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偉棟
《水滸傳》中,鼓上騷時遷與楊雄、石秀在奔向梁山集團(tuán)的路上去偷祝家莊的雞,因此被莊戶擒住,引發(fā)了梁山三打祝家莊。時遷看起來只會干些見不得光的事,其實,他也很有表演才華,是當(dāng)之無愧的影帝。
朝廷派遣大將呼延灼去跟梁山集團(tuán)搶地盤、爭生意,擺下了連環(huán)馬,使梁山集團(tuán)連連敗陣。湯隆提議,他有個姑舅哥哥徐寧會使金槍法、鉤鐮槍法,可以破呼延灼的連環(huán)馬。湯隆獻(xiàn)計先偷走徐寧家的祖?zhèn)鲗氊愌泗崞鼍腿鸺?,“包辦賺他上山”,吳用馬上派做小偷出身的時遷去辦這事。
時遷首先摸清了徐寧藏寶的具體位置,然后躲在廚桌后,一直等到五更天,徐寧出門后才下手。這時家里只剩下徐寧的老婆和丫鬟,時遷“卻從梁上輕輕解了皮匣,正要下來”,一不小心弄出了聲響。時遷怕被人發(fā)現(xiàn),惹來大禍,便施展出了自己的表演才藝:學(xué)老鼠叫。
但學(xué)老鼠叫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人們對老鼠的叫聲比較熟悉,如果學(xué)得不像,肯定會被識破。
徐寧妻子的丫鬟就聽出了不同之處,向主子提醒:“娘子不聽得是老鼠叫?因廝打,這般響?!毖诀叩馁|(zhì)疑提醒了時遷。時遷又展示了第二項表演本領(lǐng):學(xué)老鼠廝打。
這項表演比學(xué)老鼠叫難度高多了,可時遷卻做到了,拿捏有度,成功騙過了在場的所有人,并成功盜取了徐寧的雁翎砌就圈金甲。由此可見,時遷極具表演天賦,不但能夠揣摩表演對象的心理,而且模仿得惟妙惟肖。
徐寧知道自己的雁翎砌就圈金甲丟失后大為緊張,這時湯隆登門造訪。愁眉不展的徐寧向湯隆傾訴這個煩心事,湯隆為他提供了線索——他看到過“有個鮮眼黑瘦漢子,擔(dān)兒上挑著”。于是徐寧和湯隆一起沿路追查,尋找盜寶賊,終于找到了在古廟前的樹下坐著的時遷。徐寧質(zhì)問時遷把自己的寶貝弄哪里去了,時遷編了一個自圓其說的故事:當(dāng)?shù)赜袀€財主看上徐寧的雁翎砌就圈金甲,哪知徐寧不肯變賣,財主便“特地使我同一個李三,兩人來你家偷盜。不想我在你家柱子上跌下來,閃肭了腿,因此走不動。先教李三把甲拿了去,只留得空匣在此”——你若將我送官,就是打死我,我也不交代;若肯饒過我,我便幫你討回寶貝。
“徐寧躊蹴了半晌,決斷不下”,最終,他聽信了時遷的話,被騙上了梁山。
時遷成功的背后雖然有吳用、湯隆在策劃,但具體的執(zhí)行人仍然是他。“圓謊”即是表演,能夠把沒有的事說得頭頭是道,令人信服,這正是表演水平高的表現(xiàn)。此外,時遷裝作跌傷者的表演也很逼真,能夠利用道具加上動作,把徐寧騙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降低了徐寧的疑心:“徐寧、湯隆監(jiān)住時遷一處宿歇。原來時遷故把些絹帛扎縛了腿,只做閃肭了腿。徐寧見他又走不動,因此十分中只有五分防他。”
時遷不愧是一個出色的表演家,為了表演成功,不但準(zhǔn)備好道具,而且忍住腿部被絹帛扎縛的不適、盡可能做好跌傷者受傷不久的姿勢,這必須拿捏妥當(dāng),恰到好處才行,否則動作一過頭就會被發(fā)現(xiàn)破綻。
編輯/梓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