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延平(延安市黃河引水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 延安 716000)
黃土隧洞開挖支護施工技術淺探
喬延平
(延安市黃河引水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陜西延安716000)
本文對黃土隧洞開挖中的施工技術進行了描述,并結(jié)合工程施工實例,闡述了黃土隧洞在開挖、支護、特殊地質(zhì)情況的處理、洞內(nèi)排水、施工觀測等問題,可為同類工程提供借鑒。
引黃工程;黃土隧洞;施工技術
延安黃河引水工程是陜西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全省十大重點工程之一,也是延安市第四次黨代會“引水興工,產(chǎn)業(yè)轉(zhuǎn)型”戰(zhàn)略的基礎性、支撐性工程。該主要由泵站、隧洞、水庫、水廠、泥沙處理站、輸水管線等組成,總投資43.85億元。其中隧洞工程大部分穿越砂巖、砂泥巖互層及第四系黃土。本文結(jié)合蘆草梁隧洞施工實際情況對黃土隧洞開挖、支護等技術進行探討。
1.1概述
蘆草梁隧洞地處延安市寶塔區(qū)與延川縣交接處,全長681.6m,歸化樁號52+539.59~53+221.19,圍巖類型為Q2黃土狀壤土。隧洞進口高程1033m,出口高程1032m,洞內(nèi)縱坡為1.467‰,為明流過水隧洞。隧洞標準橫斷面為城門洞型,開挖斷面尺寸為B×H=3.7m× 4.05m,成型尺寸為B×H=2.5m×3.05m,斷面型式詳見下圖1。
圖1 隧洞斷面型式示意圖
1.2地質(zhì)概況
洞室圍巖由Q2黃土狀壤土組成,大部分洞段地下水位高于洞頂設計高程,Q2黃土狀壤土無濕陷,含水量ω=9.50%~22.90%,密度ρ=2.00g/cm3~2.03g/cm3,飽和固結(jié)快剪強度指標Φ=20.8°~24.4°,C=36Kpa~42Kpa,圍巖堅固系數(shù)f0=0.60~0.85,單位彈性抗力系數(shù)KO=0。
2.1開挖方法
隧洞圍巖為Q2黃土狀壤土,含水量較大,成洞條件相對較差,施工開挖采用0.3m3反鏟挖掘機全斷面一次開挖,根據(jù)土質(zhì)及含水量情況單工作面循環(huán)進尺控制在0.8m~1.0m,洞體四周預留10cm~20cm保護層,人工修整成型,根據(jù)施工前測量放樣的開挖控制輪廓線,盡量減少機械對開挖輪廓線以外圍巖的擾動,以使開挖斷面盡可能與設計斷面一致,土料由ZL30裝載機運出洞外,裝10t自卸車運至棄渣場。
2.2施工支護
2.2.1初期支護
初期支護施工緊隨開挖進行,一個循環(huán)開挖完成后,立即進行鋼筋格柵拱架安裝(鋼筋格柵拱架在洞外加工成型,采用4 根Φ22螺紋鋼焊接而成,格柵分三部分,拱部一片,邊墻兩片,通過角鋼和螺栓連接)及掛網(wǎng)噴護施工。格柵拱架上部焊接鋼筋網(wǎng)片,并與Φ20鋼筋作為聯(lián)系筋,環(huán)向間距1.0m,格柵拱架間距1.0m,部分洞段因滲水影響,導到底拱開挖成型后圍巖部分軟化,為此在拱架底部先制作20cm× 40cm×1cm的鋼板底座,防止鋼拱架下沉而失去其應有的作用。噴射砼采用干噴法施工,拌和料在拌合站集中拌制,小型農(nóng)用車運至洞內(nèi),人工控制混凝土噴射機(型號為:PZ-7)噴射成型,施工中嚴格控制原材料質(zhì)量,按試驗確定的配合比控制砼,確保噴護砼質(zhì)量達到設計要求。
2.2.2混凝土二次襯砌
盧草梁隧洞為全洞全斷面襯砌,襯砌厚度為40cm。襯砌采用分段分序澆筑,按照設計圖紙,分段長度為10m,澆筑時先澆筑底板,然后澆筑側(cè)墻和頂拱。
(1)模板
底板(含0.3m高側(cè)墻)澆筑采用組合鋼模板;頂拱及側(cè)墻采用鋼模臺車一次澆筑,鋼模臺車行走用倒鏈牽引,到位后固定好行走輪,防止施工中受力滑動。擋頭采用鋼木組合模板。
(2)止水及灌漿管埋設
安裝擋頭模板時,將止水固定到設計位置,澆筑混凝土時不得振動止水及擋頭模板,并要保證止水周圍混凝土澆筑密實;灌漿管施工時按設計尺寸裁取鋼管,按設計位置焊接在鋼筋上,并封堵管口,防止混凝土進入。
(3)混凝土澆筑方案
隧洞全長為681.6m,共分68倉混凝土澆筑,其中進口67倉混凝土分縫為10m一倉。每倉分兩序進行澆筑,一序為底板帶30cm側(cè)墻,二序為1.5m側(cè)墻及頂拱?;炷猎诎韬驼炯邪柚?,3m3砼罐車運輸至洞內(nèi),采用HTB60C混凝土泵入倉(最大排量60m3/h,最大理論水平輸送距離500m)。底板及0.3m側(cè)墻澆筑采用Ф50、Ф70軟軸振搗棒振搗;頂拱及1.5m側(cè)墻,通過側(cè)墻模板預留孔洞,采用Ф50軟軸式振搗棒振搗,并采用臺車上附著式平板振搗器振搗。
表1 隧洞變形監(jiān)測項目及要求
3.1格柵拱架背部空隙部位的噴護
格柵拱架在隧洞施工中的主要作用是支護洞體,它與鋼筋網(wǎng)片、連接鋼筋、混凝土等組成一個剛體不讓其垮塌,共同抵抗圍巖應力。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圍巖的不穩(wěn)定性,加之地下水位過高,經(jīng)常出現(xiàn)掉塊、坍塌等現(xiàn)象,使得開挖斷面與設計斷面不相吻合,拱架與拱墻圍巖之間存在一定的空隙,從而影響其支撐作用的發(fā)揮。解決此問題的關鍵在于保證拱架背部噴射混凝土密實性。首先在噴射前,對噴射面進行清掃,將表面的雜物、浮土等清除,清理干凈后,埋設控制噴射砼厚度標志,噴射作業(yè)采取分段、分片、分層依次進行,順序先噴拱架背部,再噴護拱架中部圍巖,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證鋼拱架背部密實,使拱架、鋼筋網(wǎng)片、噴射混凝土等共同起到聯(lián)合支護的作用。
3.2底拱部位鋪設碎石墊層
隧洞圍巖為Q2黃土狀壤土,在施工過程中含水量在9.50%~22.90%之間,洞基礎出現(xiàn)滲水現(xiàn)象,洞內(nèi)泥濘不堪,長期侵泡基礎對洞身安全帶來很大隱患,同時翻漿后給出渣車輛也帶來一定的影響。解決此問題的方法是在底拱基礎開挖后,立即鋪設20cm厚碎石墊層,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護了隧洞底拱部位的圍巖,減少施工出渣車輛對拱架的擾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隧洞的沉陷變形,同時也較好地處理了支護與開挖掘進之間的關系。
3.3隧洞滲水問題的處理
根據(jù)初設報告,地下水位高于洞頂設計高程約20m,現(xiàn)場施工中根據(jù)開挖揭露地層情況及實際滲水情況,主要采取布設滲水井、引排結(jié)合的方法來降低地下水位。結(jié)合底拱碎石墊層的施工,沿隧洞底板兩側(cè)沿碎石中埋設Φ110PVC花管,便于滲水向集水井方向引排,每隔50m交錯設置一個集水井(井徑Φ320花管,井深2m~3m),然后用水泵逐級抽排出洞外,降低了地下水位,確保了隧洞施工安全。
黃土隧洞施工過程中往往伴隨著變形與沉陷的問題,隧洞沉降、收斂觀測的目的在于及時掌握圍巖的變形發(fā)展動態(tài),監(jiān)測隧洞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程度,也是檢驗圍巖的穩(wěn)定性以及初期支護合理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垂直方向的沉降量和水平方向的收斂量是變形觀測的主要項目,施工過程中結(jié)合本隧洞斷面小、地下水位高的特點在安裝拱架時在頂拱中部安裝固定的測點,待噴護結(jié)束后進行觀測。水平方向的位移觀測點布置在拱肩和側(cè)拱垂直段,具體布設見下圖2,觀測要求見表1。
圖2 收斂觀測點及測線布置圖
通過施工過程中對圍巖的變形觀測,黃土洞段的變形主要以沉陷為主。大部分觀測斷面沉陷值在3cm左右。部分觀測點,因含水量過大,導致沉降量較大。因此處理好洞內(nèi)排水是確保隧洞施工安全的關鍵。
黃河引水工程蘆草梁隧洞洞室圍巖為Q2黃土狀壤土,無濕陷性,含水量較大,成洞條件相對較差,施工中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為了保證施工安全及后期運行安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短進尺,強支護,勤觀測”的原則,及時封閉底拱,高度重視工程質(zhì)量、施工排水、觀測及特殊地質(zhì)洞段的處理,確保了施工人員的安全及后期的運行,為以后類似黃土隧洞開挖施工提供參考意見。陜西水利
(責任編輯:唐紅云)
TV697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