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潤澤
燭光,黑暗中那微弱的一抹跳動,卻仿佛能點亮整個世界他……
那天偶然翻動抽屜,發(fā)現(xiàn)一根蠟燭也沒有。仔細回想,搬入新家后,夜晚好像從未停過電,更別提再見到那童年記憶里的燭光了。
記得童年的舊房子是在山上,時不時就停電。那時的我總會迫不及待地沖進奶奶的被窩里,奶奶一手摟著我,一手從抽屜里拿出一根蠟燭點在桌角,也不知道是燭光的閃爍讓我心生暖意,還是奶奶的懷抱讓我安全,我總是在朦朧中看著蠟燭流下一行清淚后,迷迷糊糊地睡著。醒來后,在奶奶給我穿衣服時,我總愿意捻一捻昨晚蠟燭的殘屑。那時的蠟燭僅僅是停電時的一個救急品,卻帶給我無盡的溫暖。
五歲時,奶奶去世了。遺體告別時,我握著她冰冷的手,看著她額頭兩側(cè)的清燭,天真的我暗自以為奶奶是害怕停電,照著燭光睡著了,直到我發(fā)現(xiàn),無論怎么搖,她也不能再摟我一次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我錯了……
之后接連幾夜,我都夢見奶奶被火化的那一刻,不知道是驚恐于死亡,還是悲傷于離別,每一夜我都會含著淚醒來,習(xí)慣地跑進奶奶的臥室,可是被窩里沒了那雙溫暖的手,只有枕頭上還殘存著她的味道。
有一天晚上,我蜷縮在奶奶的房間里流淚,被爸爸發(fā)現(xiàn)后抱走。之后的幾個月,爸爸都在我的桌角點上一支蠟燭。那燭光,就像奶奶曾經(jīng)伴我入睡,注視著它,就像注視著奶奶慈祥的臉。在舊房的每一夜,都是在這樣的溫暖中入睡的。這點燭光,就像是天堂里的奶奶為我點起的,暖暖地照亮了我的心。
后來,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已不再畏懼黑夜。偶有燭光的出現(xiàn),只不過是在停電時為了照亮寫作業(yè),時過境遷,對奶奶的記憶也就淡了。去年搬到了新居,這里總是很有提前量,幾乎每次停電都會提前通知,且都是在白天。所以便從未用過蠟燭。直到某一天,在一本雜志上看到“滅燭憐光滿”的詩句。我恍然,這不正是奶奶去世后,每一個夜晚我最真實的寫照嗎?
記憶在我的筆下流淌,思緒在流淌中釋然。奶奶,如果您能聽到,我要送您一首詩:
您的輪廓雖已模糊,
留在枕邊的味道也已消散,
但凝結(jié)在鼻尖上的回憶,
點燃在桌角上的蠟燭,
卻永遠出現(xiàn)在遠方的夢里。
朦朧中,點亮了您,
溫暖了我,
月光不死,時光不冷,
燭光不滅,天堂不暗……
(編輯:關(guān)曉星)
評點:關(guān)曉星
作者以燭光為引,將奶奶對自己的愛,及自己對奶奶的依戀與懷念娓娓道來。文辭雖不華麗,但勝在干凈細膩且誠摯,讓人一見之下,便知是用心寫就,當(dāng)中尤以奶奶去世后那一段的敘述最為感人。文末一首小詩點題,雖稚嫩,卻動人。若能在敘述時做到詳略得當(dāng),將會有更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