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人與人分別,比較難過的好像總是被留下來的那個。
離開的人風(fēng)風(fēng)火火打點好行裝,利利落落做著準(zhǔn)備,浩浩蕩蕩安排著未來,他當(dāng)然同樣對分離感到痛苦,但一想到前面正等待著他的新風(fēng)景,痛苦就被消解了許多。
而被留下的人,總帶著點被遺棄的自憐感,你大步向前走了,你去展開新的生活,你去結(jié)交新的朋友和伴侶,你看起來興奮難耐,看著那樣的你,我連挽留的話也不敢說,我連舍不得的心情也不敢說,怕你覺得我矯情,也怕你感到有負擔(dān)。我忍住了對你的感情,帶著我們共同的回憶站在原地,假裝笑著目送你離開。
小語就是那個被留下的人。
當(dāng)初阿初要出國的時候,大家都勸小語,要么和他一起走,要么讓他留下來,否則一別數(shù)年,隔著汪洋大海,彼此的生活脫節(jié),連打電話都要考慮對方的時差,再黏膩的感情恐怕也會生出變數(shù)。
小語什么也沒說,她仍然默默幫阿初搜集資料、準(zhǔn)備行李……誰也不知道她在做這些的時候懷著怎樣復(fù)雜的心情,親手送深愛的人離開,因為要“為了他好”,這是一個多么溫柔而又勇敢的決定?。?/p>
人們總說,機場比婚禮殿堂見證了更多真摯的親吻,小語和阿初的分別也在一個漫長的親吻中繾綣,阿初緊緊抱著她說:“等我回來?!?/p>
有時候,“等我回來”真是一句讓人困惑的話,它聽著好像是離開的人對留下的人的一種承諾,但其實它更多的是一種要求:無論發(fā)生什么,要等著我啊!
可是你已經(jīng)離開了,即使我發(fā)生什么,你也不在我的身旁。不知道我將要經(jīng)歷什么,也不知道我是否可以承受這樣的經(jīng)歷,只是一味地要我等你,難道不是既自私又讓人為難嗎?
阿初自然很想念小語,可是他太忙了,他要上課,他要社交,他還要打工,連能分給想念對方的時間都變得有限,況且他在一個完全嶄新的城市里,他的壓力多是學(xué)習(xí)和生活的壓力,而不是情感的壓力。
而小語,她一直乖乖地在國內(nèi)等待阿初,在這漫長的等待的時間里,她有過許多被擊潰的時刻,被父母催促不要再等阿初的時刻,被身邊的優(yōu)質(zhì)男生追求的時刻,被思念逼到發(fā)狂只能一遍遍看照片的時刻,發(fā)了高燒也只能等阿初下課再打電話給他的時刻……沒有阿初的陪伴,她一個人咬牙堅守著分別時的承諾:等你回來。
她寂寞、堅強又充滿希冀的樣子,好像《冷山》里的妮可·基德曼,在被遠赴戰(zhàn)場的愛人留在家鄉(xiāng)之后,她也是這樣挨過一個個艱難的時刻,直到她再也承受不住,她給他寫的信動人又絕望:如果你在打仗的話,別打了;如果你在行軍的話,別前進了?;貋戆?,我只求你回到我身邊。
這就是被留下的人的不可承受之重。
阿初在國外待了五年,小語等了他五年,最好的年華都在等待中消逝了,她總開玩笑地說,有時候,我覺得等待好像就是我的宿命一般。
小語是幸運的,因為阿初畢竟回來了,那么多被留下的人,結(jié)局是真就那么被留下了。
阿初回來的那天,小語的哭聲震徹了整個機場,那哭聲里有她五年來所有的委屈,也有她終于等到這一刻的驕傲。
等你回來,一切都會好的,這樣我們所受的苦難和煎熬才算沒有被辜負。
真好。愿他們此后,再也不用將彼此留下。
楊花吃,《意林》編輯,一個有腦子也有腦洞的少女。關(guān)于愛情的酸甜苦辣,關(guān)于心悸的百轉(zhuǎn)千回,花吃想和你一起回味成長,請多多賜教。 歡迎添加個人微信公眾號:花吃Young(ID:huachiyoung),微博:楊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