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林 趙鵬遠(長春理工大學,吉林長春 130022)
鋁薄膜的生長過程的計算機模擬
王翰林 趙鵬遠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長春 130022)
采用動力學蒙特卡洛方法(KMC)對AL薄膜的生長過程進行計算機模擬。運用計算機軟件仿真在對基底溫度為400K至1100K的不同基底溫度下的鋁薄膜的生長過程。仿真結(jié)果表明:基底溫度對AL薄膜的形成與生長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基底溫度與成島分子數(shù)量呈現(xiàn)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600K以下基本不會形成島,當基底溫度為900K時,島所形成的形貌最為理想,缺陷率最低。
鋁薄膜 薄膜生長 計算機模擬
近五十年來,鋁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用途最廣泛的金屬之一。在建筑行業(yè)上,因為鋁在空氣中的陽極處理后的極佳外觀和鋁材料的穩(wěn)定性而受到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及國防軍工部門也廣泛使用鋁合金材料;在電力輸送上則常用高強度鋼線補強的鋁纜;此外,汽車制造、家用電器、集裝箱運輸、機械設備、日常用品等領(lǐng)域都大量使用鋁及鋁合金。研究鋁原子薄膜的蒸餾對實際生產(chǎn)生活有重要作用。
文黎巍[1]以鋁薄膜的生長為例對蒙特卡洛方法和分子動力學方法進行了比較。宋鵬[2]對金屬薄膜缺陷及生長模式進行了有限元分析。王易生[3]對薄膜沉積過程中成核生長機理進行了研究。
本實驗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并采用meterials studio軟件進行計算機模擬,對相同鋁薄膜以不同基底溫度進行加熱。設置等梯度溫度進行實驗,找到成島情況最好,缺陷率最小的優(yōu)化溫度。
本計算模擬模型建立的是一個100X100粒子的二層基底,將基底分別在400K,500K,600K,700K,800K,900K,1000K,1100K的條件中加熱。觀察在不同溫度下的成島情況,并比較。
圖2為沉積率為0.8ML/s,基底溫度分別為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K時島的形貌,其中紫色為鋁原子。
基底溫度較低時,薄膜上基本不形成島,粒子散落在基底上,例如400,500,600K時。當溫度上升至700K時,粒子開始聚集。該溫度達到900K時,成島粒子數(shù)目最多。當溫度超過900K并逐漸升高時,粒子的總數(shù)逐漸下降。溫度為1100K時,島上的粒子總數(shù)大幅減少,缺陷率顯著增加。本模擬結(jié)果與S.Veprek[4]和劉學杰[5]所得出的結(jié)論較為接近。(如圖2)。
1 )基底溫度為400K時,粒子散落在基底上,不能形成島。其主要原因是基底溫度較低,粒子無法獲取遷移激活能。
2 )基底溫度為900K時,粒子所形成島的面積最大,而且缺陷率較低。
············
圖2
3 )基底溫度高于800K時,因為溫度過高,薄膜內(nèi)部的缺陷逐漸增大,直到無法形成島。當基底溫度過高時,在遷移的過程中會發(fā)生粒子被蒸發(fā)的現(xiàn)象。
[1]文黎巍,郭巧能,丁俊,文書堂,等.薄膜生長計算機模擬概論[J].材料導報.2008(22):217-223.
[2]宋鵬,陸建生,張豐順,周潔,楊濱.金屬薄膜缺陷及生長模式的有限元模擬[J].材料科學與工藝,2007,15(6):827-830.
[3]王易生.薄膜沉積過程中成核生長機理及調(diào)控的分子模擬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15:7-8.
[4]VEPREK S,ZHANG R F,VEPEREK-HEIJMAN M G J.Superhard Nanocomposites:Origin of Hardness Enhancement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J].Surf.
[5]劉學杰,洪超,姜永武,孫士陽.Ti—Si—N薄膜生長的計算機模擬[J].表面技術(shù),2013,42(3):9-11.
本論文得到了吉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號20150101023JC)、吉林省教育廳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項目號2015S015, 2015S013)項目資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