附近, 存在多條規(guī)模較小的NW向斷裂組, 稱為查干花斷裂組(F3), 屬于前第四紀斷裂。近年來, 松原地區(qū)連續(xù)發(fā)生的MS5.5、MS5.3、MS5.8和MS5.0地震的震群特征可能與F3斷裂的構(gòu)造特征有關。緊鄰目標區(qū)的孤店斷裂地處松遼盆地中央凹陷區(qū)南部的扶新隆起帶西南端, 位于長嶺凹陷與華字井階地的分界線附近, 屬于典型的正反轉(zhuǎn)構(gòu)造(付憲弟等, 2010)。另外, 孤店斷裂位于前人推測的1119年前郭地震Ⅶ度烈度區(qū)內(nèi), 該斷裂未來的發(fā)震能力和對目標區(qū)的影響程度需加以重視。

        圖1 孤店斷裂及研究區(qū)位置Fig. 1 Gudian Fault and position of the study area.斷裂根據(jù)石油資料解譯確認, 1119年地震烈度等震線和震中位置為吳戈等(1988)推測; F1孤店斷裂, F2扶余-肇東斷裂, F3查干花斷裂組

        本文在收集和分析石油勘探資料的基礎上, 利用淺層物探、 鉆探、 釋光測年及地貌測量手段, 研究其淺層結(jié)構(gòu)和活動性, 旨在為松原市活動斷裂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提供可靠的參數(shù)與信息, 并對1119年地震的發(fā)震構(gòu)造進行初步討論, 以期對松原地區(qū)的地震研究有所幫助。

        1 斷裂的平面幾何特征

        松遼盆地是活動斷裂隱伏區(qū), 斷裂活動形跡不同程度地被第四系覆蓋, 很難直接尋找到斷裂位置。但是, 該地區(qū)蘊藏著豐富的石油, 石油行業(yè)曾做過深層地震勘探, 獲得了大量的石油勘探資料。針對孤店斷裂, 從石油部門收集了三維地震構(gòu)造平面圖T04(下白堊統(tǒng)嫩江組4段底界)、 T1(下白堊統(tǒng)嫩江組底界)、 T2(下白堊統(tǒng)姚家組底界)3個反射層剖面和14個二維深部地震剖面(圖2)。項目組從石油勘探資料入手, 解釋與分析, 發(fā)現(xiàn)松原市西南有1條NW向的孤店斷裂(石國平等, 1985), 其北端與NE向的第四紀活動斷裂扶余-肇東斷裂(李傳友等, 1999a)相連。石油勘探構(gòu)造平面圖中, 孤店斷裂與扶余-肇東斷裂NE向的蓋子井—達里巴鄉(xiāng)段的地下破裂寬度和程度相同, 以1段圓弧平滑連接, 本文中將兩者合稱為孤店斷裂。

        圖2 孤店斷裂地震勘探剖面(修改自吉林油田資料)Fig. 2 Seismic prospecting profile across Gudian Fault(modified from the data of Jilin Oil Field).中間剖面為下白堊統(tǒng)嫩江組底界面(T1反射層剖面)三維地震勘探構(gòu)造平面圖; 1—14為控制孤店斷裂的二維地震勘探剖面

        孤店斷裂為弧形斷裂, 北起達里巴鄉(xiāng), 經(jīng)蓋字井、 孤楊、 深井子、 巨龍山村, 南至菜園子。該斷裂在下白堊統(tǒng)嫩江組底界破裂總長度約為66km。依據(jù)斷裂獨立破裂段中間破裂寬, 兩端變窄、 尖滅這一特征, 通過三維地震構(gòu)造平面圖T04反射層, 將孤店斷裂分為3段, 即達里巴鄉(xiāng)—蓋字井—孤楊段、 孤楊—深井子—巨龍山村段和巨龍山村—菜園子段。其中, 蓋字井—孤楊和孤楊—深井子2段破裂連續(xù)、 顯著, 說明斷裂新活動集中在這2段, 活動性比其他段更為強烈。

        2 斷裂運動性質(zhì)與活動時代

        2.1運動性質(zhì)

        松遼盆地位于太平洋板塊西側(cè)東亞活動大陸邊緣, 發(fā)育在大陸內(nèi)部太古宇—元古宇基底之上, 盆地內(nèi)多火山和巖漿活動(宋均秋, 2008)。在早白堊世因巖漿上涌, 發(fā)生裂陷擴張, 形成正斷性質(zhì)的斷裂; 早白堊世嫩江期—晚白堊世明水期末, 太平洋板塊向W運動, 擠壓盆地, 盆地內(nèi)發(fā)生構(gòu)造反轉(zhuǎn), 原來的正斷裂轉(zhuǎn)變?yōu)槟鏀嗔眩?新生代古近紀松嫩平原處于弱伸展階段; 至新近紀松遼盆地停止運動(陳昭年等, 1996; 張功成等, 1996; 李娟等, 2002; 宋均秋, 2008)。

        二維地震勘探1—14號剖面共同反映了孤店斷裂早期拉張, 晚期擠壓的運動性質(zhì)。同時, 揭示了斷裂錯斷地層的特征, 反射軸由上至下分為T02(古近系依安組底界)、 T06(下白堊統(tǒng)嫩江組3段底界)、 T07(下白堊統(tǒng)嫩江組2段底界)、 T1和T2。如圖2 中的6—10號剖面, 孤楊—深井子一帶斷裂切穿古近系依安組底界, 剖面中依安組以上地層信息缺失; 如圖2 中的5號剖面, 孤店斷裂錯動至下白堊統(tǒng)嫩江組3段底界; 如圖2 中的11號剖面, 巨龍山村附近孤店斷裂錯動至下白堊統(tǒng)嫩江組底界, 孤楊—深井子一帶斷裂活動性強于其它段。

        以二維地震反射剖面SYL19(圖3)為例, 孤店斷裂切穿上白堊統(tǒng)明水組頂界, 傾向SE, 斷面呈鏟形, 下部寬緩、 上部陡直。T2反射軸以下, 斷裂上盤下降, 具正斷性質(zhì); T2反射軸以上, 斷裂上盤多層同相軸向上拱, 且斷距由下至上逐漸減小, 具逆斷性質(zhì)。下部正斷層在早期斷陷階段形成, 上部逆斷層為反轉(zhuǎn)期產(chǎn)物, 表明早期該地區(qū)受拉張力作用, 后期處于擠壓應力狀態(tài)。因此, 孤店斷裂的受力狀態(tài)與松遼盆地形成過程中的受力情形一致。

        SYL19地震剖面(圖3)中, 可見白堊系及更老地層內(nèi)的斷裂信息, 但是缺失新生代以來的地層信息, 要反映斷裂的最新運動方式、 受力情況, 還需結(jié)合淺層勘探剖面。那樣, 既能反映斷裂的最新活動性質(zhì)、 產(chǎn)狀和位置, 又能揭露斷裂深部的結(jié)構(gòu)信息, 完整地顯示斷裂的演化過程和受力狀態(tài)。

        在深井子, 沿垂直斷裂方向布設淺層物探測線。在不同地層、 巖性的分界面, 反射波反射信號增強。如圖4, 解譯出10條反射軸, 從上到下分別為T0(第四系中間層)、 T01(第四系底界)、 TNt(新近系泰康組底界)、 TNd(新近系大安組底界)、 T02、 T03(上白堊統(tǒng)明水組底界)、 T04、 T06、 T1、 T2, 其中T2反射層信號較弱、 反射波組較短。根據(jù)反射波組特征和斷層判別依據(jù), 解譯出1條傾向E、 錯動第四系的逆斷層。斷層上盤斷面處地層出現(xiàn)大幅度隆起, 局部造成地層錯斷, 遠離斷面地層趨于平行; 斷層下盤, 地層整體呈水平展布。T2層斷距最大, T1層次之, 向上逐漸減小, T01層以上難以分辨。

        圖4 深井子淺層地震反射疊加時間剖面Fig. 4 Interpretation of Shenjingzi section of shallow seismic reflection.a 中T01為第四系底界, TNt為新近系泰康組底界, TNd為新近系大安組底界, T02為古近系依安組底界, T03為下白堊統(tǒng)明水組底界, T1為下白堊統(tǒng)嫩江組底界; b 中的藍色線條代表鉆孔

        2.2活動時代

        作者參與的松原市活斷層探測項目 “控制性鉆孔探測與第四紀剖面的建立”專題中將第四系由下至上劃分為: 1)下更新統(tǒng)白土山組冰水堆積, 巖性以中厚層紅褐色、 黃褐色、 灰白色砂礫石堆積為主, 其中夾有薄層狀、 透鏡狀和中厚層狀的灰綠色含砂黏土層(俗稱 “狼屎泥”); 2)中更新統(tǒng)荒山組沖洪積和大青溝組河湖堆積, 其中前者分布于高平原區(qū), 巖性為1套黃褐色、 棕褐色中厚層亞黏土(有地質(zhì)資料把該層稱為黃土狀土或老黃土); 3)上更新統(tǒng)沖積和風成堆積, 其中后者以砂黃土常見; 4)全新統(tǒng)成因類型復雜, 沖積、 湖積、 沼澤堆積、 風積、 洪積和坡積及其混合類型的堆積都有。

        為查明斷裂上斷點和最新活動情況, 根據(jù)淺層勘探結(jié)果, 在編號1,800m處共布設7個鉆孔, 如圖4b, 采用對折法, 逐步逼近, 控制斷裂的具體位置, 斷裂上盤布設4個鉆孔, 下盤布設3個鉆孔。鉆孔具體布設參數(shù)如表1。

        表1 鉆孔布設具體參數(shù)

        Table 1 Parameters of the drilling layout

        編號經(jīng)度(E)緯度(N)相對標高/m孔間距/m深度/mzk2124°31'17.26″44°49'51.59″0.48—64zk3124°31'20.39″44°49'49.01″0.7510565zk6124°31'21.00″44°49'48.52″0.852044zk7124°31'21.29″44°49'48.29″0.891044zk4124°31'21.52″44°49'48.06″0.88942zk5124°31'22.10″44°49'47.52″0.982141zk1124°31'23.82″44°49'47.02″04155

        孤店斷裂深井子段第四紀沉積物主要包括黃色、 褐色粉土、 粉質(zhì)黏土, 灰色、 灰白色砂、 礫、 含砂礫黏土。地層從上至下具體描述如下:

        層①主要為灰黑、 灰褐色粉砂質(zhì)黏土, 頂部為填土, 屬于全新統(tǒng)(Q4)。

        層②主要為淺黃色、 黃褐色粉土, 夾有粉砂, 質(zhì)地較軟, 屬于上更新統(tǒng)(Q3)。該層底界平均深度10.4m, 從NW至SE, 在該層底界7個鉆孔的埋深依次為11m(zk2)、 11m(zk3)、 11m(zk6)、 10.15m(zk7)、 9.6m(zk4)、 10m(zk5)、 10m(zk1)。

        層③主要為黃褐色和棕褐色的中厚層粉質(zhì)黏土, 含有星散分布的礫石和分布不均的鐵錳結(jié)核, 局部有白色粉末狀的菌絲體, 屬于中更新統(tǒng)荒山組(Q2h)。該層底界平均深度19.38m。從NW至SE, 在該層底界7個鉆孔的埋深依次為22.2m(zk2)、 21m(zk3)、 22.85m(zk6)、 20m(zk7)、 18.3m(zk4)、 18.2m(zk5)、 13.1m(zk1)。

        層④主要為橘紅色含礫粉質(zhì)黏土, 屬于下更新統(tǒng)(Q1)。

        層⑤主要為灰白色的砂、 礫石, 局部夾有灰白色、 灰綠色含砂礫黏土層, 砂粒徑多變, 含F(xiàn)e3+呈黃褐色, 屬于下更新統(tǒng)白土山組(Q1b)。

        圖5 深井子聯(lián)合鉆孔剖面Fig. 5 Combined drilling profile in Shenjingzi.①全新統(tǒng)耕植土; ②上更新統(tǒng)黃土; ③中更新統(tǒng)老黃土; ④橘紅色含礫粉質(zhì)黏土; ⑤下更新統(tǒng)白土山組灰白色砂、 礫、 含砂礫黏土; a為zk2的層④中存在的裂縫, 充填青灰色淤泥, 新鮮狀, 深27.2~28.3m; b為zk7的層③中存在的裂縫, 充填青灰色淤泥, 新鮮狀, 深14.8~15.0m; 釋光樣品zk2-1-OSL測得年齡>50ka, 屬晚更新世

        從聯(lián)合鉆孔剖面(圖5)看, 層⑤和層④屬于白土山組。 層④的橘紅色含礫粉質(zhì)黏土呈透鏡體狀。 從zk6至zk1該組地層發(fā)生傾斜, 與物探剖面中的SE向隆起一致。層③荒山組底界從zk6至zk1總體傾斜; zk6與zk7之間落差2.85m, 坡降最大, 斷層在2孔之間活動。在鉆探過程中發(fā)現(xiàn)zk7的14.8~15.0m深處粉質(zhì)黏土中存在裂縫, 如圖5b, 充填青灰色淤泥, 近直立, 長20cm, 可能是斷裂活動留下來的證據(jù)。zk2的27.2~28.3m深度處也存在不規(guī)則裂縫, 如圖5a, 充填青灰色淤泥, 新鮮狀。在局部的軟土層中存在裂縫, 有可能是最新斷裂活動導致。在zk6與zk7中層②底部落差0.85m, 同層中坡降最大, 而層②中部的黃褐色粉土層無明顯落差, 該層頂界黃色粉土層也無明顯變化, 表明斷裂在晚更新世活動。

        zk2埋深10.1m處的粉砂、 粉土樣品(zk2-1-OSL)釋光年齡>50ka。該樣品采自zk2上更新統(tǒng)下部的淺黃色粉土層, 淺黃色粉土上方有1層黃褐色粉土, 上更新統(tǒng)上部為馬蘭黃土。樣品采集的位置對應到zk7和zk6也在黃褐色粉土層下方的淺黃色粉土層中。上覆兩側(cè)黃褐色粉土層未錯斷, 為上斷點推測位置。在東北晚更新世標準地層中, 鉆孔剖面中上更新統(tǒng)下部的淺黃色粉土層與顧?quán)l(xiāng)屯組相對應, 顧?quán)l(xiāng)屯組頂部夾有黑色古土壤,14C年齡為(33.66±3.27)ka, 顧?quán)l(xiāng)屯組之上覆蓋馬蘭黃土(王友勤等, 1975)。因此, 推測斷裂錯斷地層距今(33.66±3.27)~50ka。

        3 深井子段地表變形

        從地貌上看, 如圖6a中, 孤店斷裂北段處于低平原沉降區(qū), 南段位于高平原隆升區(qū)。斷裂控制著兩側(cè)地層的發(fā)育, 東側(cè)抬升, 西側(cè)下降。由孤楊, 經(jīng)深井子, 至巨龍山, 斷裂上盤地表明顯高于下盤, 基本沿斷裂走向分布。在鉆孔探測場地的SE延伸方向, 地形表現(xiàn)為大的斜坡。為獲得斜坡的變形量, 以1m為點間距, 利用GPSRTK測量儀沿鉆孔剖面方向?qū)崪y了1條800m的AB剖面。數(shù)據(jù)經(jīng)處理, 如圖6 顯示, B端地勢高于A端9m。

        下更新統(tǒng)白土山組、 中更新統(tǒng)荒山組在鉆孔剖面東南2.5km處的采砂場中出露, 上部有薄層上更新統(tǒng)黃土, 該層黃土與鉆孔探測中的上更新統(tǒng)黃色粉土屬于同一層。根據(jù)地貌測量結(jié)果, 變形帶B端地勢高于A端9m。鉆孔剖面位于變形帶地勢低的一側(cè)(A端), 下盤3個鉆孔(zk2、 zk3和zk6)上更新統(tǒng)底界距地表11m, 推算得變形帶兩側(cè)落差20m。該現(xiàn)象充分表明晚更新世以來深井子地區(qū)發(fā)生地表變形, 仍有構(gòu)造活動。

        圖6 跨斷層地形實測剖面Fig. 6 Measured topography section across Gudian Fault.a 孤店斷裂DEM數(shù)據(jù); b a中AB段(黃線)對應的地形實測剖面; Q4全新世地層; Q3晚更新世地層; Q2中更新世地層; Q1早更新世地層, 頂部為風化殼; zk1—zk7為鉆孔

        4 結(jié)論與討論

        綜上所述, 孤店斷裂是1條弧形斷裂, 沿達里巴鄉(xiāng)—蓋字井—孤楊—深井子—巨龍山村—菜園子展布, 分為3段。斷裂內(nèi)部各分段走向NW或NE。在三維地震構(gòu)造平面圖T1反射層上, 斷裂長66km。該斷裂傾向E, 具逆斷性質(zhì), 錯斷晚更新世地層, 屬于晚更新世活動斷裂。根據(jù)鉆探結(jié)果, 結(jié)合變形帶兩側(cè)地表落差9m, 推算得上更新統(tǒng)底界垂直變形20m, 晚更新世以后孤店斷裂仍有構(gòu)造活動。

        目前, 關于1119年地震的發(fā)震斷裂仍沒有定論, 我們結(jié)合孤店斷裂所做的工作, 推測孤店斷裂可能是1119年地震的發(fā)震斷裂, 主要依據(jù)如下:

        (1)李傳友等(1999a)從構(gòu)造應力場分析, 認為發(fā)震構(gòu)造走向NW或NE, 與孤店斷裂各分段的走向一致。

        (2)孤店斷裂是前人圈定的震中位置(吳戈等, 1988)或活動構(gòu)造帶內(nèi)(李傳友, 1999a)活動性最強的斷裂。

        (3)深井子鉆孔探測結(jié)果和測年數(shù)據(jù)顯示, 孤店斷裂在晚更新世活動。雖然沒有錯斷地表的證據(jù), 但上更新統(tǒng)底界垂直20m的落差, 說明晚更新世以后孤店斷裂仍有強烈的構(gòu)造活動, 可能表現(xiàn)為盲斷層、 活動褶皺, 也可能仍以斷層形式存在。因此, 孤店斷裂很可能與1119年地震有關。

        致謝在松原市活斷層探測過程中, 松原市地震局孟凡斌局長、 金顯廷科長等給予了大力支持, 吉林省地震局盛儉高級工程師給予了技術指導; 文中石油資料由吉林油田提供, 淺層地震勘探資料由吉林省煤田地質(zhì)物探公司提供, 鉆孔資料由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勘測公司施工獲得, 光釋光測年在山東省地震工程研究院釋光實驗室完成; 成文過程中, 山東省地震局晁洪太研究員、 王志才研究員給予了指導和幫助; 審稿過程中, 2位專家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 謹在此一并致謝。

        陳昭年, 陳發(fā)景. 1996. 松遼盆地反轉(zhuǎn)構(gòu)造運動學特征 [J]. 現(xiàn)代地質(zhì), 10(3): 99—105.

        CHEN Zhao-nian, CHEN Fa-jing. 1996.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sion structures in the Songliao Basin [J]. Geoscience, 10(3): 99—105(in Chinese).

        鄧起東. 2012. 一次全球性新的地震活動高潮 [J]. 地震地質(zhì), 34(4): 545—550.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2.04.001.

        DENG Qi-dong. 2012. A new upsurge in global seismicity [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34(4): 545—550(in Chinese).

        付憲弟, 馬世忠, 孫雨, 等. 2010. 松遼盆地南部孤店斷層活動性分析及其控藏作用 [J]. 大慶石油學院學報, 34(2): 21—25.

        FU Xian-di, MA shi-Zhong, SUN Yu,etal. 2010. Analysis of the activity and its role in controlling reservoir accumulation of Gudian Fault of southern Songliao Basin [J]. Journal of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34(2): 21—25(in Chinese).

        李傳友, 汪一鵬, 沈軍, 等. 1999b. 第二松花江斷裂新活動性討論 [J]. 地震地質(zhì), 21(4): 351—360.

        LI Chuan-you, WANG Yi-peng, SHEN Jun,etal. 1999b. Discussion on new activity of the Second Songhuajiang Fault [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1(4): 351—360(in Chinese).

        李娟, 舒良樹. 2002. 松遼盆地中、 新生代構(gòu)造特征及其演化 [J]. 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38(4): 525—531.

        LI Juan, SHU Liang-shu. 2002. Mesozoic-Cenozoic tectonic features and evolution of the Songliao Basin, NE China [J].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38(4): 525—531(in Chinese).

        石國平, 昝立聲. 1985. 孤店逆斷層和孤店構(gòu)造成因及其含油遠景預測 [J].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3: 22—25, 33.

        SHI Guo-ping, ZAN LI-sheng. 1985. The formation of Gudian reverse fault and Gudian structure and its oil bearing prospect [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3: 22—25, 33(in Chinese).

        宋均秋. 2008. 板塊運動對松遼盆地構(gòu)造演化的影響 [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30: 59— 60.

        SONG Jun-qiu. 2008. Effect of plate motion on the Songliao Basin tectonic evolution [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30: 59— 60(in Chinese).

        唐雅芝. 1986. 公元1119年2月吉林省前郭縣卡拉木地震震級的計算和確定 [J]. 東北地震研究, 2(1): 43— 48.

        TANG Ya-zhi. 1986. The magnitude calcul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Kalamu earthquake in February 1119 in Qianguo, Jilin [J]. Northeastern Seismological Research, 2(1): 43— 48(in Chinese).

        唐雅芝. 1990. 公元1119年2月吉林省前郭強震三要素的確定 [J]. 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3: 151—159.

        TANG Ya-zhi. 1990. Determination of three elements of the earthquake in February 1119 in Qianguo, Jilin [J]. 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3: 151—159(in Chinese).

        王友勤, 蘇養(yǎng)正, 劉爾義. 1975. 東北區(qū)區(qū)域地層表: 吉林分冊 [M]. 北京: 地質(zhì)出版社. 123—168.

        WANG You-qin, SU Yang-zheng, LIU Er-yi. 1975. Regional Stratigraphy of Northeast China: Jilin [M].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123—168(in Chinese).

        吳戈, 房賀巖, 李志田, 等. 1988. 1119年前郭地震考察與研究 [J]. 東北地震研究, 4(1): 67—76.

        WU Ge, FANG He-yan, LI Zhi-tian,etal. 1988.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Qianguo earthquake, 1119 [J]. Northeastern Seismological Research, 4(1): 67—76(in Chinese).

        張功成, 徐宏, 劉和浦, 等. 1996. 松遼盆地反轉(zhuǎn)構(gòu)造與油氣田分布 [J]. 石油學報, 17(2): 9—14.

        ZHANG Gong-cheng, XU Hong, LIU He-pu,etal. 1996. Inversion structures in relation to oil and gas field distribution in the Songliao Basin [J]. Acta Petrolei Sinica, 17(2): 9—14(in Chinese).

        周本剛, 高名修. 1992. 松遼盆地幾次中強震的構(gòu)造條件探討 [J]. 地震地質(zhì), 14(2): 145—150.

        ZHOU Ben-gang, GAO Ming-xiu. 1992.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several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s in the Songliao Basin [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14(2): 145—150(in Chinese).

        1)InstituteofDisasterPrevention,Sanhe,Hebei065201,China2)EarthquakeAdministrationofShandongProvince,Jinan250014,China3)LanzhouInstituteofSeismology,ChinaEarthquakeAdministration,Lanzhou730000,China

        Abstract

        RESEARCH ON ACTIVITIES OF THE GUDIAN FAULT IN SONGYUAN, JILIN PROVINCE

        WANG Lei1,2)SHEN Jun1)YU Xiao-hui1)WAN Yong-kui1)

        YU Yang3)SHAO Bo1)YANG Chuan-cheng2)

        Songyuan, Gudian Fault, activity of the fault, seismogenic structure, Qianguo earthquake in 1119 AD

        2015-04-22收稿, 2015-10-14改回。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ZY20150317)、 松原市活斷裂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與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ZY20120102)共同資助。
        *

        沈軍, 研究員, E-mail: shenjuneq@qq.com。

        P315.2

        A

        0253-4967(2016)02-447-11

        王雷, 男, 1988年生, 防災科技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 主要從事地震地質(zhì)研究, E-mail: wangleifz0421@qq.com。

        doi:10.3969/j.issn.0253- 4967.2016.02.017

        猜你喜歡
        松遼盆地白堊深井
        松遼盆地泰康地區(qū)四方臺組鈾成礦條件分析
        微量元素在鶴崗盆地早白堊世沉積環(huán)境分析中的應用
        繩短不能汲深井——保持“本領恐慌”
        當代陜西(2020年24期)2020-02-01 07:07:10
        趙樓煤礦:千米深井開采進入“智時代”
        相關矩陣和熵值算法在松遼盆地元素錄井巖性識別中的應用
        錄井工程(2017年3期)2018-01-22 08:39:55
        探索高溫高壓深井試油技術的優(yōu)化與應用
        治白堊病良方
        松遼盆地南部海坨子油田特低滲透儲層裂縫識別及預測模型
        深井軟巖支護新技術的研究與實踐
        河南科技(2014年22期)2014-02-27 14:18:06
        我對白堊病的觀察
        日本草逼视频免费观看| 18禁裸男晨勃露j毛免费观看| 亚洲暴爽av天天爽日日碰| 欧美亚洲另类自拍偷在线拍| 亚洲一区在线二区三区 |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av91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大屁股|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 一本久道综合在线无码人妻| 亚洲在AV极品无码天堂手机版| 蜜桃av多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二三|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 国产一级黄色性生活片|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五级黄高潮片90分钟视频| 国产精品丝袜在线不卡| 午夜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和激情视频| 亚洲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五月婷婷开心六月激情| 六月丁香综合在线视频| 99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精品一级黄色大片| 午夜影视免费|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高清情趣图文| 草莓视频在线观看无码免费| 久久综合另类激情人妖|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极品| 青青草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无码a∨在线视频| 性感的小蜜桃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av在线| 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网| 日本高清无卡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