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麗萍 杭州市委組織部調研室主任
健全黨建工作責任制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
商麗萍 杭州市委組織部調研室主任
全面從嚴治黨思想賦予了黨建工作責任制新內涵。革命年代,黨建工作開展得不好、黨建責任不落實就會付出慘痛的代價,落實責任成為每名黨員的必須行動。執(zhí)政后,黨的領導方式和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了根本變化,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似乎隱形化了,黨建責任意識出現淡化傾向,為此,黨進一步強調責任,強調以責任制落實黨建工作。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各級黨委都要健全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責任制”,首次提出要以責任制落實黨建工作。之后在黨建工作實踐中,逐漸形成側重不同重點內容的各種黨建工作責任制,如黨風廉政責任制、機關黨的工作責任制等。黨的十八大強調“要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全面推進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從嚴治黨必須增強管黨治黨意識、落實管黨治黨責任”,要求“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要“把從嚴治黨責任承擔好、落實好”?!肮茳h治黨責任”成為新時期“黨建工作責任”的新內涵,從而把黨建責任制的中心內容從原來的“基層黨建工作”提升到一個更高、更全面的層次。
黨建工作責任制實踐存在的問題。經過這些年努力,各級建立了黨建工作責任制,黨委抓、書記抓、各有關部門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黨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然而對照“3個是不是” 一些地方和部門還難以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黨建工作責任制已經建立,黨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但是黨建責任還是沒有落實,為什么?對此,我們也作了一些分析,這是一個多因一果的問題,既有落實責任方面的原因,又有黨建工作責任制本身的原因,且兩者互相影響,成為一個多維度、縱橫交錯、多因一果、互為因果的命題。落實黨建責任方面存在的問題:比如,部分黨員領導干部政權意識不強,黨員身份淡漠,黨建責任意識冷熱不均;落實黨建責任存在形式主義,黨建工作的政績觀有偏差;職責界定不清晰,責任主體黨建能力不足,履職效果欠佳;履行黨建責任所需人財物的基本保障不夠;等等。落實黨建責任存在很多問題,為了要解決這些問題推動責任落實,我們運用黨建工作責任制的方法來推動。但實踐中,黨建責任制本身還不科學,實際效果就達不到預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加劇了黨建責任的不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本身不科學。比如,“基層黨建責任制”代替“黨建工作責任制”,缺少關于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等黨建全口徑工作的責任制;“述職評議測評”代替“黨建工作績效考核”,“查臺帳看材料”代替“科學留痕研判管理”,考核結果運用不夠頂真,考核推動的作用發(fā)揮不夠好;“考核”代替“黨建工作責任制”,缺少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責任管理沒有形成閉合圈;等等。
杭州黨建工作責任制的實踐。對于黨建工作責任制我們有三點判斷:一是從嚴治黨思想賦予黨建工作責任制新內涵,黨建工作責任制應當是“大黨建”的責任制;二是科學的黨建工作責任制是推動黨建責任落實的最有效方法;三是黨建工作責任制不僅僅是考核,更是一整套的管理約束機制。通過這套機制,來引導、規(guī)范、監(jiān)督和激勵黨員尤其是黨員干部,促使其盡力達到政黨的組織目標并承擔相應責任的一種管理約束機制。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和判斷,杭州完善了黨建領導工作機制,調整了黨建領導小組,市委黨建辦實體運作,加強黨建工作的統(tǒng)一領導和統(tǒng)籌協(xié)調。同時,將現代管理理論運用到黨建責任制中,探索黨建責任制的實踐路徑,建立黨建責任的目標管理、過程管控、績效評估“三大體系”,運行黨建報表工作機制、智慧黨建工程,形成了“黨建責任綜合績效工作模式”。這套工作模式收到了很好的實踐效果,責任管理的精準度顯著增強,責任主體的責任意識、目標意識和行動力顯著增強,黨建職能部門和機構的工作協(xié)同顯著增強,黨建工作實效提升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