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大光
?
走馬觀花蛤蜊島
文大光
此次去蛤蜊島之前 我特意查了一下字典。蛤蜊就是軟體動物 殼卵圓形 淡褐色 邊緣紫色 生活在淺海底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品種。其肉質鮮美無比 被稱為“天下第一鮮”、“百味之冠” 而且它的營養(yǎng)也比較全面。目前發(fā)現(xiàn)最高齡的蛤蜊為507歲 不幸的是在研究時死了 。此外蛤蜊也被稱為地球五大不死神獸之一。
6月4日雙休日上午 我和一個群 由幾十人自愿組織的活動群體 從沈陽坐大客出發(fā) 經(jīng)過將近4個小時的行程 逐漸接近了莊河。我們?nèi)サ哪康牡厥且粋€叫哈蜊島的地方。
車從莊河城里穿行出去后有一位仁兄幽默地叫起來 大海啊 你究竟是誰的故鄉(xiāng)啊——久不見大海的我們 突然看見浩瀚無際的大海 其興奮的心情無法形容。大客車經(jīng)過一座大橋后 前面是一個跨海堤壩 從陸地伸向海中一個小島 有人驚呼 蛤蜊島到了
蛤蜊島位于莊河東南部 距莊河城區(qū)7.5公里 柏油馬路直通海邊 那條陸地相連的攔海長堤有2000米長。
車從長堤很快就開上島。島上游人不多 但植物茂盛 四周郁郁蔥蔥。這里的路都是后開發(fā)的 平地很少 起伏很大尤其去海邊的路簡直就是上山的感覺 為了減輕勞累 我們坐上進島的電瓶車。在離海邊不遠處是幾排順山勢蓋的平房 這就是我們下榻的地方。放好自帶的東西 草草吃了點午飯 下午就自由活動了。
我和大家來到海邊酒店的平臺上 下面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遠處的霧還沒有完全散去 周圍有幾艘船在“飄動”。導游告訴我 蛤蜊島全長1.5公里 寬0.5公里 總面積0.75平方公里 是莊河近海唯一的島嶼。島上沒人居住 現(xiàn)已被人承包出去 正在陸續(xù)開發(fā)基礎設施和旅游景點。
蛤蜊島四面環(huán)海 灘涂富饒 海水清澈 岸邊有幾百米的天然白沙浴場。山崖下的井水清涼甘甜。魚蝦、蟹的產(chǎn)量豐富 尤其是染色蛤、海蠣子等貝類味道鮮美 品種齊全 被譽為“世界蜆庫“ 并由此得名“蛤蜊島”。
站在海邊遠望 島內(nèi)環(huán)境優(yōu)美 灌木叢生 藤蔓交錯 花草繁茂 風光旖旎。海邊礁石形態(tài)各異 猶如鬼斧神工 一位服務員手指遠處 “你看那就是‘蓮臺觀音’?!边h處一個站立的“人” 好像在雙手合十?!罢嫦癜 蔽殷@奇地叫著。
我的左手不遠處 有一個伸進海里的石頭 “那是‘神龜掠?!??!狈諉T告訴我。真是活靈活現(xiàn)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還是領教過的。
不遠處還有“菩薩石”、“釋佛”等景點 惟妙惟肖 自然天成。海邊有幾處老舊的房子 其實那是“賓館” 因為臨近大海 在屋里觀海有身臨其境的美妙感覺 所以門上掛著這樣的牌子 — —“聽濤入夢”。
我們登上臨海的山頂 一座廟宇里幾位出家人在玩手機。他們告訴我 這里的書是免費的 我翻了翻就走了出來。被海風吹拂著 涼爽的令人愜意暢快。
登高望飛鳥 叢林采野果 遠眺海王島 近望莊河城 這里真是休閑度假的海上樂園。由于蛤蜊島的景色原始而古樸一些電視劇曾在這里拍攝外景。
晚上吃完飯 導游組織我們在海邊燃起一堆篝火。雖然從海上吹來的晚風很涼 但久居城里的我們 不會放棄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大家圍著熊熊篝火盡情唱啊、跳啊。伴著騰空而起的禮花鞭炮 海邊成了人們歡樂的舞臺。晚上10點多了 意猶未盡的我們才戀戀不舍結束了“狂歡”。
第二天上午 我們在島上漫游時 發(fā)現(xiàn)在山半腰 海島主人為游人搭建了十幾個吊床、秋千。遠遠望去 那些散落在半山腰的吊床和秋千上 都是身著花花綠綠服裝的游人 他 她 們好似懸在半空中 那景致令人眼花繚亂……
兩天的飯食基本以海鮮為主 雖然我們沒有品嘗到更特別的海中之物 但那些新鮮的各種蛤蜊還是大飽口福了。
蛤蜊島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平地少如果去海邊玩必須走坡度很大的臺階 年齡大的走一會就氣喘吁吁。但老人們的臉上蕩漾著興奮和快樂 那是大海給他們帶來的歡樂吧。
我下午獨自一人去了島的另一處 見一個小廣場正在修建 廣場中間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姑娘的雕像 她身披張開的“蛤蜊”殼深情望著大海的方向……
海島的空氣格外清新 尤其清晨 這里就是鳥語花香的世界 如果常年在這里生活 一定會被大自然的饋贈所陶醉。
我們在蛤蜊島雖然只呆了兩天 但感受卻非同尋常。至少我這么想 等退休了即使來不了蛤蜊島我也找個小島住下 在大自然的“熏陶”下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