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想家的時候
劉墉
家就是媽媽和她那一碗飯的味道。
常常想家。當我們想家的時候,其實是想起了母親。當我們想起母親的時候,其實是想起了無邊無際云蒸霞蔚的愛。當我們想起愛的時候,其實是想起了如天宇般寬廣淳厚的溫暖和一種偉大神圣的責任。當我們想起責任的時候,其實是在寧靜致遠地思索人生的真諦和生命的尊嚴。
母親于是成為了一種象征。她是低垂的五谷,她是無盡的蠶絲,她是冬天的羽毛和夏天的流螢。她是河岸的綠柳依依,她是麥田的白雪皚皚。她是永不熄滅的爐火,她是不肯降下毫厘的期望標桿。她是成績單上的一枚簽名,她是風雨中代人受過的老墻。她是記憶中永恒年輕的剪影,她是颶風中無可撼動水波不興的風眼。
母愛并不是母親的專利,它是人類所有最美好最無私最博大的愛的總命名。比如未生育的女子,也會富含母愛,像醫(yī)學(xué)泰斗林巧稚大夫,她的雙手,便是擺渡萬嬰安達人世的慈航。在人類的發(fā)展史上,更有無數(shù)志士仁人,把無邊的愛意和關(guān)懷傾瀉人寰。那愛純正灼熱,至今散發(fā)著炙烤肺腑的力度,促人們警醒,激人們向前。
畢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