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蔚夏
夏天,天陽下濟,地熱上升,氣候炎熱為四季之最。同時,雨水普降,氤氳熏蒸,濕氣極盛。在炎熱且潮濕的自然氣候影響下,人體出汗增多,睡眠及飲食減少,體能消耗加大,常處于“入不敷出”的負平衡狀態(tài),以致抵抗力下降。對于陽氣漸衰,尤其是體弱多病的老人,此時若疏于保養(yǎng),失于防護,很容易受到各種病邪的襲擾。根據(jù)中醫(yī)“春夏養(yǎng)陽”的觀點,在暑熱鼎盛的炎夏,老人務必要保護好陽氣,不使陽氣外泄,甚至造成亡陽而危及生命。應從生活中的以下四個方面入手,進行調(diào)養(yǎng),呵護好自身健康。
衣著 老人選擇夏季服裝以輕、薄、柔軟為好,首先要考慮服裝的透氣性、吸濕性、散濕性,其次才是款式、花色、美觀,以亞麻、棉針織品、人造絲、真絲等材質為上選。著裝宜松不宜緊,既要寬暢,又要舒適,還要勤洗勤換。顏色宜淺不宜深,以增強對陽光的反射,減少對熱量的吸收。外出要戴好遮陽帽和防護眼鏡,以防紫外線對皮膚和眼睛的灼傷,身體暴露部位可涂些防曬劑。老人在烈日當頂時應減少外出,切忌在太陽下曝曬。雨季外出時要帶好雨具,包括雨衣和雨傘等。若在外不慎淋雨,返家后應及時擦干身體,更換衣服。
飲食 夏天陽氣外泄,人體消耗較大,老人體質較弱,要注意補充蛋白質、維生素、水分和無機鹽等營養(yǎng)素,宜進食魚、瘦肉、蛋、奶和豆類,以及新鮮蔬菜、水果,并適食五谷雜糧,飲食既要有營養(yǎng),又要易于消化。夏天人體大量出汗,體內(nèi)最缺的就是水,要積極、有效地補充,正確的方法是,經(jīng)常、主動、少量地飲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亡羊補牢”,也不可暴飲。每天有四個最佳飲水時間,即清晨起床后、上午10點左右、下午3~4點和臨睡前,要注意掌握。老人在夏天宜多飲具有清熱解暑、健脾利濕作用的各種粥、湯、茶,既可緩解機體“缺水”狀態(tài),又能補充各種營養(yǎng)。為保護脾胃,老人夏天要少食或不食辛辣、煎炸助火和油膩難以消化的食物以及冷飲。為防止多種腸道傳染病,要格外注意飲食衛(wèi)生,做到飯前、便后及吃東西前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爛變質及被污染過的食物,宜多吃生大蒜、醋、茶等具有殺菌、抑菌作用的食物。
起居 夏季由于晚睡早起,睡眠相對不足,老人要注意補充睡眠,尤其是睡午覺,以半小時至一小時為宜。并注意勞逸結合,不可過勞。夏季居室內(nèi)要留有寬敞的空間,并保持良好通風。室內(nèi)裝飾物宜采用淡綠、淺藍、瓦灰、乳白等冷色調(diào),可增添舒適涼爽感覺??稍谙蜿柕耐獯皯羯戏窖b上涼棚,在夕曬房間拉上窗簾,以防烈日直射?!靶撵o自然涼”,室內(nèi)要減少各種嘈音,以使心情保持平靜。作為室內(nèi)降溫,老人最好不要使用空調(diào),而用電風扇,但應注意風速不宜過大,不宜對著直吹,也不宜持續(xù)固定對身體某個部位吹,尤其是睡眠時切忌直吹。老人夜間睡眠時,應蓋好腹部,不宜露宿室外。
運動 夏天氣候炎熱,人體出汗多,消耗大,因此老人鍛煉時要注意,量宜小不宜大,時間宜短不宜長,時辰宜早晚不宜中午,場地宜室內(nèi)不宜室外,動作宜緩慢不宜急速,方法宜靜養(yǎng)不宜大動。做到循序漸進,張弛有度。根據(jù)以上鍛煉原則,適宜于老人夏季鍛煉的項目主要有: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jīng)、五禽戲、呵字功、叩齒咽津功、六和功、松靜功、保健操、家庭健身器、扇子舞、交誼舞等。鍛煉后,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但不可沖涼,或迅速降溫,以防傷風感冒。