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為領養(yǎng)中國孤兒最多的國家,兒童找回率竟高達97.7%。找回率的高低取決于國家的重視程度。美國將5月25日定為國家失蹤兒童日;全美超市商場安裝Adam警報,一旦發(fā)現兒童失蹤,超市將封閉所有出入口進行搜尋;安裝Amber系統(tǒng),每當有兒童失蹤,警方便會發(fā)布兒童特征嫌疑犯信息到全城每一個手機,電視、電臺、led屏。
美國司法部公布政府每年會接到近80萬失蹤兒童報案,但幾乎全部都能被找回。這正是由三名美國兒童所改變的歷史。
1979
1979年5月25日,6歲的艾坦(Etan Patz)失蹤了。
艾坦第一次獨自出門,這個紐約小男孩信心滿滿,告訴父母要自己穿過兩個街區(qū),去搭乘校車。得到同意后,艾坦背著書包,頭戴印有“未來航班機長” 的帽子出發(fā)了。在這短短的上學路上,艾坦失蹤了。
正如亞當的父親,后來成為Fox電視臺《頭號通緝犯》(這個節(jié)目幫助警方找回了65名失蹤或被綁架的兒童)主持人的John Walsh所言:“記住,你的參與能改變一切”!
無數記者和警察蜂擁到這對愁眉苦臉的父母面前,看他們一遍又一遍拼寫著“艾坦……艾坦”。隨之,媒體的大量報道牽動了整個國家的神經,攝影師父親給艾坦拍的那張咧嘴開心笑的照片,被登上了覆蓋全城的尋人海報,被印在了牛奶盒的側面進入千家萬戶,甚至登上紐約時報廣場的廣告牌。
但艾坦終究沒有回來,對于整整一代美國人而言,那個戴著棒球帽的童稚笑容是如此令人痛徹心扉。人們發(fā)現,艾坦的失蹤背后,正折射出學校與家長聯系不緊密的漏洞,也暴露了警方低效無能的現狀,根據不同的司法轄區(qū)規(guī)定,警方甚至要在孩子失蹤24-72小時后才會有所反應。
雖然當時美國社會沒有構建萬無一失的制度體系,卻留下了寶貴“危機-反思-進步”的自體更新模式。1983年,里根總統(tǒng)宣布艾坦失蹤的5月25日為“國家失蹤兒童日”,美國社會開始真正重視失蹤兒童問題,并開啟了為期近10年的“牛奶盒尋人活動”。作為美國最知名的失蹤兒童,艾坦的不幸遭遇永遠改變了美國,直接影響了接下來一系列法律出臺與制度更新,挽救了無數美國兒童。
1981
1981年7月27日,6歲的亞當(Adam Walsh)失蹤。
佛羅里達州一個悶熱的午后。6歲的亞當(Adam Walsh)聽從媽媽的安排,在百貨商場里看幾個孩子打電子游戲。但七分鐘后,當亞當的母親趕來接他的時候,游戲機前卻空無一人。
焦急的父母印了15萬份尋人啟事,貼滿了全城的大街小巷。但噩耗還是擊中了這個家庭:兩周后,漁民在120英里外的灌溉渠內打撈上來了亞當的頭顱。于是,悲痛欲絕的父母向媒體講述警方是多么不靠譜:在亞當失蹤的當天下午,其母就報了警,警方不但沒有及時響應,更告訴媒體“失蹤和綁架應該沒有關系”;次日亞當的父親去警察局追問進展時,警方卻回問:“你有什么建議嗎?”
《失蹤兒童援助法案》呼吁在全美范圍內建立一條失蹤兒童免費報警熱線,以及全美失蹤兒童的信息匯總和甄別中心。
同年,Walsh夫婦成立了非營利組織“全國失蹤與受虐兒童服務中心(NCMEC)”,打開了解決失蹤兒童問題的關鍵之門。
雖然殺害亞當的殺手在兩年后自首,亞當夫婦卻決定從此走上維護兒童安全的道路。在國會山召開的《失蹤兒童法案》聽證會上,并不精通法律和政治的亞當父親,卻用一句話打動了眾人:“一個能發(fā)射航天飛機并讓它回到地球的國家,竟然沒有一個為失蹤兒童設立的信息搜集和服務中心?”
1996
1996年1月13日,9歲的安伯(Amber Hagerman)在騎車時被綁架。她的尖叫引發(fā)了鄰居的關注,但這起發(fā)生在光天化日下的綁架卻依然帶來了最悲慘的結局:4天后,她的尸體被發(fā)現。
這個信息終于傳到了警方的耳朵中,于是經過一系列打造升級后,一個接駁美國緊急警報系統(tǒng),通過電臺、電視臺、電子郵件、交通提示、短信、 facebook、google等多種渠道,向全國發(fā)布失蹤兒童信息的龐大系統(tǒng)上線了。這個名為“Amber”的系統(tǒng)所發(fā)布的內容由警方決定,通常包含了失蹤兒童特征、嫌疑犯特征,以及嫌疑犯的車輛描述和車牌號碼。
當地居民要求當地廣播電臺比照天氣預報,以同樣的頻率和力度不間斷播出失蹤兒童的新聞。半年后,在一場記者會上,有當事者回憶起在尋找安伯的過程中,媒體是如何幫上了大忙。
“Code Adam”
上世紀80年代后期,美國超市啟用了兒童安全警報系統(tǒng),并為紀念亞當而將系統(tǒng)命名為“Code Adam”。如果家長發(fā)現孩子在超市走失,可立即求助于此系統(tǒng),超市所有出入口將全部封閉,工作人員立即進行搜尋,并反復播放兒童的容貌和衣著特征。如果10分鐘內找不到孩子,將立即由警方接手。此后,這一系統(tǒng)被全美眾多超市、商場、醫(yī)院、博物館等公共設施采用?,F在亞當警報已經分布在美國超過89000個公共場合,包括超市、商場、游樂場和所有聯邦辦公建筑。
“Amber系統(tǒng)”
如果說“Code Adam”解決了兒童在公共場合失蹤的問題,“Amber系統(tǒng)”則徹底將失蹤兒童和嫌疑犯置于民眾的海洋中。1996年以來,這個系統(tǒng)已經成功尋回或解救了602名失蹤兒童。以2011年為例,在通過Amber系統(tǒng)成功尋回失蹤兒童的案例中,有50%是因為公眾或警方通過Amber警報發(fā)現了嫌疑犯的車輛;39%是因為公眾接到警報后,提供了目擊線索等關鍵信息;更有11%的案例,是嫌疑犯收到警報后釋放了被綁兒童。
在中國家長需要知道:
一.照看好自己的孩子,讓孩子隨身攜帶哨子,盡量不要將孩子托負給他人。拐賣兒童案件中熟人作案的機會更大。
二. 盡量不要留孩子單獨在家,如果必要,告知孩子不要給他人開門。
三. 教育孩子不要輕信陌生人,拒絕接受陌生人的物品,拒絕向陌生人透露家庭信息。
四.告誡孩子出門游玩緊跟父母,如果走失,在原地等候,不跟陌生人走。
五.讓孩子牢記父母名字、手機號、家庭住址。
六.盡量避免小孩獨自買東西,尤其是距離家有一段距離的商場超市。
七.針對暴力搶奪孩子行為,父母可將幼齡孩子背在胸前。牽著孩子走路時,讓孩子走在內側,遠離機動車道。
八.牢記孩子的特征,尤其是胎記、傷疤。為孩子拍照,保證家長手中有孩子近期照片。孩子一旦失蹤,立即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