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凌霄圖/廖 迅
?
黔茶 恢弘的組詩
QIANCHAHUIHONGDEZUSHI
文/肖凌霄
圖/廖 迅
在貴州飲食天地里,黔茶堪比一組恢弘立體的詩篇,它有史詩的雋永,有唐詩的悠遠,更有宋詞的清麗和打油詩的熱烈奔放不拘一格。它從夜郎古國的茶馬古道走來,從高山深壑的迷霧深處走來,從侗族的“干勁湯”、仡佬族的“三幺臺”里走來,在時光隧道定格,滋養(yǎng)黔人,芬芳國人,縱橫千古,飄香海外。
是的,黔茶就是這樣一組詩:久遠曠古的歷史是厚重的史詩,叫人怎么翻也翻不完;茶園風光是旖旎的山水田園詩,如畫如歌;內涵豐富的品質猶如字字珠璣的宋詞,久經(jīng)咀嚼而不淡……它們散落于歷史塵埃中,發(fā)表于青山綠水間,流傳于茶肆食坊處,吟唱于日常起居上,鐫刻于思念回憶里……
湄潭翠芽
追溯黔茶的過往,猶如誦讀一冊韻味悠長的史詩。
至少在100萬年前,茶樹就在貴州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長,有20世紀80年代在貴州晴隆縣發(fā)現(xiàn)的茶籽化石為證。
那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唯一發(fā)現(xiàn)的茶籽化石,經(jīng)中國科學院地質生物研究所和多家研究所鑒定,距今已有100萬年歷史。
古生物演變?yōu)榛膸茁时緛硇≈中。由腺F州到處是莽莽大山,人跡罕至。這顆在地底下沉睡了多年的茶籽化石,竟能幸運得以見天日,詮釋貴州茶的歷史印記,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距離發(fā)現(xiàn)茶籽化石不遠的地方,是貴州野生大茶樹分布最密集的地區(qū)。數(shù)萬年前,這些野生大茶樹是貴州這片古陸高原真正的主人,它們呼呼生長,如魚得水。
漸漸地,生息在這深溝大壑古老山林的夜郎人,琢磨出了怎樣把這些大茶樹的葉子制作成精美可口的飲品,翻山越嶺送給遙遠的君王品嘗。據(jù)史料記載,大約從西周開始,黔茶就不斷成為貢品遠上都城進貢給王或皇帝,以換來邊陲小國的世襲和安生。歷朝歷代以來,貴州形成了務川都濡月兔、貴定云霧茶、湄潭湄尖茶等一批著名的貢茶。
更多的時候,茶葉是夜郎人自娛自樂的點綴。每到風和日麗的春日,夜郎巖下的夜郎人會把裝滿茶水的竹筒放入上流溪水中,接著坐船來到下游岸邊,等待竹筒飄來一把抓起,用茅草插入竹筒吸飲,邊喝邊唱茶歌。清風煮茗,曲水流觴,這些文人雅士的風雅之舉,卻被遠在要荒的夜郎人把玩出幾分野趣和童真。
夜郎時期,茶葉已被當做商品在集市上出售,市場非常繁榮。根據(jù)史料記載判定,中國最早的茶市,就在夜郎古國。如今,在黔北山區(qū)的很多地方,還殘存著茶馬驛道的痕跡,這些狹窄崎嶇的古道上,隱約飄過當年茶馬互市的喧鬧和茶商挑擔走天涯的艱辛。黔茶如同時間的印記,回溯其影,余味悠遠。
“山高路遠人口渴,親人進門把茶喝?!蓖獾厝藖淼劫F州安順屯堡,形似當年軍屯時設置的古驛站里,屯堡女子笑盈盈地送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驛站茶。這茶不單是茶的味道,還融入了屯堡人的固守和思念。從奉朱元璋之命固守西南邊陲、屯田鎮(zhèn)邊六百年來,屯堡人承襲了用土砂罐煮驛站茶的習慣,把生姜、金銀花、甘草等多味中草藥和茶葉一起熬煮,然后倒入土陶茶碗中供出行軍人和路人飲用,解乏治病。
歷代以來,專家學者、騷客文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黔茶的贊美。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中也記上這么一筆:“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茶學專家陳宗懋教授曾經(jīng)在考察鳳岡、湄潭后贊嘆貴州“綠寶石”茶:可以泡七次而味不淡,韻味悠長。
如此看來,貴州不僅是茶樹原產(chǎn)地中心,也是茶葉利用、飲用、商業(yè)化、人工栽培等方面出現(xiàn)最早的地區(qū)之一。世事沉浮,斗轉星移,唯一不變的是那一抹幽幽的茶香。
“湄潭好,美譽小江南。江水碧藍鯉魚肥,茶姑綠海歌聲漫?!痹娭兴f的湄潭是黔北的一個小縣城,因湄江水繞城彎環(huán)如眉而得名,是優(yōu)秀山水人文和田園牧歌的完美組合。
茶山蒼蒼,湄水泱泱,萬畝茶場,在水一方。永興萬畝茶場,就延綿起伏在湄江對岸的茶山上,它是著名綠茶湄江茶的原產(chǎn)地。山上茶園連天,山下湄江纏綿,河畔的火焰山上,聳立著有“天下第一壺”之稱的巨型茶壺,堪稱奇觀。因為山高坡陡、污染小、農(nóng)藥化肥施用量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茶樹們長成了無公害、綠色、有機的健康茶?!吧角嗲鄟硭敉?,湄潭翠芽生湄江。女人喝了更漂亮,男人喝了更健康?!变靥洞溲慨a(chǎn)于湄江茶場,茶場地處湄江河畔,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極宜茶樹生長。被譽為全國無公害茶葉生產(chǎn)基地、貴州最大的名優(yōu)茶產(chǎn)區(qū),湄潭當之無愧。
與湄潭山水相連的鳳岡縣有豐富的茶文化和茶資源。作為西部茶海的重要一站,鳳岡出產(chǎn)的茶葉微量元素鋅硒含量都比其他綠茶的含量高出近一倍,無論藥用還是營養(yǎng)保健,鳳岡富鋅富硒有機茶都有很高的價值,鳳岡因此被授予“中國有機富鋅富硒茶之鄉(xiāng)”稱號。2005年,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通過湄潭、鳳岡、余慶三縣聯(lián)合打造“中國西部茶?!钡纳暾埫瑥拇?,在這片中國大陸的西南角,綠色的茶海和藍色的烏江縱橫交織流淌。
美妙的茶園風光抒寫著一首首山水田園詩:高山、丘陵、河谷、盆地交錯縱橫,遠看深溝大壑,層巒疊嶂,近觀山氤氳青綠,水旖旎碧澄。茶園星羅棋布,形成林中有茶、茶中有林、茶林相間的相對封閉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曾經(jīng)“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的困擾,變成了“幽深不見人、蒼翠千萬里”的吟哦;萬畝茶場連天綠,橫看成林側成行,春風過處,浩瀚的西部茶海翻濤滾浪。
優(yōu)越的生態(tài)氣候,確保了茶葉的優(yōu)良品質:茶樹喜濕,需要充沛雨量,貴州恰恰多夜雨,常常白天還是艷陽高照,夜晚卻大雨傾盆。這種晝晴夜雨的天氣降低了茶樹的蒸騰作用,對茶芳香物質的合成和積累極為有利。茶樹怕澇,因為積水會嚴重影響它的根系發(fā)育,貴州茶園茶山恰恰土壤質地疏松、排水性好,非常對茶樹的胃口。茶樹喜溫怕寒,喜光又怕曬,貴州恰恰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高山云霧繚繞,“寡日照”特征獨一無二。這樣的環(huán)境條件下生產(chǎn)出來的貴州茶,香高馥郁、鮮爽厚醇,湯色明亮,品質優(yōu)異。
湄潭翠芽杯中舞
手工炒茶
因為品質優(yōu)異,貴州綠茶被茶葉專家們譽為中國綠茶中的“味精”,每年都有許多外地茶商蜂擁而來搶購貴州“頭春茶”,甚至不分等級一律購入,運到外地再拼配成其他品牌出售。
貴州山川秀美,生態(tài)良好,常年高山流水、云霧繚繞,特別適宜茶葉生長,是我國茶樹原生地和歷史上出好茶、產(chǎn)茗茶的古老茶區(qū)。所產(chǎn)出來的綠茶香味悠遠,經(jīng)久耐泡,猶如一首首絕句,經(jīng)得起推敲和歲月的打磨,反復浸泡仍然味道濃郁。
貴州綠茶的樣子清新嬌媚,猶如宋詞一般婉約動人。它們有的形似片,有的狀如球,有的像珍寶,有的則如害羞的姑娘蜷縮著身子,直到清水浸泡才長舒一口氣,徐徐展開肢體。
片狀的代表有湄潭翠芽,球狀是雷山銀球茶,顆粒狀猶如珠寶般的就是前面說過的“綠寶石”,而蜷曲又似鉤的則首推都勻毛尖。
湄潭翠芽外形猶如一粒修長的葵花籽,扁平光滑,翠香甘醇,沖泡后片片茶條瞬間變成朵朵小花,在水中回旋曼舞,散發(fā)出淡淡清香。
雷山銀球茶承襲幾百年的手工工藝,簡直就是靠手一顆顆“摸”出來的。因為雷山山高生態(tài)好,加上炒茶功夫一流,雷山銀球茶不但外形精美獨特,而且內涵也香醇厚重。成茶呈球狀,玻璃彈珠大小,在開水沖泡下,茶葉們從團得緊緊的球狀張開身體,猶如晨風里的鮮花冉冉開放,陣陣清香沁人心脾。茶水微黃而清澈,飲之醇香而微甜,沖上四五遍余香猶濃。
綠寶石茶是綠茶類名茶,該茶外形緊實圓潤,呈顆粒狀,芽葉完整,栗香誘人,濃而不澀,經(jīng)久耐泡,飲之頓感內在品質獨特,貴如寶石,故曰“綠寶石”。
品味綠寶石的“七開”,那真是一個奇妙的過程。倘若用白瓷蓋碗沖泡,溫潤細膩的質地更能襯托茶湯的清澈明亮,更可盡情觀賞茶珠如玉似花蕾般徐徐舒展。當清澈的熱水注入碗中,只見茶香蕩漾,茶珠碧綠,奔騰彈跳。而后的第二開,湯清葉綠,芽葉競相舒展,好不熱鬧。三開以后,芽葉基本舒展,仿佛鏤空的雕塑。茶香于唇齒間流轉,舒緩愜意。泡上七開,滋味仍醇香回甘。
收購茶青
都勻毛尖色澤綠潤,栗香撲鼻,明朝時便作為宮廷貢品,深受崇禎皇帝喜愛。因形似魚鉤雀舌,被賜名“魚鉤茶”、“雀舌茶”,到乾隆年間,開始遠銷海外。1915年與貴州茅臺酒同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獎,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后來被毛澤東主席賜名為“都勻毛尖”。在貴州,“北有國酒茅臺,南有都勻毛尖”是近百年來最為響亮的品牌。2010年,都勻毛尖從全國眾多名茶中脫穎而出,以“中國世博十大名茶”之一的身份,再次登上上海世博會這一世界舞臺。
“都勻毛尖”生長在黔南海拔千米之上云霧繚繞、生態(tài)茂密的高山之巔,以黔南本土生長的“苔茶良種”、“鳥王古茶”為本,經(jīng)常年云浸霧潤日曬雨淋自然生長而成。得黔山秀水之靈氣,采萬物百草之精華,是最為地道的原生茶、綠色茶、生態(tài)茶和健康茶。
特殊的育茶環(huán)境和制作考究的炒茶工藝,使都勻毛尖具備了“條索緊細、白豪滿布、鋒苗勻整、色澤潤綠”的俊美外形,留存了“栗香持久、香清味鮮、滋爽回甘”的獨到茶香,造就了“干茶綠中帶黃、湯色綠中透黃、葉底綠中顯黃”的“三綠三黃”的獨特品質,最為突出的是都勻毛尖還富含鋅硒等生命所需的多種稀有元素,堪稱茶中極品、綠茶之珍。多年來,都勻毛尖以獨特的風格列為中國名茶珍品暢銷各地,吸引中外來客。
當然,吸引人的還有聞名遐邇的“茶宴”。都勻市在當?shù)厍О倌赀z傳下來的民族“餐茶”的基礎上,巧妙結合當代人的飲食文化特點,隆重推出茶山跑玉兔、茶香土豆松、毛尖彩帶豆腐、茶青四喜餃、毛尖大蝦等十個精品茶菜。這些精品茶菜在中國西部國際精品菜肴暨美食文化博覽會上,以其美味可口、淵源深厚、內涵深幽的特色,獲得團體金獎。
采茶
外形似魚鉤的還有茶中極品“貴定云霧貢茶”。貴定苗族先民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xiàn)和利用茶的地區(qū)之一,這里生長有幾千年的大茶樹。云霧茶生長在貴定縣云霧鎮(zhèn)鳥王村1580多米高的云霧山上,所以也叫鳥王茶?,F(xiàn)在民間還流傳著“鳥王十八寨,寨寨十八家,家家十八個,個個出來背娃娃”的順口溜,說的就是“茶”字,道出了鳥王苗寨世代種茶的傳統(tǒng)。
云霧茶既是當代名茶,又是歷史上唐、宋、元、明、清的“五代貢茶”。根據(jù)當?shù)厥妨嫌涊d,早在唐代該茶就被列為貢品,明清兩朝更成為皇家珍品,乾隆時期列為全國八大名茶之一。因此,貴定縣被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授予“中國苗嶺貢茶之鄉(xiāng)”。
茶有味,黔茶味更濃。世間萬物的玄機都隱藏在一杯清茶之中。抿上一口,緩緩滑過喉嚨,那些好或不好的往事,都在茶香里清晰模糊起來。
古往今來,黔茶以獨特的方式存在于人們生活中,多少與茶有關的民風民俗,還在活潑奔放地描繪千百年來的貴州茶事,活脫脫就是一組組打油詩、順口溜,為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貴州是個多民族的山地內陸省,各民族的飲茶習俗古老而獨特。貴州苗族、仡佬族、土家族,是世界上較早發(fā)現(xiàn)茶葉并加以利用的民族。在貴州的許多苗寨,初次提親時男方要托媒人向女方送一份“放信茶”禮物表示求婚意愿,如果女方收下,表示這事有望,如果被退回,那就則表示沒戲了。談戀愛,茶是信物和見證;倘若成婚,聘禮依然是茶,所以這種禮俗叫做茶禮。這種茶禮如今在婚嫁風俗上有很高的地位,所謂“一家女不吃兩家茶”,就是用茶來表達對愛情婚姻的忠貞。
貴州西北高寒地區(qū)的威寧、畢節(jié)、赫章、納雍、大方等地的彝族同胞,至今沿襲吃“罐罐茶”的習慣。當有親朋進門,就團團圍坐在火塘邊,一邊熬制罐罐茶,一邊吃著噴香的烤馬鈴薯,談論農(nóng)事莊稼,兒女婚嫁。當?shù)厝苏J為,喝罐罐茶至少有四大好處:提精神、助消化、抗病魔、保健康。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晴隆一帶苗族,在元宵、端午等節(jié)日,家家戶戶均不可少擂茶,再放些糯米丸子,煮熟后一并食用。此俗尤以晴隆縣碧痕山區(qū)、普安縣地瓜區(qū)和青山區(qū)的村寨最盛,當?shù)厮追Q“擂茶面”。
黔北山地中的道真和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至今仍流傳著吃“油茶”的嗜好,這是當?shù)厝俗類鄢缘囊环N茶食。勤勞的山民披星出工,踏露收工,午飯就是妻兒送去的一缽香氣襲人的油茶飯和一缽冷飯,茶飯泡在一起吃下又開始干活,如當?shù)乩厦窀杷骸俺从筒枧堇滹?,越吃越肯干?!彼麄冋J為這種“油茶湯”吃了渾身有干勁,所以稱之為“干勁湯”。油茶湯是每天必須要吃的,“早上喝碗油茶湯,不用醫(yī)生開藥方;晚上喝碗油茶湯,一天勞累全掃光;三天連喝油茶湯,雞鴨魚肉也不香?!薄巴胪胗筒柘銍妵?,男女老少都能飲。不吃油茶沒精神,吃了油茶有干勁?!笨偠灾词共怀匀獠怀燥?,這油茶湯是無論如何要吃的,否則“不吃油茶周身軟”。
鳳岡縣土家族厚愛吃油茶,有的每天還要吃兩餐,油茶在這里有兩個名字,一為“干勁湯”,一為“和氣湯”。和氣湯的說法頗有意思,鄰里糾紛寨子里有聲望的人物出面化解矛盾,通常就是召集大家吃茶,實際上也就是商談怎樣和解,所以才稱之為和氣湯。猜想這和氣湯得名的緣故,一來是因為化解了矛盾而和氣,二來是因為喝了茶敗了火,那股氣就自然而然的化解消失了吧?
每逢嫁娶壽慶、建房佳節(jié)的喜慶時分,道真仡佬族的“三幺臺”就充分表現(xiàn)出這種食俗禮儀的隆重來?!扮叟_”是仡佬族方言土話,意為結束?!叭叟_”顧名思義,就是一輪宴席要經(jīng)過喝酒、飲茶、吃飯這三道程序才算完美結束。
茶以最親近的方式走進貴州人,這些有趣的茶話民俗,和黔茶一起點綴記錄黔人千百年來的生活軌跡。茶和他們的關系,就如這些隨意采摘的茶葉,每一個細節(jié)都那般自然。當歷史的冊書被一頁頁翻過,當黔茶的品質被人們了解、在茶成為世界第一健康飲品的今天,在無數(shù)個愜意的黃昏午后,人們三三兩兩爬上茶山,走進茶室,親近茶樹和茶葉,那些養(yǎng)在深閨里的黔茶,也漸漸飛出黔山,被更多的愛茶人所欣賞品嘗。
泡一壺好茶,賞奇石紫砂,聽古琴悠揚,聞茶香繚繞,看古玩字畫。塵世的雜念紛爭,漸漸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