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強
?
兩個價格上調的情緒反差
□胡志強
幾天前,中國成品油價格上調,社會反應平靜;近期,“蒜你狠”回歸,社會眾怒難解,反響激烈。兩個漲價事件的社會情緒反差,讓人深思。
早在成品油價格開始連續(xù)下降的時候,政府在知道公眾希冀油價繼續(xù)下跌情況下,2016年 1月預前“公告”成品油價格機制出臺:“為減輕國際市場油價過高或過低對國內市場的影響,保障國內能源長期安全,有必要對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設置調控上下限。調控上限為每桶130美元,下限為每桶40美元,……這些市場化措施,都是希望逐步放松價格管制,為將來全面放開成品油價格積累經驗?!乱徊?,國家將結合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進程,適時全面放開成品油價格?!?/p>
但成品油不是最嚴格意義上的菜籃子內容。
再看“蒜你狠”惹眾怒。
肉、蛋、菜這些百姓飯桌上的必需品,我們放開了價格。所謂放開價格,就是政府不再過多干預賣多少錢,也原則上不再干預農家種什么,生產、買賣自由。按說社會公眾自己說了算的事情,價格波動大家該沒什么怨言了,但我們確實看到了這輪“蒜你狠”招惹的眾怒。
一個抱怨了多少年的成品油價格調整,現在人們卻相對情緒穩(wěn)定;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事情,卻怨聲不斷,原因何在?
這和我們市場化改革的深度與市場化觀念相關。
在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政府和相關機構的職責是掌握大數據,宏觀調控市場關系;百姓的固有職責不變,只要根據那些政府發(fā)布的權威數據,做好自己的事情,看好自家菜籃子。這就要求掌握大數據和價格政策的政府和機構,能適時、準確、公正、誠信地公布信息,百姓能根據政府的信息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適應市場變化,以及調整自己的能力有多強。
這是市場環(huán)境下影響價格因素的真問題。
政府的本質是服務,我們有共識;市場最無情,我們也要真理解。在長達數十年計劃經濟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國人,市場觀念層面準備的不足,是“動輒怨政府”現象的原因之一。但幾十年計劃經濟后的中國,政府在市場化改革中的定位不準問題,也一直存在。
問題必須解決,但問題要真,才能最后解決真問題。
微評@中國新聞網:蒜貴成啥樣了?一些超市一頭蒜均價1塊多、部分飯店想要蒜得另加錢……蒜價持續(xù)上漲,囤蒜的商戶樂開了花。河南一些商戶囤的幾百噸蒜,一噸能掙八、九千,掙百萬的人很多,上千萬的都有。便有了今年是“傻子年,傻子收蒜都掙錢”的說法。
@八一布依:生活必需品沒有一樣不漲價,消費者皺起了眉頭,菜農也沒有從中得到好處,菜商進貨猶如賭博。這樣的“漲聲”到什么時候才能停止?而又有誰,從“漲聲”中真正地獲利了呢?
@夏日香氣:所謂“物以稀為貴”,稀少了自然其價格就被抬高??墒牵魏萎a品的漲價都有個“度”。它不應是毫無理性和限制的胡亂漲價,也不應遠遠超出產品本身所蘊藏的價值,更不應嚴重脫離當前市場的消費需求和人們的消費水平。
@花椒村長:面對突如其來的價格暴漲表現出的一種不淡定和抱怨,充分說明了習慣了計劃經濟的國人對生產、買賣自由的市場經濟的適應程度還是不夠的,觀念層面準備的不足往往讓他們將“怨政府”作為了一種發(fā)泄渠道。
@一頭狂奔的駱駝:這次 “蒜你狠”發(fā)生的原因十分復雜,既有供求關系的問題,又有商家的囤貨、惜售的問題,再加上也有部分不法商家惡意炒作的問題。大家應該關注國家權威信息的發(fā)布,不要聽信網上的謠言,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