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弟倫
(赤水市同興國有林場 貴州赤水 564700)
林業(yè)營林造林技術淺析
何弟倫
(赤水市同興國有林場 貴州赤水 564700)
造林場地不同,運用到的具體造林技術也會有所區(qū)別,具體造林過程中,必須按照當前不同的地理條件進行合適的造林技術的選擇,這樣才能保證造林效果,保證林木成活率。本文通過實際案例的引入,實際分析了林業(yè)營林造林技術。
林業(yè);營林造林;技術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以及環(huán)境問題的不斷出現,我國越來越注重環(huán)境的保護,營林造林成為了我國林業(yè)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近些年我國營林造林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營林造林除了能夠使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改善,同時也能夠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而營林造林最重要的就是根據實際場地情況選擇營林造林技術,本文將具體進行分析。
赤水市同興國有林場面積6986.7hm2,國有林地分布在六個鄉(xiāng)鎮(zhèn)范圍內,海拔最高處1530m,最低處280m。林場從1985年3月建場起,就對林場的荒山荒地進行營林造林工作,現累計造林面積2225.3hm2,成活率、保存率等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家標準,給林場周邊六鄉(xiāng)鎮(zhèn)營林造林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為繼續(xù)做好林場營林造林工作,現就林場的營林造林技術進行分析總結。
2.1 栽前處理技術
(1)整地
造林正式進行前首先全面整理一遍造林場地,可以使種植的林木成活率明顯提高,有研究結果表明,造林場地通過全面整理后再造林,林木的成活率要高出沒有經過整理就造林的20%以上[1]。因此,必須重視造林前的場地整理。同時,土地情況不同,選擇的整地方法也有所區(qū)別,一般丘陵地帶或者山地緩坡區(qū)域選擇帶狀整地方法;如果是半干旱、干旱的坡地或者有保土蓄水需求的石質山地一般選擇魚鱗坑整地方法;如果造林地點在平原、丘陵以及山地,通常選擇穴狀整地方法;如果是輕度鹽堿區(qū)或者間歇性積水區(qū)應該利用高臺整地方法。
表1 不同土質整理方法
(2)清理
如果造林的場地之前有經過采伐,則應該先整理完場地上的剩余物,接著順著造林場地的等高線實施帶狀整地以及挖穴,穴挖出的寬度應該在50cm以上,但是不能超過1m[2];或采用塊狀整地,一般整地規(guī)格:長60cm、寬60cm、深度40cm。采用帶狀整地時,要首先完成帶內的松土工作,同時要保留之前本來就有的植被。
(3)樹苗處理
為了使苗木的抗旱性以及成活率提高,在正式種植苗木前應該現將苗木的根浸泡在水中,還可以將生長調節(jié)劑加入水中,或者利用固體水以及吸水劑等方法處理苗木根系,使其根系流失的水分降低,從而使苗木成活率增加。
2.2 對種植方法進行合理選擇
(1)分植造林法
利用這種方法時,苗木栽植的深度要依照造林場地的地理環(huán)境、當時所處的季節(jié)、樹種的特點以及土壤水分等因素進行確定。一般造林的深度應該是超出苗木根莖部原土印4cm左右,不過如果造林是在沙漠中進行,又或者用于造林的樹木非常大,則應該將造林的深度控制為半米。如果采用的是大苗帶土造林,或者造林使用了網袋,則要加大造林坑,避免苗木根系的土球被破壞。如果選擇的是容器苗,應該撕破營養(yǎng)袋,確保苗木根系生長的順利[3]。
(2)播種造林法
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造林時使用核桃、山杏、油桐以及山桃等種子比較大且比較多,同時發(fā)芽也比較快速的樹種。這種方法應用的場地最好是土壤水分充足、土質疏松、人煙稀少以及病蟲害較少的地區(qū)。播種造林的具體方法有條插、穴播、撒播、塊狀播種以及縫插等。
(3)植苗造林
這種造林方法主要選擇的是幼苗,這種方法在當前的營林造林中應用最為廣泛。具體是先在穩(wěn)定的生長環(huán)境中對樹苗進行培育,等到樹苗完整的根系長出來,地上部分比較健康后,再移種到造林場地中。通常樹苗造林都會選擇抵抗能力非常強的植株,即便生長環(huán)境惡劣,植株也能存活下來,因此這種方法非常適用于嚴重水土流失地區(qū)以及風沙較大的地區(qū)[4]。這種造林技術基本不會出現樹木種子的浪費,所以能夠利用在種源比較缺乏的地區(qū)。
2.3 對種植密度進行合理選擇
造林種植密度的確定要綜合考慮造林應用的具體樹種以及造林的具體用途。通常來講,如果造林選擇的樹種生長速度較慢,則應該適當擴大種植密度;如果造林的目的是為了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水土,則樹種種植的密度應該降低;如果造林的樹種樹干容易發(fā)生彎曲,或者樹種會發(fā)生倒伏,則造林的密度要稍微擴大一點;如果造林場地對樹種的撫育難度較大,應該將造林的密度適當縮小,這樣才能夠使樹木的生長順利性得到保證。
表2 造林密度選擇原則
2.4 種植(造林)后的撫育管理
樹種完成后還要對其進行除草、施肥、防治病蟲害、修剪等管(養(yǎng))護工作。除草是管(養(yǎng))護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除草能減少雜草與種植樹木間的營養(yǎng)競爭,有利于種植樹木的生長,利用比較多的方法是砍除種植樹木以外的雜草、灌木。
林業(yè)營林造林技術的成熟是保證營林造林質量的關鍵,做好營林造林工作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也關系到我們每個人的健康生活,其次還能夠增加經濟收益。因此,必須在實際工作中加強對各地營林造林工作的技術指導,按照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對造林的具體模式進行選擇,同時要及時解決造林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保證林業(yè)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
[1]覃智敏.林業(yè)營林造林技術的淺析[J].科技風,2015(16):156.
[2]張吉彬.探討林業(yè)營林造林技術[J].大科技,2014(22):236,237.
[3]張建忠.淺析現代造林技術和營林措施[J].民營科技,2013(8):201.
[4]郭連德.簡論林業(yè)營造林技術與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34):2107.
S725
A
1004-7344(2016)15-0190-01
2016-5-12
何弟倫(1963-),男,漢族,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營林、造林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