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淼,徐 婷(長春工業(yè)大學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長春 130012)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光伏電池建模與仿真分析
冷 淼,徐 婷
(長春工業(yè)大學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長春 130012)
太陽能作為新能源的典型代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光伏電池是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中的關鍵部件,針對光伏電池輸出特性非線性化的特征,分析了光伏電池的工作原理,利用MATLAB/SIMULINK對其進行了建模與仿真,仿真結果驗證了模型的正確性。
光伏電池;MATLAB/SIMULINK仿真;輸出特性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6.216
一次能源的日益枯竭及由一次能源使用所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這加快了人們對二次能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光伏發(fā)電被廣泛認為是清潔、安全、可靠、技術相對成熟的技術,因此近幾年來光伏發(fā)電成為研究的熱點問題[1-3]。本文根據(jù)光伏電池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其數(shù)學模型,并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臺進行了仿真,對不同光照強強度、環(huán)境溫度下的光伏電池輸出特性進行了分析。
2.1光伏電池的數(shù)學模型
光伏電池是一種利用光伏效應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的元器件。光伏電池通常是由硅半導體材料構成的,當半導體PN結被光照時,會形成新的空穴電子對。在半導體硅的內(nèi)部電場作用下,N型區(qū)的空穴流向P型區(qū),P型區(qū)的電子流向N型區(qū),故在光伏電池的兩端產(chǎn)生電壓。光伏電池單體可等效為如圖1所示的電路模型[4]。
圖1 光伏電池等效電路模型
根據(jù)圖1,由基爾霍夫定律KCL、KVL可得光伏電池的輸出電流I:
式中:Iph為光子激發(fā)的電流,A;Io為無光照時二極管的反向飽和電流,A;q為電子的電荷量,q=1.6×1019C;k為玻爾茲曼常數(shù),k=1.38×10-23J/K;A為二極管特性特性因子,取值在1~2之間;T為環(huán)境溫度,T=(t+273)K;Rs為光伏電池的等效內(nèi)部電阻,;Rsh為光伏電池的等效旁路電阻,
對于普通的光伏電池,Rsh的值很大,Rs值很小,而Rs對發(fā)電效率影響更大,故在理想狀態(tài)下常常忽略Rsh,于是(1)式可簡化為:
從(2)式可以看出影響光伏電池實際輸出功率大小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強度S、環(huán)境溫度T以及負載阻抗。設光伏電池在標準測試條件下(S=1000W/m2,T=25°C)的開路電壓為Voc,短路電流為Isc,最大功率點電壓為Vm,最大功率點電流為Im,結合工程實際,光伏電池的輸出特性方程可表示為:
其中:
根據(jù)式(3)~(5)知通過光伏電池生產(chǎn)廠商提供的Voc、Isc、Vm、Im四個參數(shù),就能知曉光伏電池的輸出特性。本文所采用的光伏電池在標準測試條件下的技術參數(shù)為:Voc=22V,Isc=8.58A,Vm=17.7V,Im=7.94A,Pm=140.5W。在實際使用時由于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需要對參數(shù)進行一定補償,設補償后光伏電池的開路電壓、短路電流、最大功率點電壓、最大功率點電流分別為V′oc、I′sc、V′m、I′m,可以得到:
對于單晶硅光伏電池,工程上a、b、c的典型取值分別為0.0025℃-1、0.5m2/W、0.00288℃-1。
2.2光伏電池的輸出特性
基于上述光伏電池的數(shù)學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臺,搭建了如圖2所示的光伏電池仿真模型。
圖2 光伏電池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模型
將上述子系統(tǒng)進行模型封裝后,設置參數(shù)仿真參數(shù),模擬外界環(huán)境不同時,光伏電池的輸出特性,仿真結果分別如圖3(a)、3(b)、3(c)、3(d)所示。
圖3 光伏電池的輸出特性
2.3仿真結果分析
觀察圖3可以得出光伏電池的輸出功率與輸出電流之間呈現(xiàn)強烈的非線性,光照強度主要影響短路電流的大小。相同溫度下,光照強度越強則短路電流就越大,輸出功率也就越大;環(huán)境溫度主要影響開路電壓的大小,光照強度相同時,溫度越高則開路電壓就越小,輸出功率也就越小,而且不管外界環(huán)境如何變化,光伏電池總存在唯一的最大功率點。
本文分析了光伏電池的工作原理,基于此建立了其數(shù)學模型,并在MATLAB/SIMUNLINK仿真軟件中進行了仿真,得出了不同環(huán)境下光伏電池的輸出特性曲線,仿真結果表明光伏電池的輸出特性呈強非線性,并且每條曲線有唯一的最大功率點。因此采用一定的控制手段能夠使光伏電池輸出最大功率,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能。
[1]丁明,王偉勝,王秀麗等.大規(guī)模光伏發(fā)電對電力系統(tǒng)影響綜述[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4,34(01):1-14.
[2]蘇劍,周莉梅,李蕊.分布式光伏發(fā)電并網(wǎng)的成本/效益分析[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3,33(34):50-56.
[3]徐彭濤,趙巧娥,張強等.基于中值觀測的自適應變步長MPPT算法研究[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4,37(22):150-152.
[4]郭爽,王豐貴.實用光伏電池建模及MPPT算法仿真[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4,37(08):148-150.
冷淼(1991-),男,湖北云夢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新能源發(fā)電及電氣節(jié)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