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貓
你知道為什么蚊子可以在下雨天靈活自如地飛行而不被雨水砸死嗎?這個問題你是不是從來沒有仔細想過?可是善于觀察身邊事物的華裔科學家胡立德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奧秘。
癡迷于觀察小動物
在他的眼里,一株不起眼的小草,一滴從水管里滋滋冒出的水滴,都能引出一個很有創(chuàng)意的問題。他經(jīng)常在自家花園里研究各種小動物,一只蜻蜓、一只蜜蜂就足以讓他研究一整天。這個善于觀察的小孩叫胡立德。他出生在美國芝加哥,父母都是科學家。或許是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胡立德很小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自小就立下科學家之夢的胡立德憑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研究生。在大學學習和科研期間,他對小動物的研究熱情達到了癡迷的程度。為了研究一條蛇是怎樣在各種障礙中爬行的,他獨自守著一條剛剛從野外捕獲的小蛇,左看看右瞧瞧,這一瞧便是幾天幾夜,過度疲勞的他不小心在實驗室睡著了。待他睡醒后,發(fā)現(xiàn)放在眼前的玻璃箱里的小蛇竟不見了蹤影。在實驗室尋找了一圈,胡立德終于在角落里抓到了那條想逃跑的小蛇?!八窃趺磁莱霾A涞??它的運動軌跡是什么樣的呢?”一連串問題縈繞在胡立德的腦海里,當他把小蛇放進玻璃箱后,竟忘了之前的困乏和饑餓,繼續(xù)在研究室觀察起來。
蚊子身上的秘密
一天,外面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胡立德站在窗前思考著問題。忽然,一只蚊子打擾了他的思緒,他看見這只蚊子自由穿梭在雨中,被雨砸中后竟毫發(fā)無損?!盀槭裁磦€頭兒這么小的蚊子不會被雨點砸死呢?一滴雨珠的重量是蚊子體重的50倍之多??!”胡立德百思不得其解。
憑著一股對科學的執(zhí)著和好奇心,胡立德開始夜以繼日地反復研究。他把蚊子放在細高的透明容器中,并保證讓幾米外的雨滴準確地擊中蚊子。為了更準確地記錄研究結(jié)果,胡立德帶領他的團隊在蚊子飛行高度的上方設置了一道“激光封鎖線”,當雨滴穿過激光線時,便觸發(fā)高速相機開始以每秒4 000幀的速度拍攝。相機足足拍了一個月,胡立德從拍攝的1 000張照片中挑選出最精確的一張。反復研究后,胡立德有了一個驚人的發(fā)現(xiàn):蚊子在被雨滴砸中時會做一套高難動作來緩和沖擊力。如果雨水砸中了蚊子的翅膀,它就會向那一側(cè)傾斜50度,讓水滴滑落,而且蚊子的身上有很多疏水細毛,這些細毛能使蚊子與雨滴保持分隔狀態(tài),讓蚊子在下落過程中可以迅速擺脫雨滴恢復正常飛行。這個發(fā)現(xiàn)也讓胡立德獲得了2015年菠蘿科學獎物理獎。
作為一名年輕的科學家,胡立德從來不懼怕極其復雜的研究過程,只要能獲得全新的發(fā)現(xiàn),對于敢想敢研究的胡立德來說,就是十分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