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雷
·修身養(yǎng)性·
相處之道貴寬容
☉李冬雷
伴隨經(jīng)濟時代的步伐,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因素似乎越來越多,時常會出現(xiàn)為一點小事而怒發(fā)沖冠、惡語相向,或因興趣不投而冷漠隔閡、判若路人、不相往來,等等這些,都是因?qū)捜莶粔蚨a(chǎn)生的現(xiàn)象。
寬容看似難以做到,其實也很簡單,便是大度有氣量,不計較,不追究。寬容在我看來,是一種信任,也是一種希望;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雅量;是滋潤心田的清泉,也是感化靈魂的“舍利”。當一個錯誤已經(jīng)發(fā)生的時候,如果你懂得寬容,就不會抓住不放,鉆進思想的死胡同;當別人傷害到自己的時候,如果你懂得寬容,就不會睚眥必報,得理不饒人,陷入兩敗俱傷的局面。
談到寬容,不禁想起一則故事與大家分享。錢鐘書年輕時便飽讀詩書,聰慧過人,被譽為“民國第一才子”,于是頗有些自負,甚至恃才傲物。在清華上學時就曾多次讓自己的老師吳宓難堪。一次上完課,吳宓“謙卑”地問他:“錢先生,你認為我的課講得怎么樣?”錢鐘書頭一昂,不屑一顧地說:“不怎么樣!您講的我都知道,希望您以后講一些新的東西?!痹捯魟偮洌淌冶l(fā)出一陣哄堂大笑。吳宓卻并不生氣,頷首唯唯。本科畢業(yè)時,時任文學院院長馮友蘭打算破格錄他為研究生,錢鐘書卻一口回絕:“整個清華沒有一個人有資格做我的導師,葉公超太懶,陳福田太俗,我最看不慣吳宓,他太笨!”錢鐘書點名批評的皆是大師級的人物,清華的棟梁。而當錢鐘書從歐洲留學歸來后,吳宓不顧陳福田等人的反對,向清華大學力薦錢鐘書,并奔走呼吁,說服校方聘用了錢鐘書。有人不解地問吳宓為何這樣做,他說:“既然錢鐘書瞧不起我吳宓,就讓他頂替我好了?!边@話傳到錢鐘書耳中,錢鐘書很是驚訝,十分懊悔,感動不已,深愧自己曾經(jīng)“少不解事,又好諧戲,逞才行小慧”。此后,錢鐘書待人謙恭、寬容,并要以吳宓的修為、大度作為處世的標桿。真正的大師,不僅以自己的知識和才華來影響他人,更以自己的寬容大度來感動他人、教育他人。
寬容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像吳宓這樣,要有“將軍額上能跑馬”的氣度,用平和的心態(tài)來應對嘲諷與不屑;要有“讓他三尺又何妨”的風度,用求全的勇氣來對待挖苦與奚落;要有“泰山不擇細土,江河不拒微流”的真情來接納和寬容別人。在寬容的定義中沒有“秋后算賬”一說,有的只是耐心的等待和時間的檢驗。生活中不能缺少寬容,工作中也不能缺少寬容的影子,寬容就像是和諧的種子,需要我們隨時播種。寬容大度是一個人的涵養(yǎng)品行,同時也是一個人內(nèi)心境界的真實寫照。理解寬容,學會寬容,用好寬容。寬容是你瀟灑處世的睿智,是你永葆魅力的一道永恒風景。它可以使你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化幽暗為光明,化干戈為玉帛,使生活更加溫馨美好。
【作者系海軍工程大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