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 莊琪
?
王濤:還原“托舉哥”
2014年12月29日,這對于杭州江干交警大隊東站樞紐中隊的王濤來說,本是普通的一天。在7時30分,他接到出警指令,迅速趕到了艮秋高架三層南向北第一個匝道處,有一根電纜線,從高架橋下垂落在匝道口,堵住了這個交通要道。
當時正值早高峰,再加上這里是交通主干道,來往車輛川流不息,王濤沒有想太多,看了一下這根拇指粗的電纜,發(fā)現(xiàn)沒有電后就拿了起來,舉過頭頂,這一舉就是45分鐘,這一幕也被熱心群眾拍了下來,傳到了網(wǎng)上,一下子感動了無數(shù)網(wǎng)友。
隨后,多家媒體紛紛報道了這位“托舉哥”的事跡。2015年2月20日(大年初二),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拼在基層”欄目第一期,也對王濤“托舉電纜45分鐘,確保交通暢通”的事跡進行了專題報道。
一下子,“托舉哥”王濤在全國就火了。
杭州不愧為道德高地,近年來先后涌現(xiàn)出“最美媽媽”“最美司機”“最美爸爸”等先進典型,“最美現(xiàn)象”層出不窮,絕非偶然。
如今,王濤用他的不平凡之舉,再一次感動了全國人民。這件偶然性事件的背后,到底有著怎樣的必然?
3月10日,我來到了王濤平時的值勤崗位,用最真實的視角,還原“托舉哥”。
3月10日,早上7點半,我到達機場路天城路口,王濤站在路口,跟我打招呼,他已經(jīng)上了半小時的班了。當天,杭州市區(qū)的氣溫是3-10℃,多云,風有點大,由于是大清早,氣溫偏低,我穿了件輕薄羽絨服,抖抖索索的。
王濤擦著鼻涕憨笑著說:“今天是有點冷,不好意思,我鼻子不太舒服!”做了十年交警,鼻炎、咽喉炎這些職業(yè)病都纏上了他,只要天一冷,鼻子就會不舒服。
機場路天城路口,是杭州市交警支隊的一級值守崗,車流量大、非機動車和行人多,還有一個地鐵站(閘弄口站),交通非常繁忙。王濤說,從早上7點開始,這里就是早高峰了,一直持續(xù)到9點以后,才會有所緩解。他的主要工作職責是維護道路交通秩序,保證路口暢通,處理交通事故和查處交通違法行為。
我站在路口不到半小時,他就處理了2起車輛限行、3起電瓶車帶人、1起“小龜”(超標電動車)違法通行。
每一位交通違法者,面對王濤,一般都沒了性子。因為王濤實在太有耐心了,整個流程滴水不漏,人家急著要走的時候,他還忙不迭地叮囑幾句,“注意安全,慢點開……”
早高峰很忙,時間不知不覺溜到了8點半。這時,有一輛外地牌照的車,因為違反限行規(guī)定,被攔了下來。車主說他要去上海趕中午飛往新加坡的航班,現(xiàn)在正急著去拿護照,希望王濤能夠體諒一下。
按照規(guī)定,限行車輛9點以后才能通行,王濤遲疑了一下后,跟車主說,交通違法行為還是要處理的,可以讓車主的同伴先打個的士把護照取來,然后車主可以就近駛離限行區(qū)域,還告訴他應(yīng)該走哪條路,既不限行,又能節(jié)約時間。聽完王濤的話后,車主的臉上充滿了對眼前這位交警的感激。
王濤跟我解釋,交警的主要工作是維持交通秩序,但服務(wù)群眾也是交警的份內(nèi)事。在執(zhí)勤中,能夠既堅持原則,又幫到群眾,與人方便,這是一種快樂。
兩個小時的早高峰,王濤處理了不少違章行為。他總是一邊認真、耐心、有理有據(jù)地解釋著,一邊還替違章者操著心,擔心他們找不著路,擔心他們上班遲到,擔心他們趕不上飛機……在寒風中,他的心里始終熱乎乎地惦記著“為人民服務(wù)”。
早高峰過去后,9點左右,王濤可以到崗?fù)ぬ幮菹⒁粫?,喝一口水,我也終于有機會可以跟他好好聊一會。
1980年出生的王濤,是寧夏人,單位里的同事形容他是一個地道的西北漢子。2003年,王濤大學畢業(yè)后,聽表哥說杭州盛產(chǎn)美女,一激動就來了杭州,應(yīng)聘到一家銀行做柜員。性格內(nèi)向,不善于跟人交流,讓他覺得銀行的工作不適合自己。就這樣,在2005年王濤通過社會招考,成為了一名普通的交警。
轉(zhuǎn)眼,就是十年。這十年,他如愿娶了一個杭州妻子,還有了一對可愛的兒女。而他也從原來的不善言辭,脾氣急躁,慢慢修煉成如今的擅于調(diào)解,性情溫和。
王濤說,交警這個工作,最有技術(shù)含量的可能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每天跟不同的人、繁雜的事打交道。有時候角色的轉(zhuǎn)換,不僅能幫助他更好地處理違章和糾紛,也讓他的心態(tài)趨于平和。剛參加工作的時候,遇到一些蠻不講理、胡攪蠻纏的人,火很容易就上來了,但現(xiàn)在的他會經(jīng)常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是不是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是不是為了能多踩幾腳油門多賺點生活費?……換個角度,就是另外一個世界。
“遇到困難找警察叔叔”,我們這一代人自接受教育起,就對人民警察懷有一種特別的信賴。交警可以說是群眾最經(jīng)常尋求幫助的一個群體。王濤說,在工作中,他也經(jīng)常遇到別人問路,病人求助,以及一些陌生人借錢。
2012年冬天的一個晚上,王濤在艮山東路二橋入口處發(fā)現(xiàn)一輛爆胎的外地車輛,他陪同駕駛員到附近汽車修理店補胎,付錢的時候,駕駛員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忘帶了錢包,只好開口跟王濤借了200元。
盡管交警經(jīng)常會遇到陌生人借錢,但大多是5元、10元的小錢。對于這個借了200元的外地駕駛員,王濤心里也沒底。
200元相當于他一天的工資?。∪兆右惶焯斓剡^去,就在他快忘記這件事情的時候,驚喜來了!兩個月后,這位借錢的駕駛員出現(xiàn)了!
這位駕駛員再次來到杭州當時拋錨的地點,雖然在現(xiàn)場沒有找到王濤,但他委托崗位上的協(xié)勤,一定要把這200元還給王濤。
駕駛員信守承諾,千里來還借款,也讓王濤和所在交警中隊非常感動。這件事情之后,王濤也開始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每次執(zhí)勤前檢查一下自己的錢包,以便在別人有急需的時候,能夠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聊到這里,我也被這位樸實的交警打動了。因為,他相信好人有好報。交警每天要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可以做好事,也可以不做,就在一念之間。但就像他說的那樣:“干上交警這一行,做好事的機會就會比其他行業(yè)更多,做好事并不是為了求回報,而是能給自己帶來一份心靈的平靜和快樂?!?/p>
談起讓他走紅的“托舉”事件,王濤自己也很驚訝,他說,其實他的工作比較平凡,“托舉”這件事情也很平凡,沒想到會引起這么多人關(guān)注。
那么問題來了,這真的是一件平凡的事情嗎?
我找到那天的報紙,當天最低氣溫是3度,早高峰7點半左右的時候,氣溫應(yīng)在6度左右,跟我今天采訪的溫度差不多。
采訪當天,我雖然穿了一件薄羽絨服和加絨保暖褲,但經(jīng)過1個小時在冷風中的采訪,我的嘴唇已經(jīng)變紫,雙腳冰涼,渾身瑟瑟發(fā)抖。我問王濤,在寒風中保持一個姿勢,把一根拇指粗的電纜舉起來,堅持45分鐘,這挺考驗體力的吧?
王濤不假思索地回答說,我的工作職責就是維持交通暢通,遇到這種情況,只要能解決問題,去做就是了。當時,單手舉了5分鐘后,胳膊開始發(fā)酸,然后換另一只手,兩只手臂輪換了好幾次后,胳膊開始發(fā)脹,到后來手臂已經(jīng)麻木了,我心里也有一點著急。但在早高峰期間,電力搶修車輛和人員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趕到現(xiàn)場,也很不容易,你們也應(yīng)該表揚一下他們。
吃午飯的時候,我在王濤的單位食堂遇到了東站樞紐中隊隊長鞠秀杭。他說,王濤這個“托舉”事件,可以說是一個偶然性事件,只是剛好被熱心的網(wǎng)友拍到了,被放到了聚光燈下。遇到這種情況,可能我們杭州每一個交警都會這么做,因為維持交通通暢,是交警的本能反應(yīng),這些本能反應(yīng)貫穿于每個交警平凡的每一天,也是“托舉哥”事件的必然性。
鞠隊長還補充說,如果這根電纜線垂在路面,王濤不去處理,就傻愣愣地站在那里,熱心群眾也拍個照片上傳到網(wǎng)上,那負面影響就大了。有時候,“作為”與“不作為”,結(jié)果完全不一樣。
采訪回來,我一直為“托舉哥”“杭州交警”這兩個稱呼感動著,這些樸實、可愛的人對杭州“最美精神”作出了“最美”的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