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王芳,國內(nèi)一線節(jié)目主持人,北京大學藝術(shù)碩士,“第一訓練營”金牌導師,主持多檔青少年電視節(jié)目,被稱為“天生孩子王”。2016年1月,她的新作《最好的辦法給孩子》面世,迅速在親子教育類圖書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婉兒小學二年級上學期的一天上午,我收到了班主任的一條微信。只見女兒的語文試卷上面赫然寫著56分。望著刺眼的分數(shù),我瞬間石化。想不到一向乖巧聰明的女兒,竟然考了低分。
冷靜之后,我梳理了一下以往的教育思路,找到了病根。我一直認為,小學知識比較簡單,平時很少去過問孩子的學習。接下來的幾天里,我針對孩子生字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開始琢磨怎樣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生字的好方法。
這天晚上,我看到婉兒正在寫“瘸”字,可是怎么也寫不好。我大腦飛速旋轉(zhuǎn),思路馬上來了。我拍了拍婉兒的肩膀,柔聲地說道:“婉兒,咱先不寫了,聽媽媽給你講個故事好不好?”
一旁正泄氣的婉兒聽我這么一說,一下子興奮起來,立刻嚷嚷著讓我快講。
我清了清嗓子,開始聲情并茂地講了起來:“從前,有個小朋友特別淘氣,總是爬到房子上往下跳,結(jié)果一下子摔壞了腿,走路一瘸一拐的。媽媽看到他的腿生病了,為了讓他快點好起來,每天都給他加點肉吃。那么‘瘸這個字,因為是生病了,所以是個病字框,然后媽媽每天給他做什么呢?”
婉兒立馬搶答道:“加點肉!”“對!”我鼓勵她,“所以病字框里面,一個加,一個肉,就是瘸?!甭犖疫@么形象一講,婉兒馬上記住了這個字的寫法。婉兒忍不住夸獎我:“媽媽你真厲害,肚子里墨水真多,以后你要多多給我講故事?!薄昂谩!蔽液团畠簱粽萍s定。
從此以后,只要和女兒在一起,我就給女兒編字的故事。比如,有天給女兒講解飆車的“飆”字,我這樣講道:“飆車就是很快地開車,互相比賽。古代沒有車,但是狗很多,有三只狗準備比賽一下,看誰跑得快,于是它們各自開始使勁往前跑,跑得比風還快,一只狗跑到了前邊,另外兩只跟在后邊,所以飆字左邊三只犬,上面一只,下面兩只,右邊呢是風,現(xiàn)代飆車就是很快地開車,互相比賽?!苯?jīng)我這么一講解,女兒對這個字過目不忘。
通過一年的故事熏陶,婉兒每遇到不熟悉的字,竟也能琢磨想象出一個故事,她的語文成績很快名列前茅。幾年來,婉兒的口才同時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能講大大小小各種故事,成了同學們眼中的“故事大王”。
我在教育婉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記憶力和觀察能力息息相關(guān),要想記憶力好,首先得會觀察。于是我又開始琢磨怎樣送給孩子一個“記憶錦囊”。
這天早上,我把女兒送到學校門口說:“今天,我給你派發(fā)一個任務(wù),愿意不愿意接受挑戰(zhàn)?”
婉兒立馬興趣來了,回應道:“媽咪,說吧。我保證出色完成任務(wù)?!?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1/19/mcjj201608mcjj20160805-1-l.jpg" style="">
我的任務(wù)很簡單:“在你去教室的過程中,請數(shù)一數(shù)第三層樓和第四層樓之間有多少個臺階?”
女兒一聽頓時不屑:“切,這么小兒科的問題,太沒技術(shù)含量了!”
晚上女兒回來主動向我報告道:“22個臺階。”我不按套路地發(fā)問:“請問三樓到四樓之間的校訓是什么?”
面對我突如其來的問題,婉兒撓了撓頭發(fā),不好意思地回答道:“我一心數(shù)臺階呢,沒注意墻上的字?!薄懊魈煳蚁M銖囊粯堑剿臉亲咭蝗?,仔細觀察一下回來我繼續(xù)考你?!睘榱朔纻湮覇査渌麊栴},婉兒開始認真觀察學校的每個地方,并且牢牢地記在心上。
經(jīng)過一番努力,婉兒順利通過了有關(guān)學校的記憶測試,于是我開始把游戲戰(zhàn)場轉(zhuǎn)移到家里。
我給游戲起了一個名字叫“在哪里”。就是讓孩子在屋子里走一圈,然后出來,回答自己提出的若干問題,圓滿完成任務(wù)有獎勵,反之,要接受懲罰。
訓練久了,婉兒有了慣性思維,無形中養(yǎng)成了善于觀察的習慣,家里的角角落落、物件擺放的位置她都熟悉。一旦挪了地方,她很快就能發(fā)現(xiàn)。比如茶幾上有幾本書,拖鞋在什么位置,家里的電腦什么牌子等,婉兒都能了如指掌。
我把這種方法轉(zhuǎn)而用在了語文學習上。在輔導孩子學習過程中,我先讓婉兒認真讀兩遍課文,然后向孩子提問題,比如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有幾行,講的是什么。如果婉兒回答不上來,便讓孩子打開書回去再看。
漸漸地,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每當一個東西找不到了,婉兒不會慌張地去亂翻,而是會靜靜地站在那里想一下,然后根據(jù)記憶有條不紊地尋找。通過反復的訓練,婉兒練就了“特眼神功”,記憶力突飛猛進。
我工作比較忙,平日里姥姥照顧婉兒的時間要多一些。有一次發(fā)生的事情,讓婉兒的姥姥很“受傷”。
一年級暑假的一天,婉兒看電視著迷了,坐在沙發(fā)上一看就是兩個鐘頭。姥姥擔心婉兒的眼睛,就把電視關(guān)了。
“壞姥姥?!蓖駜阂贿叞l(fā)牢騷,一邊不情愿地坐在了書桌前開始寫作業(yè)。過了一會,姥爺回家隨口問婉兒:“你姥姥呢?”婉兒沒好氣地回答:“姥姥死了!”當晚,姥姥含著眼淚向我說了白天的事情,我聽罷十分生氣。
我把婉兒叫到跟前訓斥道:“看電視明明是你的不對,你怎么能說出那樣讓姥姥傷心的話呢?”婉兒低下了頭,小聲地向我賠不是:“媽媽,我錯了,我不過是順口說的,說完我就后悔了。”
我仔細思考后,認為一個七歲的孩子對死亡可以說沒什么概念,不過是發(fā)泄情緒的一句話,應該沒有大人想的那么嚴重。孩子單純、直接,并不知道這話對別人會有怎樣的傷害。當晚我和女兒認真聊了一個多小時,告訴她姥姥聽了這話后會怎么想,媽媽會怎么想,長大了這樣說可能會產(chǎn)生什么后果。經(jīng)過我的耐心教育,婉兒去找姥姥認了錯,并向姥姥保證自己不會再犯這樣的錯。
過后,我覺得,這次“風波”表面上看似解決了,而根本問題還在,即孩子沒有一個發(fā)泄情緒的渠道。目前的應試教育下,孩子的課業(yè)負擔非常重,他們也會有小焦慮、不滿甚至是抱怨,讓孩子把內(nèi)心的情緒適時發(fā)泄出來,才是解決的辦法。
這天,我在家門上貼了一張很大的紙,然后把女兒叫了過來,和女兒約法三章:“這是你心情發(fā)泄的地盤,當你很生氣想發(fā)火的時候,就在這張紙上使勁畫,畫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向家人發(fā)火。”
剛開始的時候,不到一周時間這張紙就被婉兒畫得滿滿的,看到這種情形,我找到一個合適的時間和女兒交流:“寶貝,這一段遇到了什么事情?為什么生氣?”
婉兒竹筒倒豆子般訴說了自己的不滿和煩惱,我認真聆聽,針對具體問題,向女兒提出了合理的建議和解決方法。一來二去,婉兒在發(fā)泄的過程中學會了如何表達情緒,更懂得了如何解決問題。有一次,我下班回來,看到門上的紙畫得亂七八糟,于是向婉兒打趣道:“今天又遇到什么不開心的事了,給媽媽訴訴苦,我給你報仇?!?/p>
一旁寫作業(yè)的婉兒抿嘴笑了,然后不好意思地回答我:“我早忘記為什么生氣了?”然后開始哼唱起來:“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是事也就煩一會,一會就完事……”一旁的我也忍不住笑了。
過了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門上的紙畫得越來越少,有一天上面竟然什么也沒有,我當天表揚了女兒。從這件事我總結(jié)到,當孩子出現(xiàn)負面情緒的時候,不要一味地去說教,要給孩子方法,通過訓練,孩子會做得越來越好。
如今9歲的小婉兒,超級愛笑,熱愛天文地理,喜歡所有的小動物,很喜歡表達對別人的愛,有教養(yǎng),有智慧,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小姑娘。
相比于節(jié)目主持人、公眾人物等頭銜,我將自己的第一職業(yè)定義為媽媽。給孩子好方法,會讓孩子一輩子獲益;在我的眼里,始終認為,辦法總比困難多。我想用切身的教育告訴千千萬萬的家長們,好方法帶出好孩子。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劉建淑 3146063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