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張緒
(甘肅省安裝建設集團公司 甘肅省蘭州市 730050)
煙氣脫硫吸收塔的旋轉增容提效改造技術
孫張緒
(甘肅省安裝建設集團公司 甘肅省蘭州市 730050)
近年來,隨著國內環(huán)保新標準的出臺,對SO2排放標準的提高,原有熱電廠、化工廠煙氣脫硫能力已不能滿足現(xiàn)有環(huán)保排放的要求,為達到國家節(jié)能減排新標準的要求,進一步降低SO2的排放量,需要提升脫硫裝置的脫硫能力,由于新建脫硫裝置各方面的成本很高,設備訂貨和施工周期較長,施工難度大,嚴重影響現(xiàn)有生產運行。在此,我介紹一種煙氣脫硫吸收塔的增容改造技術,通過增加原有煙氣脫硫吸收塔的噴淋設備,增加漿液池的深度,增加濕式除塵器設備,就可以達到大幅提升原有脫硫裝置的脫硫能力。該項技術通過蘭州范家坪電廠煙氣脫硫吸收塔改造項目的實踐,成功地解決了新建脫硫裝置成本高、設備訂貨和施工工期長的問題,取得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煙氣脫硫;旋轉;增容提效
由我單位承建的蘭州范家坪電廠煙氣脫硫塔增容改造工程,就是為達到國家環(huán)保新標準的要求,為提升脫硫能力而實施的項目。該工程有2臺煙氣脫硫吸收塔,吸收塔直徑13.8m,高度33.9m,每臺重量360t,按改造方案要求,為不影響正常生產,2臺吸收塔交替改造。改造方案為拆除原有增壓風機,增加吸收塔噴淋層的噴淋設備,增加漿液池容深,增加配套濕式除塵器設備。為增加吸收塔噴淋層的噴淋設備,使吸收塔頂部煙氣出口與新增配套濕式除塵器設備進口對接,需要在塔體27.5m處對塔體水平切割,水平旋轉900后,塔體增加2m。為增加漿液池容深,在塔體上部改造完成后,在塔體5.2m處對塔體進行水平切割并增加2m。吸收塔上部旋轉部分重量110t,重量大且脫硫區(qū)域設備布置相對密集,無法采用常規(guī)吊裝方法。
(1)如何保證脫硫區(qū)域生產運行及改造施工同步進行,安全措施如何控制;
(2)脫硫區(qū)域設備布置相對密集,脫硫塔本體重360t,高33.9m,那么如何在高空作業(yè)中安全、經濟、合理的選擇切割方法和旋轉防傾覆方法;
(3)塔體切割后,需要在高空頂升2m,那么如何在高空中采用那種頂升作業(yè)方法,順利將塔體頂起;
(4)塔體頂升2m后,需要在高空補焊加裝2m的壁板,這就要求壁板安裝必須有合理的安裝方法,如何避免壁板安裝過程中發(fā)生幾何尺寸變形。
(1)適用于原有煙氣脫硫吸收塔脫硫能力不能滿足現(xiàn)有環(huán)保排放的要求,而又嚴重缺乏改造資金,且要求在短期內完成脫硫改造的項目;也適用煙氣脫硫吸收塔周圍在用設備多,在用管線多,無法采用常規(guī)吊裝方法的施工環(huán)境。
(2)工藝流程:施工準備→脫硫塔27.5m處切割→頂升并安裝轉塔平臺→安裝防傾覆裝置→上部塔體旋轉→轉塔平臺拆除→上部塔體頂升2m→壁板安裝及焊接→脫硫塔5.2m處切割→上部塔體頂升2m→壁板安裝及焊接→拆除頂升裝置→收尾完善施工。
4.1 施工準備
(1)技術準備為成立改造施工班組,由專業(yè)技術人員編制施工作業(yè)指導書并對的作業(yè)班組進行安全、技術交底,讓每位班組成員熟悉施過程、質量控制點、技術要點、存在的安全隱患。
(2)設備資源準備包括切割、液壓千斤頂及中央控制系統(tǒng)、液壓油、滑板滾杠、圍板、各種操作工具、照明及施工用電等的準備,對投入的設備要提前進行檢修、保養(yǎng)、使每一臺設備都以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投入使用(如圖1)。
(3)吸收塔內部施工腳手架搭設,利用吸收塔壁板為固定點,筒體內四周均分12點,焊接25#工字鋼,工字鋼下部用斜撐進行加固,用來固定液壓頂升裝置。用10~12#工字鋼搭設操作防護平臺,上面滿鋪花紋鋼板,平臺中心安放液壓頂升裝置油箱及控制設備,便于頂升操作,更重要的用途是防止施工電氣焊產生的火星墜落引起火災事故發(fā)生。塔內操作平臺搭設完成后,局部清理吸收塔的內部筒壁防腐襯,按設計圖紙或技術文件要求,根據(jù)塔內實際空間,確定截塔位置的標高,進行定位放線,分割線以煙道口為中心均分4等份,在切口上下部位做出明顯標記,控制轉塔位置,對切口處的塔體進行橢圓度測量,用脹圈將其調整到偏差在20mm以內。在切口上下安裝兩處脹圈并固定,脹圈采用20#槽鋼制作,弧度與筒壁相同,應緊貼塔壁固定,筋板采用10mm鋼板。增加脹圈防止壁板安裝工程中幾何尺寸變形。
(4)人力資源準備包括施工隊伍的準備,根據(jù)現(xiàn)場施工需要監(jiān)理施工班組,班組成員包括班組長,對液壓千斤頂熟練操作和維護的操作工、安裝工、焊工、架子工等。
圖1 液壓油箱,液壓泵站,連接管道組成示意圖
4.2 高空27.5m處切割脫硫塔
在高空27.5m處切割前,需要事先將液壓頂升裝置安裝好,以便于切割完可以順利將塔體頂升。確定液壓頂升支點的數(shù)量,我們根據(jù)液壓頂升的重量來計算確定,即截塔上部重量約110t,施工選用12臺20t松卡式液壓頂升裝置沿塔壁均勻分布,液壓提升頂安放在25#工字鋼制作的支撐牛腿上,并且把相鄰的兩臺提升裝置用108×4的鋼管連成一個整體,并用兩根10#槽鋼做斜支撐加固,保證整體穩(wěn)定防止傾斜,以保證設備頂升的安全。提升裝置安裝完成后,對提升設備進行總體試壓,以額定壓力的1.5倍試壓,保持30min無壓降,并檢查各條管路,閥門,接頭無滲漏為合格。調試完成后,把提升裝置統(tǒng)一提升到上部脹圈下,讓每臺提升裝置都充分接觸到脹圈,并達到一定壓力,經檢查各項工作都達到安全及技術要求,方可進行筒體切割。切割用4把氣割由內向外同時進行切割,切割時采用分段切割即“二步切割法”,切割時每1m留100mm,待切割冷卻后再切割剩余部分。同時在塔壁外用16mm鋼板沿塔壁均勻焊接8塊擋板,防止整體切割時發(fā)生切割變形。
4.3 第一次頂升安裝轉塔平臺
筒體切割完畢后,用液壓頂升將上塔體提升300mm,用事先準備好的16mm厚200~160寬的鋼板制作臨時轉塔平臺,上部采用160mm寬的16mm厚的鋼板,下部平臺采用200mm寬,并用10mm厚筋板均勻加固,轉塔平臺采用分段花焊。轉塔平臺板之間必須打磨光滑,以免影響滾杠滾動,同時在安裝時用水平儀測平。隨后在轉塔平臺板間加滾杠,間隔3m左右,共計15個滾點,每個滾點平均承壓7.33t,對于塔中心成放射線狀分部,利用滾動使塔體旋轉。
4.4 塔體高空水平旋轉90°
(1)按照設計要求,需要將煙道口旋轉90°。由于塔體本身上部重達110t,在高空旋轉采用在塔內人工手動倒鏈拉動旋轉,結合風荷載等因素,為確保旋旋轉成功,防止發(fā)生傾覆質量事故,我們在用滾杠旋轉時,采用30mm的圓鋼和38mm的鋼管自制防偏移擋柱裝置。即在下部滑板四周均布用φ30圓鋼焊接的短柱,頂部焊接12mm厚鋼板用來防止傾覆,短柱高100mm,共計布置控制30點,間距不得大于1.5m,上套φ38鋼管,以控制轉塔偏心。
圖2
(2)在旋轉塔提前,經過科學的計算,首先計算出放入滾杠存在的摩擦力及需要牽引所需的牽引力(滾杠選用φ65×8 L=300mm的無縫鋼管;選用滾杠,可最大摩擦力減?。河嬎愎絊=Q(f1+f2)/2r。
式中:S-牽引力(t);Q-正壓力設備重量(t);f1-滾杠與地面的摩擦系數(shù)(f1=0.07);f2-滾杠與排子面的摩擦系數(shù)(f2=0.07);r-滾杠的半徑(φ32.5mm),(鋼與鋼的滾動摩擦系數(shù)取0.07,滾杠與地面、滾杠與排子面摩擦系數(shù)均取0.07滾杠選用φ65厚皮無縫鋼管,L=300)
即:牽引力=正壓力(滾杠與地面的摩擦系數(shù)+滾杠與排子面的摩擦系數(shù))/2×滾杠的半徑=110×0.14/2×3.25=2.37(千公斤力)
經計算牽引吸收塔上部移動需要2.37(千公斤力)牽引力,1臺5t倒鏈就那滿足吸收塔上部移動時的牽引力,為使移動緩慢、勻速,均布4臺5t倒鏈,共計20(千公斤力)牽引力,完全滿足移動需要的牽引力。將牽引倒鏈固定在上部及下部轉動平臺板上,最大限度保持牽引力與被牽引物平行。
(3)用頂升裝置將塔放下,使滑動履板和滾杠接觸好,再將頂升裝置與上壁板連接部分開,并保證不影響塔旋轉運動。在平臺梁上焊接掛點,在上壁板脹圈下焊接掛點,用4臺5t倒鏈牽引,每移動1.2~1.3m,調整一下壁板掛點。牽引倒鏈用力應均勻、緩慢,牽引速度每分鐘不得大于100mm。最終順利旋轉90°。
4.5 拆除磚塔平臺整體頂升2m安裝圍板
轉塔到位后,重新安裝好液壓頂升裝置,拆除轉塔平臺,對液壓頂升裝置再次進行調試,正式進行頂升,頂升達到設計高度2m,安裝前自制塔體壁板脹圈,對塔體壁板進行了加固,增加了壁板的剛度,在安裝提前加工預制好的壁板時,不發(fā)生壁板安裝過程的幾何尺寸變形。同時,頂升過程應緩慢進行,保證頂升安全可靠。
4.6 高空5.2m處切割脫硫塔
在高空5.2m處切割前,同27.5m處切割一樣,需要事先將液壓頂升裝置安裝好,以便于切割完可以順利將塔體頂升。確定液壓頂升支點的數(shù)量,我們根據(jù)液壓頂升的重量來計算確定,即截塔上部重量約320t,施工選用24臺20t松卡式液壓頂升裝置沿塔壁均勻分布。切割用4把氣割由內向外同時進行切割,切割時采用分段切割即“二步切割法”,切割時每1m留100mm,待切割冷卻后再切割剩余部分。同時在塔壁外用16mm鋼板沿塔壁均勻焊接8塊擋板,防止整體切割時發(fā)生切割變形。
4.7 筒體圍板組裝及焊接
(1)筒體壁板組裝前應對預制的壁板進行尺寸外形復檢,合格后方可組裝。采用對接接頭,壁板的鉛垂允許偏差不應大于該圈壁板高度的0.3 %,壁板的對接接頭的組裝間隙,環(huán)向間隙1mm,縱向間隙為2~3mm。壁板組裝時,內表面應齊平,錯邊量應符合規(guī)定。
(2)組裝焊接接頭的角變形用1.5m長的弧形板檢查,其角變形不大于8mm,組裝焊接后,壁板的局部凹凸應平緩,不得有突然起伏并不得大于13mm。焊接時各工人沿同一時針方向施焊以有效控制變形。
(3)筒體圍板焊接順序:先焊縱焊縫,后焊環(huán)向焊縫。當焊完相鄰兩圈壁板縱向接頭后,再焊其間的環(huán)向接頭,采用多名焊工操作時,焊工應均勻分布,并沿同一方向施焊(如圖3~4)。
4.8 拆除脹圈、恢復原有管線線纜等
塔體壁板安裝完畢以后檢查清理塔內,經驗收合格后,交防腐作業(yè)。防腐工作結束后,安裝完善塔設備以及原來的管線、線纜等,經檢查合格后進行封閉吸收塔。
圖3 橫縫焊接順序圖
圖4 外部防失穩(wěn)纜風布置圖
(1)對塔體切割時,在塔體外部用16mm鋼板沿塔壁周向均勻焊接8塊擋板,壁板內部切割則采用“二步切割法”,即切割時每1m留100mm,待切割部件冷卻后再切割剩余部分。從而防止整體切割變形;
(2)切割后的110t脫硫塔在高空頂升300mm后采用自制上下滑板滾筒裝置,對塔體進行水平旋轉90°;
(3)對塔體進行水平旋轉90°旋轉時,采用30mm的圓鋼和38mm圓鋼自制防偏移擋柱裝置,配合外部防失穩(wěn)纜風裝置,防止發(fā)生傾覆;
(4)自制塔體壁板脹圈,對塔體壁板進行加固,增加壁板剛度,防止壁板安裝過程中的幾何變形。
目前國內對脫硫能力的提升方法為:吸收塔拆除重建、吸收塔增加串聯(lián)塔、吸收塔增加并聯(lián)塔等,而這種截塔旋轉增容提效的方法并不多見,該方法一方面大大減少了成本開支、縮短了工期;另一方保證了在其他設備繼續(xù)運行的情況下進行節(jié)能減排的改造。本施工技術為同類型脫硫塔吸收塔旋轉、增容改造提供了很好的施工經驗。工作效率高、安全性高、充分利用原有設備進行本體改造,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脫硫塔增容需要大量投入資金的局面,為使用單位節(jié)省投資,具有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國家能源局編制.《火電廠煙氣脫硫吸收塔施工及驗收規(guī)程》(DL/T5418-2009).
[2]國家能源局編制.《鋼制焊接常壓容器》(NB/T47003.1-2009).
[3]國家能源局編制.《火電廠煙氣脫硫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定規(guī)程》(DL/T5417-2009).
[4]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編制.《現(xiàn)場設備、工業(yè)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36-2011).
X773
A
1004-7344(2016)01-0238-02
鄉(xiāng)建設部編制.《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5-2001).
201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