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燦輝
校園禁毒有必要采取“新思路”
曹燦輝
孫琴第一次接觸毒品是為了減肥。那一年,她才14歲?!耙肷聿暮?,就用‘壺壺漂’?!睂O琴說的“壺壺漂”是指用一種特定的容器吸食冰毒。吸食冰毒后,孫琴的皮膚變得慘白,沒有血色。在貴州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內,孫琴為自己的無知后悔不已。(中國青年報)
人一旦染上毒癮就很難戒除,容易變得消極,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在一般人的意識里,只有鴉片、大麻、海洛因等才算是毒品,冰毒、搖頭丸、K粉這些被稱為“俱樂部毒品”的合成毒品“新品種”,卻被披上了“無害”的外衣。其實,與傳統(tǒng)毒品相比,合成毒品“新品種”有更強的迷惑性、欺騙性、成癮性、危害性,一旦吸食會導致中樞神經受損,毒癮更大。即使強制戒除,仍有大部分人會存在稽延性戒斷癥狀,復吸率非常高。
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今年2月發(fā)布的《2015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毒品濫用問題發(fā)生新變化,濫用海洛因等阿片類毒品人員比例下降,濫用合成毒品人員比例上升,以青少年為主體的濫用合成毒品問題突出,吸毒人員低齡化趨勢明顯。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吸毒人員234.5萬名。不滿18歲的有4.3萬名,占1.8%;18歲到35歲的有142.2萬名,占60.6%。
毒品正在吞噬著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校園禁毒迫在眉睫,面對新動向,很有必要采取“新思路”。
一方面校園禁毒要緊盯合成毒品“新品種”。一是必須讓青少年學會辨認傳統(tǒng)毒品和合成毒品,只有先辨別清楚,才能做到遠離。二是必須讓青少年清楚合成毒品“新品種”的危害,特別要消除很多青少年認為其不是毒品或者“無害”的錯誤想法。
另一方面,校園禁毒要增強“互動性”。青少年易于接受新鮮、直觀、互動的傳播方式,校園禁毒要把握青少年的心理特點,采取他們喜愛的教育方式,比如,上好禁毒課,搞好禁毒簽名活動,邀請緝毒警察到學校做禁毒報告,讓吸毒人員現(xiàn)身說法等。還可以通過微視頻、微動漫、微小說等載體,讓青少年積極互動,激發(fā)學習熱情與遠離毒品的決心。
當然,做好校園禁毒工作還需要相關部門花大氣力打擊毒品犯罪,凈化社會環(huán)境,倡導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