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煎餅哥”煎餅“攤”到新加坡
在山東省蒙陰縣常路鎮(zhèn)嶺南頭村有一個被稱為“煎餅哥”的農民,他把小煎餅“攤”成大產業(yè),產品不僅銷往全國,還銷到了新加坡,在這偏僻的小山村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大伙都伸出大拇指點贊“煎餅哥”:“煎餅都攤到國外了,真了不起”。
“煎餅哥”叫馬玉新,今年39 歲,2000年,馬玉新看到攤煎餅是農家的一個來錢道,就和妻子支起煎餅鏊子開始攤煎餅,最初攤的煎餅是由純玉米面做成的,由于技術好,他攤的煎餅色澤亮麗、味道純正,帶到縣城賣,供不應求,城里的幾家客戶都得用電話提前預定。馬玉新又增加了一盤鏊子,夫妻倆一人一盤,每天加工100多千克煎餅,市場還供不應求。隨著人們對營養(yǎng)需求的不斷提高,馬玉新還改變了煎餅的做法,除了玉米,還有小米、黃豆、芝麻、花生等。煎餅薄如紙、韌如綿、色澤亮麗、營養(yǎng)全面、味香爽口,成為當地一種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傳統工藝食品。為做大做強這一地方特色食品產業(yè),馬玉新投資100多萬元,建起了煎餅廠,擴大了車間,買了食品運輸車,招收了30多名農家婦女進廠當工人。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馬玉新成立了蒙陰縣椿樹溝煎餅有限公司,并注冊了商標,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在市場考察中,馬玉新發(fā)現人們日漸崇尚科學營養(yǎng)、傳統自然的飲食文化,于是他在生產好糧食煎餅的基礎上,又研制出了大米、蔬菜、水果等20多個花色品種,有方便型、營養(yǎng)型、保健型、禮品型等,還備有香椿芽、香辣肉絲等配菜,使消費者打開煎餅卷就吃, 不光味道鮮美還有營養(yǎng)。獨一無二的品質讓椿樹溝煎餅成了人們爭相購買的美食,滿足了不同層次,不同消費水平的市場需求。在品牌的帶動下,產品銷路進一步拓寬,走進了大城市,擺上了超市貨架,再加上借助淘寶、微商等互聯網銷售平臺拓寬外銷渠道。出貨時精挑細選,產品包裝精致,誠信經營,顧客好評如潮,銷路遠銷省內外10多個?。ㄗ灾螀^(qū)、直轄市),還被當作禮品送到了新加坡。
現在馬玉新的煎餅工廠日生產能力已經達到了1000多千克。特別是自從在網上擺“攤”賣煎餅后,每天接到不少的訂單,生意可火了。
(公茂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